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聚焦两会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18:03 建行总行

  编者按 3月5日,2007年全国两会正式召开。一时间,今年两会将决定全国经济发展大方向指向哪里、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热点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所有的目光又都聚焦到两会的会场上。本报将分期带您了解、为您解读本届两会为经济金融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关于农业、农村金融的提案议案在往年“两会”中从来都没缺少过,今年也不例外。今日本版首先关注农村金融改革的破冰及其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 问题篇:金融发展战略与我国农村金融需求

  >>> 解答篇:商业银行应有的“三农”服务之道

  >>> 由农村金融破冰前行想到的……

  >>> 市场能否再现“红三月”?

  问题篇:金融发展战略与我国农村金融需求

  ■冯兴元

  从建国以来,国家在农村正式金融方面一直推行国家主导的供给先行战略,而不是需求跟进战略。供给先行战略是指,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而且国家主导的供给先行战略的预设是错误的:农业产业是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的补贴信贷或者说定向低息贷款。因此,自

二战结束以来,大量发展中国家纷纷推行向农村地区注资、大量发放定向低息贷款的政策,结果30多年大幅度破坏和扭曲了农村金融市场,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改观。这一沉重代价迫使各国金融组织在80年代改换思路,转向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范式。遗憾的是,这种错误预设仍然体现在当前的决策中,比如国家仍然对农信社的一部分小额信用贷款提供利息补贴。但其实很多情况下,农民关注的是获得信贷,不是关注低息。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既缺乏商业性或者合作性,也缺乏内生性和内发性。农村正式金融服务供给远远滞后和脱离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如果给予作为经营者和供给者的金融机构和个人以自主权和供给主导权,也就是实行供给者主导,那么对农户和农村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就要有效得多。

  与农村正式金融相对照,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和创新一直奉行需求跟进战略。需求跟进战略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映,金融体系不断发展。90年代末以来,农村民间金融受到政府的限制,但仍然显示出巨大和顽强的生命力,它们也是最具内生性和内发性的金融领域。需求跟进战略具有必然面向需求,供给应运而生,顺势而行,供给方自然贴近于农户和企业,供求双方信息对称度高,易于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在上述格局下,难怪我国农户借款中,民间金融的规模要远远超过正式金融。2003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表明,20842家被调查农户平均每户借款1414.25元,71.84%属于民间借款(私人借款),26.09%属于银行、信用社贷款。东、中、西部地区每户平均借款额分别为1756.5, 1179.6和1313.8元,民间借款比重分别达71.2%,75.4%和57.6%,银行、信用社贷款占总借款额的比重分别为26.09%,19.11%,23.63%和40.04%。

  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也说明了民间金融在满足这些需求时具有天然的优势。大量农户和小企业的分布也非常分散,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非常多种多样。像分散农户的农业信贷需求的特点,往往具有小额、多次、短期、季节性、缺乏标准抵押品等特点。农村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虽然与农户不大一样,常常也存在这些特点。民间金融在满足小企业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鉴于农户和农村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银行在向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往往遇到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银行在农村地区就一定要让位于民间金融或者农信社之类的小型金融机构。

  银行若要在农村地区扎根,要服务“三农”,并从中获得回报,就需要贴近农户,了解农户需求,面向农户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唯有贴近农户才能解决供给与需求对接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和发展一些特殊的机制,它们旨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运行成本问题。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就属于金融创新的内容。

  解答篇:商业银行应有的“三农”服务之道

  ■冯兴元

  我们一般会认为,民间金融“抬头”了,会冲击正式金融。这个观念使得我国政府往往把民间金融当作扰乱金融秩序的因素。其实民间金融是整个金融秩序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间金融不仅存在于农村,也存在于城市。比如你向同事朋友借入100元钱,无论是否计息,都算民间金融。民间金融不仅在中国有,在美国、德国都有。因为向同事朋友借款的事情到处都有。民间金融其实可以为银行所有。银行可以与民间金融合作,实现双赢。比如,菲律宾的稻农在播种季节从各种国有或者私人粮食企业获得贷款,而这些粮食企业又是从各种银行、信用社获得其放贷资金的。到了收割季节,粮食企业直接到田头用大车把收割的粮食拉走顶债,加工和出售粮食之后把收回的现金对银行还本付息。由此可实现稻农、粮食企业、银行和作为收税者的政府的多赢局面。我国“公司加农户”模式就是隐隐约约地做着类似的事情。但是,直接的企业转贷却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这就要政府也要解放观念,把企业转贷权利还给企业。

  我们假设银行在农村地区需要很多像上述粮食企业那样的贷款零售商,商会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那么如果政府允许转贷,银行完全可以把一笔较大的流动资金贷款贷给商会,由商会向其小企业成员提供较小额的转贷资金。

  此外,无论法规规定如何,正式金融机构资金进入民间金融市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业绩较好的较大企业,是当前银行争逐放贷的热门对象。竞争使得银行对较大优质客户提供优惠利率。此类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其实不需要银行资金,但为什么仍然要了贷款。这是因为企业通过私下转贷的方式套取利差。这种生财之道在东北叫做“对缝业务”。国家的金融抑制政策使得银行不能堂而皇之地与民间金融合作,使得银行事实上把本来能够获得的一部分利润让给了民间金融。

  未来中国需要发展大量的只贷不存的投资公司,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中央银行吴晓灵副行长对两者充满期待。前者仍属“画饼”,后者已有五处试点。除此之外,去年年末银监会出台中西部农村地区开放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政策。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市场准入机会:任何其他机构或者个人若要建立村镇银行,就需要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股。由此,如果银行能够抓住时机,选择一些国内外优质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共创村镇银行,根据情况将自己定位为新设机构的主导者或者战略参股者,银行能够大幅度降低贴近农户和农村小企业的信息成本,而且为自己的贷款资金获得零售或者借助村镇银行转售的机会。随着今后农村金融的进一步放宽,银行不是没有可能成为尚属画饼的投资公司或者更大范围内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参股人。民间金融政策也不是没有可能进一步放宽。随着正式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正式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竞争的激化,供给者主导正式金融发展战略也将不得不建立在需求取向和需求跟进的基础上。到那个时候,我国农村将迎来一个需求跟进和供给先行相结合的、总体上面向需求的全面金融开放时代。

  背景

  2006年底,政府开始通过各种途径给农村金融市场造血。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对所有资本和金融机构开放农村市场,首批试点选择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6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目前,四川、吉林、宁夏等地的首家村镇银行已经开业。中国银监会也于近日正式批准了邮政储蓄银行的开业。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被确定为今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六项任务之一,农村金融改革将成为今年整个金融改革的一个重点领域。要求适当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积极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

  与此同时,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全国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近日正式挂牌营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目前,中国银监会已经核准6家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业,其中3家村镇银行、2家贷款公司和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已经批准5家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筹建,其中村镇银行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

  由农村金融破冰前行想到的……

  ■易芳

  社科院专家冯兴元为我们解释了两个概念,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在农村金融的大题目下,简单地说,内生金融是指由需求而生的金融形式,也就是农民有对钱的需要,作为金融组织应该怎么给他。外生金融则是供给形式,比如银行的产品,有很多是先有产品,再去销售给企业或者个人,而不是由需求产生的金融。

  目前中国正式的外生金融是几大商业银行,也就是在解放初期由供给而生的金融组织形式。相比之下,中国正式的内生金融却少之又少,农村信用社几乎是唯一的正规内生金融,大量的农村金融需求是由民间借贷来满足的。

  由于国家政策推行农村信贷低息政策,大型商业银行不愿意面向农村需求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农村金融需求繁杂,成本大,收益小。与之相比,对大型企业进行营销的成本似乎更为划算。但事实上,在这种思路下,商业银行在大型企业处由于付出大量精力,获得的收益相对往往不多,而对小企业又不敢乱放贷。而实际上,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却是怎样可以贷到钱,而不是一些低息的补贴。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改变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信贷是市场规律本身的需求。

  我们不得不思考,金融的概念是什么,金融是由哪里产生的?从发展的规律来看,必然是需求产生金融,没有需求就没有金融。而无论是农村还是市场,需求是会一直产生变化的。因此对于金融,显然不能先去给一个固定的界定,而是要随着市场的脚步成形和变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融资方式开始出现多样化的改变。尤其是对资金的短期急需,已经不存在“利息”的概念,而是短期融资的“成本”。这也是老当铺重新兴起后为什么由“当”为主变成了“典”为主,而即使那么高的手续费,作为融资成本也变得合理和必须了。此外还有众所期待的只贷不存的贷款企业即将兴起,都是因为需求对金融产生了新的要求。此次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同样,要求产生更多的正规内生金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表示,目前包括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在内的十几家金融机构已提交了设立村镇银行申请,银监会已批准6家,其中4家正在筹备开业事宜。外资银行可谓紧跟中国市场发展的步伐。

  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破冰前行的路上,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思路也应该有所改变了。跟随需求的本源,走金融组织真正应该行走的道路,与社会和市场的脚步合拍,迈出和谐步伐的同时,自身也必将大有收获。

  记者专栏

  市场能否再现“红三月”?

  ■江浩

  2007年“两会”已经进行过半,这些天,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谈论股指3月份的走势。有的说,市场呈现出“急跌慢涨”的典型牛市特征,后市还将再创新高;还有的则认为,股指经过去年的快速拉升,已经显现出疲态,后市将继续整固。下面,就让我们翻开中国股市的发展史,看看中国股市自创立以来,在“两会月”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表现。

  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从1991年至2006年的16年间,指数在3月份共有11次出现上涨,最大涨幅为1997年的18.68%;出现下跌次数的为5次,分别是1991年、1993年、1994年、2005年和2006年,其中跌幅最大的是1993年,当月下跌30.90%(具体数据见附表)。比较有意思的是,过去两年里,沪综指在3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2006年3月,虽然下跌不到一点,但仍旧在月K线图中留下了一颗阴线。不过,在随后的交易日里,沪综指除了在2006年7月份略微下挫59.48点之外,其余10根月K线均为阳线,到2007年2月28日,沪指已经攀升至2881.07点,较2006年同期大涨121.79%。

  总体上来看,历年股市在3月份的运行态势都比较平稳,大部分波动范围控制在+/-6%左右。这表明,每年“两会”召开期间,管理层都希望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的A股走势。在今年春节之后的5交易日里,市场经历了“涨-跌-涨-跌-涨”的大幅波动,上证综指区间最大落差高达308.46点。然而,3月5日之后,股指又逐渐恢复了平静。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对于股票市场还专门提出“稳步发展”的思路。可以看出,继去年股改基本完成之后,管理层发展A股市场的决心并未下降,市场稳定将成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1991-2006年上证综指3月涨幅表

  

聚焦两会热点

  消息面上,前期引起市场暴跌的一些利空传言得到各部委的澄清。财政部和国税总局明确提出暂时不会征收“资本利得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在两会期间表示,没有部署专门针对违规资金入市的检查工作,也没有其他针对股市的措施。此外,两会期间也出台了不少利好消息。国资委副主任李伟表示,将更积极推动央企整体上市,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朱从玖日前也向媒体透露,上交所将认真研究允许香港散户投资A股的可能性。

  资金面上,节后新发行的几只基金均在很短时间内便被抢购一空,显示出市场人气依旧高涨。进入3月以来,证监会批准新基金发行、基金封转开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上周又有招商核心价值、华富成长趋势、富兰克林国海潜力组合三只基金获准发行;银华领先策略基金、中邮核心成长基金、工银瑞信大盘蓝筹基金也进入了审批阶段。此外,基金金元基金通宝的封转开方案已顺利获批。增量资金的积极入市,对“大非”、“小非”解禁高峰所带来的套现压力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有助于维持市场的稳定。

  笔者认为,过去的两年,股指同样在3月出现下跌,但之后却走势迥异,一次是继续回落,跌破千点;而另一次则牛气冲天,屡创新高。因此,股指能否出现“红三月”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轻大盘而重个股才是上策。回顾历史,两会热点话题所涉及的相关行业往往会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本届两会中代表们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节能、环保、农业、奥运等,投资者可从这些板块中挖掘投资品种。三月份,年报行情还将继续,年报中业绩稳步增长或公布大幅预增快报的上市公司都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如果市场继续宽幅震荡,则可重点关注路桥建设、高速公路、港口运输等防御性较强的品种。

  (本版文章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与本报立场无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