不支持Flash
|
|
|
小人物玩怕大银行 杨蕙如被民间奉为卡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15:34 新浪论坛
人物档案:杨蕙如,27岁,中国台湾省台东市人,澳洲昆士兰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毕业。利用银行自订的游戏规则,通过电视购物、刷卡积点、换取奖品再出售等连环操作,短短三个月获利上百万元新台币。吃了亏的银行对此种“刁民”十分头痛,声称杨蕙如的套利行为违反规定,停用了她的信用卡,民间则把她奉为“卡神”。 这个相貌平常的27岁女孩,近日成了中国台湾新闻、网络上的大红人物,风头盖过了影视明星。她倒赚银行钱的做法,是很难复制的,但她将了强大的银行一军,让小老百姓感到出了一口气,所以被视为传奇英雄。 巧妙利用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银行定的,都说银行精明得不得了,“算无遗策”,普通人哪是它对手,可是偏就有人挑战成功。 杨蕙如选中下手的那家银行叫“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简称“中信银”或“中国信托”。综合各种报道,她赚钱的过程是这样的: 电视购物频道“东森购物台”,向它的白金会员推出一项优惠活动,使用信用卡购买“东森礼券”,预付19000元新台币(本文中货币单位如非特别说明,都是指新台币),就可买到2万元的礼券,如果礼券一年到期没有用掉,可选择兑换2万元等值支票,或换2万元等值提货券,再加4000元购物折价券,也就是可以买到24000元的货品。这样算下来,光是一年后换回支票的获利率,即高达5%以上,比银行定存利息还高。 另外,中信银的客户,只要每月预付800元会费,即可享有刷卡消费红利点数八倍送优惠,外加千分之二的电信回馈金。杨蕙如说,银行可能认为一般消费者再怎么刷卡都是小额,甚至满不在乎的人缴了月费却忘了刷卡,但却给了她赚取利率差的空间。 杨蕙如就把东森购物台和中信银两家各自的优惠条件捏到一起,开始“倒腾”了。2005年10月,她在中信银开户,预付一年9600元的会费,与中信银签了一年合约,随后向亲友集资600万元存入户头,作为提高个人信用额度以及做担保,然后通过网络刷卡,一下子把600万元全部换成东森礼券。 接着,她在拍卖网站上把东森礼券转卖给亲友,亲友再公开拍卖,她再设法买回来,这样不断地买来卖去,虽然由于是公开拍卖,一部分礼券被不相干的买家买走了,但杨蕙如的信用卡红利点数还是迅速累积到800余万点。她又以点数兑换银行赠送的礼品,每32万点红利兑换一张长荣公司美国航线头等舱机票,再把换来的20张免费机票,在网站上以每张45000元转卖。后来中信银允许客户彼此转让红利点数,她又在网络上以1000点折让300元现金的价格出手。 这样子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扣除借来的本钱和缴纳的手续费、交易费等等,据杨蕙如自己估算,已获利高达100多万元。 银行停卡被判过当 如果杨姑娘静悄悄地赚钱也就算了,可她偏偏把消息放给当地新闻媒体,自曝发财秘籍,引得报纸、电视纷纷报道。结果,在人们大赞“太酷了”“太聪明了”的同时,“受害者”中信银也坐不住了。 银行先是多次打电话给杨蕙如,要求她别再这样做。据中信银说,去年10月就察觉到这名客户的大额消费行为,和她联络时,她解释,是因为妹妹在国外读书,所以一个月要刷卡上百万元。但中信银发现,杨蕙如的刷卡行为,并非如她自己说的那么简单。经多次规劝,并发出书面通知函,杨蕙如却屡教不改。1月10日,中信银终于忍无可忍,宣布将立即停止这名客户的信用卡使用,以维护银行权益,及确保客户正确使用信用卡工具的观念。 银行的理由是,持卡人杨蕙如与亲友间私下进行大额刷卡交易,藉以获得高额信用卡红利点数,再换取机票转卖获利,已涉嫌共谋欺诈行为,根据相关规定,银行可以降低客户的额度或停止卡片使用。银行还将保留法律追诉权。 该银行还停止了杨家爸爸妈妈和亲戚总共30来张信用卡。 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许多人支持杨蕙如。一些法律界人士说,私人交易最大的目的,本来就是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润,只要是合法取得的利润,就没有任何法律问题。既然银行不能举证杨蕙如主观上有诈欺意图,那么她个人拥有的资产、资金足够支付刷卡金额,且行为未损及社会公益,不违反道德,不影响市场秩序,就不能说她违法。一名名叫吴汉成的律师主动表示,中信银不能如此欺负消费者,他愿义务为杨蕙如辩护。 被杨蕙如套利的另一家——东森购物台倒是相当大度,一名负责人说,电视购物顾客多数是刷卡消费,只要合法,东森不可能禁止顾客刷卡。据统计,该台去年的购物大王消费1700多万元,杨蕙如只排名第30位。 杨蕙如本人的反应则十分强硬而古灵精怪。她通过媒体指责中信银违反他们之间为期一年的合约,而且还“株连九族”,很无耻,如果银行不在她给定的期限内予以协商,就要控告中信银违约,打赢官司后再狠狠地刷卡。她还多次在电视上以搞笑方式抗议,一会儿画上满脸皱纹扮成老婆婆,呼吁银行放过老人家,一会儿又和妹妹两人唱双簧,她在前面唱歌,妹妹在后面举着“中信银还我卡”的纸牌。她举着账单给大家看:账单还没来,我就先清偿刷卡金额,还多缴好几万元,该让中信银收的手续费都给了,从来都不欠中信银一毛钱,这么好的客户到哪里找? 后来引得消基会(类似于消协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介入,终于给出了比较权威的意见。消基会指出,银行预防性地对当事人及其父母停卡,属于“行为过当”,应立即恢复卡的使用。消基会说,任何制度的设计难免有漏洞,如果消费者按照游戏规则行事,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不是消费者的错。 从小是个赚钱能手 靠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刷卡赚得巨款,杨蕙如的亲友一点都不意外。在他们眼中,杨姑娘聪明机灵点子多,从小就是把赚钱好手。她的赚钱门道还真离不开亲友的鼎力支持。 13岁的时候,杨蕙如刚上初一,她叔叔的女儿降生,叔叔请大家帮忙起名,小蕙如随口建议堂妹叫“颠峰”,意思是超越颠峰。不过,“杨颠峰”连在一起读,效果可不怎么样。见反响不佳,她又说:“那取名杨坚如何?”因为学校历史课刚学过隋文帝杨坚。这回,叔叔欣然采纳。 读大一时,杨蕙如在学校的变装比赛中,扮演如花(香港电影里一个经常男扮女装、相貌丑陋、行为粗俗的男人),勇夺第一名,得到了1万元奖金。第二年,她参加一家出版社举办的知识竞赛夺冠,获得了价值达100万元的奖金和奖品。到了大三,她的“门槛”更精了,发动网友收集饮料瓶套,顺手又赚进100万元。她还发动亲友,剪下报纸上的抽奖券参加抽奖,以及网络竞赛等等。这个小女子,大学里前后共赢得三百万元,不但吃穿用的及目前自己开的轿车,就连到澳洲留学的学费,都没有花父母一毛钱。 赴澳洲后,继续赚钱。去年日本情人节,台东市有家宾馆推出网络一元抢购蜜月套房活动,她从网上看到消息,马上发动亲友,利用电脑程序不断重复竞投,成功抢到两间套房,送给年逾70岁的外祖父母一个大大的惊喜。饭店却被惊吓,网站被折腾得瘫痪近一个小时,当时媒体报导了此事。据说,这么些年来,赤手空拳的她一共净赚近千万元。 此次与中信银的纠葛轰动一时,杨蕙如名声大振,网上纷纷赞她为“卡神”,理财高手的形象迅速树立了起来。有银行的理财专员表示,银行真该聘她当理财投资顾问。有的金融保险机构已经与她本人接触,或者通过记者转达,延揽她加盟,担任财务顾问,代言信用卡,邀请内容丰富多彩。小女子却表示,要网罗她,至少要开出年薪100万美元的条件。实际上,她在新闻媒体上频频亮相,开口教大家刷卡要领,再仔细想想她为什么要借助媒体报道此事?也许,其中不无炒作之用意,打出“卡神”品牌,自己创立理财顾问公司,才是她的目的。 值得学习 无法复制 向都是银行赚消费者的钱,一个小人物却反过来大赚银行的钱,如此匪夷所思,自然令人眼前一亮。然而,要想亦步亦趋拷贝杨蕙如的做法,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随便什么人都能模仿成功的话,银行岂不是要倒闭了?论聪明人,不见得杨蕙如是第一个,如果一家银行制定的规则存在如此容易攻破的大漏洞,它又如何能够生存发展到现在呢?毕竟,银行还是非常精明而强大的,即使出了几个杨蕙如,以彼之道还制彼身了一把,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打败银行。否则,中信银就不会等到她赚了上百万元、媒体报道后才发现并采取行动了,肯定要瞪大双眼,随时保持警惕,把杨蕙如之类的客户拒于门外。 一位理财专员分析,杨蕙如的做法,不仅头脑要清楚,还要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运用,此外购买的商品必须具备增值、保值空间,且易于转让,杨蕙如的成功有其偶然性,非一般老百姓力所能及。要是没有大量的资金,就无法将本逐利,在短时间内炒出赢利。但是,手握数百万元资金,又何必非要选择这种政策风险较高的投机行为?而且,网上交易要支付很高的手续费。 其实,类似的聪明人,在上海也有,只是或者“玩”得没那么大,或者讳莫如深,没有浮出水面罢了。对普通人来说,他们的具体做法很难学,值得学习的是头脑清楚、熟悉游戏规则和相关法律,善于谋划理财,属于自己的权益不要轻易放弃。 而对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客户全是“顺民”并非好事,刁钻客户的出现,能促进他们严密规则、改善服务,把目标设定为与客户共赢。 本报记者 马海邻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