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抓合规建设促长效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10:26 上海金融报

  [ 撰文 陈发奋 ]2006年末,嘉兴市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增幅在全市银行同业和全省城市商业银行系统均名列首位;存贷款市场占比分别比年初上升0.74和0.54个百分点;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2.24%,比年初下降1.17个百分点;贷款收息率达99.35%,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并且,该行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应自身发展、逐步符合监管要求的内控管理机制。

  建立内控长效管理机制

  法人治理架构建立健全。2005年9月,该行新一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召开,总行新任行长、监事长相继到位,使“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得以建立健全;2006年,清晰界定“三会一层”工作职责边界: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各自的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工作制度;经营班子制订全行中长期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组织结构设置相互制衡。2006年,先对总行经营班子分工重新调整,授信业务实行营销、审批、风险管理的前、中、后台分离;其次增设会计结算部,强化对前台临柜会计业务的指导;增设公司业务部,加强对信贷客户经理的管理;此外,调整计划财务部和授信评审部的职责,强化总行管理职能。

  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完善。2004年,该行对历年的全行规章制度进行整理汇编;2005年在全行范围进行规章制度的清理,全年修订、完善12项制度;2006年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别制定完善各项制度50多项。

  内部审计职能逐渐到位。2004年前,会计事后监督隶属内部审计部门,内审的独立性不够、权威性不强、人员配备不足;2005年引进和增加了符合监管要求的内审人员;2006年会计事后监督从稽核部门分离,归入会计结算部门,内审部门真正具独立于全行业务经营管理的监督地位,2005年-2006年共对所辖10个经营机构进行全面审计,授信业务、五级分类、利润真实性专项审计,操作流程审计,要害岗位人员审计,共50余次,并实行问责制度,有力推动了各分支机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健全。

  构建合规建设组织框架

  2007年,嘉兴市

商业银行在确定今后三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时,提出了更高的内控体系建设的发展战略。

  建立合规组织体系,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一是总行成立内控管理委员会,作为全行内控管理的最高组织机构;二是设立单独的合规职能部门,承担全行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尽职检查工作职责;三是在一级支行建立由总行直接任命的、集内审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职责和职权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起到上下连动作用。

  在合规文化氛围营造上,通过面授、问卷、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员工加深对《员工违规行为处罚办法》的理解,增加内控文化教育,使员工自觉遵守内控制度,主动报告内控隐患,使内控环节前移,内控的成本降低,内控的效果提高。

  推进“流程银行”建设,构建规范经营框架。一是深化授信业务管理。首先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在全行建立微小企业和法人客户两大评级系统;制订实施授信评级管理办法,明确客户准入条件与标准,根据客户不同的资产规模和担保方式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最大限度发挥评级系统的管理、监督作用。其次,重新修订授权授信管理办法,全面实施分支机构分类管理,根据各分支机构的客户营销能力、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客户经理业务技能水平,对其实施差别授权,体现经营管理水平与经营权限之间的相互匹配。再次,由贷审会实施专业审贷、独立表决、责任明确的审贷机制。同时,开展授信尽职调查评价,促进各级授信人员遵守授信职业操守。

  深化内部管理职能。进一步凸显后台管理专业化和前台营销系统化这一职能特色,不断加快营销体系、核算管理体系建设,在各业务条线,制订流程银行的业务标准、业务办法、业务流程,以新的更有效的流程提升管理层次,提高营销、管理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权威性。

  进行核算流程再造。为实现会计前台操作简便规范、后台管理集中高效的目标,以投产运行全国支票影像截留交换系统为重心,推行全行印鉴集中管理;以升级改造好小额支付系统为重点,增强核算风险防范能力;通过对柜面轧账打印、凭证整理等结算流程的改造,提高临柜服务效率;通过加大对授权卡、登记簿使用情况的检查督导,重风险防范,保统一规范,健全科学合理的会计事后监督体系。

  强化内审监督作用,加大违规问责力度。根据银监部门的监管要求和目前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结合以前年度各类内审检查发现的问题、风险点,一是不断强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促进内审工作更加及时、有效地预警、识别、控制和化解各类风险;二是结合案件风险排查和专项治理“回头看”等活动,严格开展内控评价,加大对已发现问题、隐患整改工作的跟踪、督查力度,杜绝屡查屡犯现象的发生;三是深化内控管理手段,建立信息科技内审与外审的长效机制,提高审计效果、审计效率,防范信息科技风险;四是以实施《员工违规行为处罚办法》为抓手,推行履职问责制,加大对违规行为及其责任人的问责、处罚力度,同时,对尽职尽力工作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促进诚信经营、规范管理。

  畅通信息传递渠道,确保管控措施落实。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内控问题库,将内审以及外审发现的违规现象,在内部网上通报,提高员工合规风险识别的敏感度和合规操作自觉性;另一方面,建立风险点提示制度,内审部门通过日常审计,以及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和主要风险,将所发现的内控缺陷向高管层直接报告。高管层也可以通过业务部门的专业检查、座谈、询问等方法,及时了解内控风险隐患,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确保内控政策的贯彻落实,既能使风险控制能够引导业务发展,又能减少拓展市场中忽视风险的盲动倾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