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798的想象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16:24 建行总行

  这是一个购买时代。艺术品亦不例外。

  艺术和艺术收藏一直是各大城市涌动的暗流,展览会、拍卖会、鉴赏会以及各种艺术品投资课堂轮番上演。不管你喜欢、接受与否,当代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咖啡厅、酒吧、音乐厅到处闪动着它们独特的倩影。

  城市中还有一些角落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北京的大山子798厂、上海的苏州河畔,以及杭州、广州、厦门等等,这些艺术家村落,正活跃在各个城市的边缘。他们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千姿百态,也因此,他们的作品已成为国外当代艺术市场的“猎物”。

  回想,5年、10年前,如果您对中国的艺术品收藏眼光独具,今天的斩获是什么?

  从本期起,我们将带领您走近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我们不是专家,不能在技术上给予您帮助,但我们愿意绘一张也许并不完整的当代艺术地图,为您导航。这一期,让我们首先走进北京的798。

  它的肢体语言

  ■本报记者薛 洁

  这个季节的北京到处是凋零和肃杀,已经没什么风景可以让我产生出门的冲动,包括去798。说实话,我对这个地方一直缺乏向往。在一堆前卫和年轻人的大肆鼓吹下,我先入为主地认为,798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实验场。可话又说回来,又有多少人看得懂、肯投资当代艺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许多外国人把故宫、长成、798作为北京旅游的三大景观”时,才动了心思:何不以一个普通游客的心态去798转转呢?

  在编辑部一说出去798的想法,立即有几个同事积极响应,结果我们等于组成了一个小型旅行团,美编还特别从被称为“牛鬼蛇神”、位于北京通县另一个艺术家村落的宋庄请过来一位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画家兼策展人万先生,算是找来一位专业“导游”,这样,一小群对当代艺术根本找不着北的普通报人,由“团”里惟一的男士小余开车,在北京地图的指引下,亦步亦趋地朝798行进。

  历史 记忆 艺术家

  混杂成的美感

  出生于1960年代的北京人,统称这里为大山子798厂。新说法则是“这里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这话听起来有点做作。

  与798的名气和我的想象相比,它更现实的魅力来自其博大宽广的美学气魄,这与北京这个城市的总体风格非常一致。刚一进798的大门,就像走进了一个工厂区:高大的烟囱突兀地矗立在眼前,同样高大、陈旧、废弃的厂房、仓库几乎未加任何粉饰,路上时常穿行着身着天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当这些交替出现的情景一股脑儿地倒给我时,突然勾起了我久远的记忆———30年前,我在北方某地见过这样的工厂,几年前我在前苏联也见过,那是一个工业时代必备的生活场景,也是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曾经历过的历史,是留在脑海中不能抹去的记忆……

  在我看来,798除了历史和记忆以外,就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意了。您会发现一个由陈旧和记忆遗留下来的情景正在焕发出新鲜有趣的活力———推开沉重的厂房铁门后,是这样一些入驻者:画廊、酒吧、餐厅、设计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中央美院的雕塑工厂、精品家居、时装店、各种俱乐部和杂志社编辑部。他们在这些厂房、仓库加上了橱窗、颜色、灯光和影像,他们用鲜艳而活泼的标牌把单调而沉闷的厂区重新定位,他们把自家的“脸面”用最流行的彩妆打扮得尽量鲜亮照人……干脆这么说吧,798的底色就像一个浑浊而沉闷、以黑灰色调为主的大幕布,艺术家们在这块布上涂脂抹粉一番,而这番涂抹很有讲究,很养眼,虽然您或许看不懂。

  于是我想,798的美学价值就是在历史、记忆和艺术家们的共同推崇下,使其提升到一定高度,让懂得和不懂得的人都觉得“还是那么回事儿”。

  摄影 绘画 雕塑

  构成基本吸引点

  一个外国人说,798就像“新鲜奶油”盖在咖啡上,这个地方安排盖了很多咖啡馆。在这些休闲的地方之中有许多艺术空间,包括商业画廊和厂房。除了酒吧和咖啡馆之外,这里为参观者提供大量的摄影、绘画和雕塑,一起构成这个地区的基本吸引点。

  在798,看不见多少人,来这里的人有两种:有备而来和闲逛的。一有个展,一帮人就像天兵似的冒出来,捧完场就地解散;而像我们这些“闲逛”的人,多半是一家挨一家地“扫门”,您尽管放心,想逛多久您自己说了算,不会有人在意。我注意到,一些学生模样的人左顾右盼地找不着重点,我们则干脆举着798地图,专找那些名字听起来还不错的地儿。小万当即中止了我们的盲目行为,熟门熟道地带着我们在裸露的厂房间穿行,就这样我们来到了时态空间。

  时态空间就是个大厂房,但说实话,这个厂房“非常美,非常醉”,见到它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家要安在这就好了!没有隔离不分上下左右整个一个大足球场。据说这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东德专家设计建造的老军工厂车间(也就是“包豪斯”建筑),经艺术家以当代审美理念改造而成。空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德国建筑结构,鲜明地呈现1950年代迄今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痕迹。

  时态空间有多大?您就撒开了想吧,1200平方米高架构空间+300平方米休闲、餐饮空间+影像展映空间。这是一个新兴、前卫、时尚可容纳千人的文化、艺术及商业综合空间。小万说798有十多个这样的空间,都是有钱人租用的,一张作品上万元(每平方尺)的画家才敢在这里玩。

  在偌大的时态空间坐下,没人管,但被告之不许拍照。小万指着墙上的画说,这就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就是用国外的技法和模式,嫁接中国的社会现实。您不用看懂他们,画家也不在乎您是否看得懂,买家看懂就行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当代艺术与世界是同步的,就像纽约的苏荷(SOHO),正受到全世界的目光的关注。”

  我们又被小万带到一个画廊,这里的色调由艳粉构成,在一堆酷粉的映照下,一个法国年轻女人陷在一堆名信片、书刊、电影海报里边看书。小万问她墙上的画卖多少钱,她用还算标准的汉语告之100万美元。我在一边惊得说不出话来,心想中国人都应该去画画!这么贵的画谁会买?我们再问时,法国女人已埋下头不再理睬。出来后小万说,她一看咱们就不是可能的买家,所以干脆说出一个离谱的价儿。而实际上,小万认为这些画的实际价格要低得多。

  边走边与小万聊着陈丹青、艾未未,聊栗宪庭、方力钧,从

圆明园聊到798,又从宋庄聊到上苑,当然也聊他。

  不知看了多少空间,也不知拍了多少照片,临近中午时,我们各自都满足于自己的收获,只是肚子已经咕噜噜地叫。

  ……

  “798有意思吗?”您千万别这样问。其实,来到这里,您可以不懂当代艺术,可以不买任何作品,甚至可以不知道谁是谁,但重要的是,如果您想在有限的时光里,分享得更多,就来体验一下吧。

  关于798

  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一带798等几个工厂的闲置厂房,被艺术家租用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逐渐发展成一个当代艺术区,日益引起海外社会的关注。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世界TOP12”,北京由于798的空间重塑入选。《纽约时报》将这里与美国纽约当代艺术家聚集区苏荷区相提并论。《纽约时报》惊称:“北京东郊出现当代艺术SOHO区”,其实,这个SOHO区就在北京东郊大山子工厂内,由798、706、717、797等七家往日的大型国有企业聚集在机场东路东南侧的大山子地区。法国《问题》周刊刊登了《新北京已经来临》的文章,认为798的出现是中国正在苏醒的标志之一。

  关于包豪斯

  798原址上的这些厂房,是建国初期由前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工程师负责设计施工的、包豪斯风格的轻工业厂房,目前仅在中、德、美等国家有少量存留。堪称工业发展史上的“文物”。

  关于LOFT

  20世纪40年代,美国纽约有一个无人居住的废弃工业厂房仓库区,被称为LOFT(英文原意为阁楼、或高空间的建筑),一批贫穷的艺术家与设计师因为缴不起市区住房昂贵租金,纷纷入住这里开办工作室,开始了他们的自由的现代艺术创作。从此,LOFT成为现代艺术的一种符号,也被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后来这里被人称为“SOHO”区,全称为South Houston Street。SOHO已成为纽约美国现代艺术的发源地,而今,当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家入住798后,人们开始也把这里视为中国的SOHO。在这个足够大的空间里,艺术家可以尽情地创作,追寻自己的理想。

  关于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在中国覆盖了极其辽阔的领域和千差万别的环境,呈现出缤纷多彩和纷繁复杂的景象。

  ——侯翰如

  

798的想象空间

  隋建国的巨幅雕塑《衣钵》,准确而深刻地体现了北京当代艺术的特征

  指引Direction

  

798的想象空间

  

798的想象空间

  创意Creation

  

798的想象空间

  

798的想象空间

  

798的想象空间

  

798的想象空间

  

798的想象空间

  符号Symbol

  

798的想象空间

  这就是时态空间,在798大概有十几个这样的空间

  

798的想象空间

  □本版摄影:薛洁刘蕊张霞刘静余江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