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06年年度业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09:28 工行总行

  2007年4月3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 601398;HK: 1398)宣布2006年度综合经营业绩,这是工行自2006年10月27日成功实现A+H两地同步上市以来公布的第一份年度业绩。2006年度,在贷款余额增长10.4%、资产余额增长16.3%的情况下,税后利润实现了31.2%的增长,达到人民币498.8亿元(按中国会计准则税后利润为人民币493.36亿元,同比增长30.3%);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8元,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达到15.37%,董事会建议拟向全体股东分派10月份上市后至年末股息每10股人民币0.16元。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首开历史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被国际媒体和金融业誉为“世纪招股”。通过发行上市,工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市场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截至2006年末,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不仅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而且跻身于亚洲最大、全球前三大上市银行。此外,本行也被纳入恒生指数、MSCI中国指数、H股指数和上证综指等多个重要指数,并在上证综指中权重位列第一,也是MSCI中国指数中权重最大的金融股。

  2006年工行在成功实现境内外公开发行上市的同时,全面完成了年度经营计划,竞争发展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又有了新的提升。发行上市也有力地促进了工行的经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业务结构、收入结构、渠道结构、客户结构明显改善,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全年税后利润达到49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按中国会计准则税后利润为人民币493.36亿元,同比增长30.3%)。平均资产回报率达到0.71%,较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由于税后利润的强劲增长,在股本募集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达到15.37%。成本收入比保持在36.3%的较好水平。

  资产负债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资产负债业务在结构优化基础上的持续增长,创造了稳定的收益来源。通过大力销售

理财产品以分流存款后,2006年客户存款仍增加6,145.57 亿元人民币,增长10.7%,负债结构得到改善。各项贷款增加3416.18亿元人民币,增长10.4%,主要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优势行业的贷款以及收益率较高的小企业和个人贷款增长较快,其中小企业贷款增加597 亿元人民币,增长71.8%;个人贷款增加610.67 亿元人民币,增长11.9%。净利息收入达到1,631.18亿元人民币,净利息收益率为2.39%,比上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全行债券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证券投资利息收入达到668.83亿元人民币。

  收费业务和新兴业务发展迅速

  收费业务和新兴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得工行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大幅增加,达到163.44亿元人民币,增长55.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00%,同比提高2.86个百分点,收益结构进一步改善。契合客户投资需求的各类理财型产品相继推出,全年共销售各类理财产品43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信用卡发卡量达1,047万张,年消费额1,050亿元人民币,在国内率先实现“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000万张,信用卡消费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为国内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对公人民币结算和国际结算额分别达到260万亿元人民币和3996亿美元,中国第一结算银行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投资银行、资产托管、年金管理、现金管理等业务优势得到巩固。电子银行实现交易额45.2万亿元人民币,离柜业务占全部业务的比重上升4.2个百分点至30.1%,电子渠道产品分销和业务分流功能日益增强。

  零售银行业务得到全面提升

  零售银行既是工行的传统优势业务,同时也是支撑未来业绩持续提升的战略业务之一。工行拥有中国最大的个人银行客户基础,截至2006年末,工行拥有超过1.7亿名个人银行客户。工行主要业务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06年末,工行的个人贷款和存款余额均列中国商业银行之首,市场份额分别为15.0%和19.7%。2006年,工行开始实施第一零售银行战略,全面加快了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升级和市场的开发。截至2006年末,个人中高端客户数达到1692万户,增长13%,其中拥有工行理财金账户的高端客户236万户,增长25.5%;银行卡发卡量18863万张,增长29.9%,银行卡消费额、跨行交易量同业占比继续保持市场第一;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增长56.5%,达到2325万户。2006年个人银行业务营业贡献达到622.57亿元人民币,占全部业务营业贡献的比重提高到34.3%。

  科技领先优势明显

  在技术平台和管理系统建设日益成熟的条件下,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上,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客户服务和市场竞争优势。继国内首家完成数据大集中后,2006年工行又率先完成按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两条线进行的数据逻辑整合工程,前瞻性地建立了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要的核心业务应用平台。客户信息、风险管理等应用系统相继投产和运营,全行信息技术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对业务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持续增强。2006年工行获得英国《银行家》杂志授予的“全球银行网络应用创新奖”,并成功入选2006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名列第二。

  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持续下降的同时,不良贷款准备金率达到70.56%,同比增加16.36个百分点。内部评级法在非零售信贷领域推广应用,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下降,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至3.79%。适应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不断趋于完善。内控体系进一步健全,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操作风险控制在国内和国际同业较低水平。

  人才战略全面实施

  开展多层次的员工培训,特别是开展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训。借助与高盛投资团的战略合作平台,开展在风险管理、资金交易、领导力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员工价值。通过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一流的银行家和专业人才队伍,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体系。

  过去一年,工行改革发展的新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认同,获得了《银行家》、《环球金融》、《全球托管人》、《亚洲银行家》和《亚洲货币》颁发的“新兴市场最佳银行”、“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国有零售银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中国最佳托管银行”及“中国最佳人民币现金管理行”等多项荣誉。本行IPO项目还获得了《银行家》、《国际金融评论》、《欧洲货币》和《财资》颁发的“最佳IPO”、“最佳股本发行”、“年度最佳股权交易”等奖项。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相继调升了工行评级。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2007年是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工商银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开局之年。工行将主动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坚持以可持续的公司价值增长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按照境内外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的要求,着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全面深化分支机构改革,推进新体制、新机制在全行有效运行;着力加快创新与改进服务,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工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杨凯生表示:工商银行将在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新征程中不断创造新业绩,进一步确立在中国

零售业务市场的优势地位,努力建设中国最优秀的信贷银行,跨越式发展资金业务和中间业务,逐步向全球化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转变,利用信息化优势加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