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农村假币流通呈现“四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10:58 上海金融报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人民币反假力度加大,广大城镇居民已基本普及人民币反假知识。不过,农村地区却逐渐成为假币流通“重灾区”,应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农村“墟集”渐成假币流通主要平台。目前,农村地区“墟集”和传统节日已成为农副产品的主要交易场所和时机。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其交易量大、人流集中、无暇辨别真假币机会,通过以大面额假币采购农副产品获取卖家找零,达到假币流通目的。

  假币受害人群呈集中趋势。从农村金融机构假币收缴和公安部门假币案件受理情况看,农村地区假币受害人群已逐渐集中于妇女和老人阶层。该人群由于文化层次低,见识不广,又是农副产品零售的主要承担者,往往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假币持有人呈零散交易趋势。由于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不法分子为减轻法律责任,在持有流通假币时常采取分散、零星、多次持有手法。即使被商家或公安机关发现,也能以受害者“二次流通”或假币持有流通量少的情况减轻法律责任。

  农村地区假币收缴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相当部分农民对假币收缴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自己是受害人,为使损失降到最低,不愿将假币销毁或上缴银行,而是想方设法将假币使用出去,造成假币循环使用趋势。另一方面,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假币收缴不力。临柜人员出于情面或假币持有人拒不配合等因素影响,未能严格执行假币收缴规定,导致本应收缴的假币重新回流到市场。(范荣飞张子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