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健康险“打包”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09:01 新京报

  各保险公司1月1日已停售旧产品,新健康险套餐方式返还

  

健康险“打包”重生

  新版健康险仍然以套餐形式为“返还”功能打开了新的大门。图/CFP

  随着《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的实施,传统返还型重疾险已经从1月1日起停售。但张女士却发现,保险经纪人给她设计的保险计划中,仍然可以购买“返还”型重疾险。张女士详细了解之后才明白,原来现在的“返还”是以套餐形式销售,即以寿险、养老险等作为主险实现返还功能,消费型重疾险则以附加险面貌出现。

  “套餐”健康险价格不变

  其实,健康险目前包括疾病保险、

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而涉及“返还”概念的主要是重疾险。

  “各保险公司在1月1日前都已停售原来的返还型健康险。”明亚保险经纪公司宋磊告诉记者,包括友邦、中英、海康等公司随后推出的大多是组合形式的健康险产品。

  与旧版本相比,新的组合型健康险价格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友邦的产品价格大约上涨了8%至10%.而单纯的消费型健康险由于剔除了生存给付责任,保费通常下降6至7成。

  “但由于消费者还不太认可消费型险种,现在保险公司仍然热衷于销售健康险套餐。”一位外资保险公司的

理财师解释说,新的组合套餐其实就是对旧返还型健康险一种形式上的分离,本质而言并没有太多变化,“就像买衣服原来只能买套装,现在可以分开买。”

  新版医疗险细分投保条件

  健康险新规还规定,医疗险将根据消费者是否投保

社会保险来决定不同保费和保障范围。而本月初,平安、合众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都据此推出了新版医疗险。投保社会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时形成冲突的现象也将得到改变。

  据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柳志坚介绍,新版医疗险最大特点是按照客户是否拥有社会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分别设计了不同产品。而且,如果被保险人拥有社会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的情况发生变化,也可随之转换医疗险合同。

  比如李先生30岁,工作稳定有社会医疗保险,购买平安附加住院费用医疗保险B款。一年后,李先生因工作变动暂时不再享有社会医保,届时他可以将平安附加住院费用医疗保险B款转换为A款,但转换时新合同将免除犹豫期和等待期。

  而合众人寿推出的“综合意外医疗保障”也以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为标准,设定了不同的保险条款。

  不过,保险理财师介绍,住院医疗险的选择还主要看住院报销的比例,观察期长短以及对重复住院如何处理。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医疗险为一年一续保的产品,这类产品会对消费者年年核保,如果消费者健康状况不太理想就可能失去保障。很多保险公司合同上有“随时可以核保后要求加费或拒保”,一定要小心是否在缴费期后继续投保时被要求加费或拒保。

  如果产品有“保证续保”或者在规定期间内续保的条款,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专家支招

  消费、返还型搭配投保

  据保险理财师介绍,医学研究表明,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非常高,大笔医疗费、护理费、生活费成为全家沉重的包袱,很多人因负担不起而延误治疗以至伤及生命。

  所以在健康险种的选择上,重疾险始终是第一位考虑的。

  过高保额不必要

  现在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一般在十几万元左右,因此普通人购买10万元-20万元的额度较合适,在适当的时候可依个人情况的变化再增加保额,过高的保额对于大众而言并不必要。

  那么面对消费型健康险和仍可返还的健康险套餐,到底选择哪种比较合适呢?

  上述外资保险公司理财师认为,一般来说40岁以前的消费者适合买消费型保险,40岁之后买返还型保险就比较划算。

  比如从25岁开始买消费型保险,一年500元,到40岁一共保障15年,保费7.5万元。而如果买返还型保险,每年要花2000-3000元,虽然到期返还,但资金却未得到有效利用。而40岁以后,保障内容相同但保费标准提高,消费型产品需要12万元才能保障至65岁,但返还型产品交10万元就可以保至80岁,同时还享有到期返还的功能。

  不妨考虑组合投保

  同时,消费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产品组合,用较少的钱买到最适合的产品。

  明亚保险经纪的宋磊提出,不妨考虑消费型、返还型健康险都配置的方式。

  比如说想获得20万保额的保障,可以分别购买10万保额的消费型和返还型健康险。如果从30岁开始,每年交1000多元购买消费型健康险保障至50岁,缴费20年总保费约2万多元;同时每年为返还型健康险交4000元,缴费20年总保费8万元,保障至80岁,到期返还10万元保额。

  “返还的10万元减去返还型所交的8万元保费,余额就相当于消费型健康险的保费。到50岁以后,原本用于消费型健康险的这部分保费可以考虑转用于养老计划。”

  不过,消费者不能忽略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重疾险病种的重新定义。对于投保人来说,保险公司定义“重大疾病”的条款是否会有所放宽,才是最有意义的内容。保监会有关重疾险的标准条款也将在今年上半年出台,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条款也将趋于统一。

  本报记者殷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