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大盘新股发行火热引来房贷客冲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04:23 第一财经日报

  业内人士称实际操作空间几无可能

  谢潞锦

  在一般情况下,“无指定用途的抵押消费类贷款”是用于消费用途,投资者能够通过这个方式获得资金实属有限,对于参与中国人寿这种高价新股来说,属于“杯水车薪”,难以保证一定“中到大奖”,以提高自己“打新股”的收益率

  事实上,在新股申购方面,也并不是“稳赢不赔”。在一定情况下,也同样存在新股上市后就跌破发行价的风险,比如去年发行的中国国航就在发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套牢”了新股申购者

  昨天中午,一位亲自申请过房产抵押贷款申请,并想投入股市“打新股”的B先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

  由于此前服务于证券咨询行业,B先生对于新股发行以及“打新股”所获得的收益率有一定的认识。他的盘算是,通过房贷抵押方式获得60万元左右的资金,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可以在低价大盘新股发行时中签。

  不过,现实的情况却令B先生的如意算盘“落空”:他跑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银行方面都希望他提供资金用途、收入证明等一系列文件。

  不过,他最后跑的一家开出的条件,似乎离他贷款成功的目标已经很近了。但最终仍旧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他原本想通过房间装修名义申请贷款合同,但银行方面需要他把装修房间的物料费用清单一一列出。

  显然,装修他目前所居住的房子根本花费不了多少资金。不光如此,银行所要求他提供的收入证明,更是高得吓人:他要提供月收入达到3万~5万元的收入证明。对于目前B先生的工作性质来说,提供如此高昂的收入证明,显然是不可能的。在经过将近2个月的“折腾”后,最终,B先生放弃了贷款申请。

  “今天中午,我刚劝走一位准备到我们银行办理房产抵押贷款的股民!他想把自己的一套房子抵押贷到30万元资金,并亲口表示想参与新股认购。”昨天,一位民生银行上海地区某支行业务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据了解,在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银行(601988.SH)、招商轮船(601872.SH)、中国人寿(601628.SH)相继成功在A股市场进行IPO,并在上市后有不错表现之后,更加激发某些中小投资者不断打听是否可以通过房产抵押方式获取一定的资金去“打新股”。

  据银行方面介绍,现行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6.12%、半年期利率是5.58%,5年期以上的利率是6.8%。一般情况下,参与申购新股的资金运作周期属于短期的,往往是以半年或者1年作为期限去进行抵押贷款的。

  从目前大盘新股的中签率、上市首日表现等数据计算,使用房产抵押贷款的投资者将会参与到新股,并在上市后抛出。比如,中到中国人寿的投资者仅以开盘价格抛出,就马上能获得2%左右的“打新股”收益率。如果一年之中有3只中国人寿这样的大盘股、优质股发行,并取得类似新股收益,那么,不用很长时间,投资者在扣除贷款利息成本后,就能从新股市场上“挖”到“纯利”。

  但来自银行、基金、证券公司等方面的消息显示,中小投资者从上述方式获得资金,在目前是相当少见的。某大型商业银行支行行长昨天向本报记者分析,一般情况下,银行为个人提供房产抵押资金,一般可以达到抵押物经过评估后的价格的六成左右,最高不超过七成。比如,价格100万元的一处房产向银行方面作抵押,可以获得大致60万~70万元的资金。而且,银行方面往往要求贷款方提供资金实际用途。至于贷款人将上述贷款用于炒股,是已经被明文禁止的。“在法律法规限制面前,相信银行方面的工作人员不会‘铤而走险’。”

  况且,在前几年的大熊市之中,违规获得银行资金用于炒股已经出现了不少深刻教训,市场风险至今仍让多数人记忆犹新。

  “最后可能构成上述贷款条件的也许是‘无指定用途的抵押消费类贷款’。”某商业银行业务负责人分析说,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银行一般要求贷款方提供个人2套住房的证明,其中,一套住房必须是无房贷,另外一套是个人固定居住场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用上述贷款方式取得的资金量,也不足以确保自己能申购到新股。

  比如,去年发行的低价大盘股广深铁路(601333.SH)发行时,投资者需要约29.8万元资金才能确保中到1000股。但在一般情况下,“无指定用途的抵押消费类贷款”是用于消费用途,投资者能够通过这个方式获得资金实属有限,对于参与中国人寿这种高价新股来说,属于“杯水车薪”,难以保证一定“中到大奖”,以提高自己“打新股”的收益率。

  事实上,在新股申购方面,也并不是“稳赢不赔”。在一定情况下,也同样存在新股上市后就跌破发行价的风险,比如去年发行的中国国航(601111.SH)就在发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套牢”了新股申购者。

  不过,目前一级市场确实有利可图,这也越来越被各方关注。比如,在广发基金等知名机构2007年投资策略中,就把参与新股申购作为一个盈利的策略。尽管如此,由于资金有限,中小投资者是很难享受到来自新股收益的好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投资者实在对申购新股感兴趣,不妨留意专门用于新股申购的理财产品,如中信基金、民生银行等机构推出了一些“瞄准”新股申购的针对性很强的产品。这比起那些举债经营的“高危”杠杆操作行为来说,中小投资者所承担的心理压力,明显要减少很多。

  业内人士同时提醒,作为能力有限的投资者,如果盲目采取高杠杆的风险投机,一旦市场发生变化,那么他们所承受的风险也是可想而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小投资者如果采取贷款方式获得资金并进入市场,在市场发生巨大波动时,他们当时的决策可能会是“得不偿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