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个爨底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16:56 建行总行

  我曾经看过一篇《行走与沉溺》的文章,内容忘记了,但题目却牢牢锁定心里。行走原本没有目的,走走看看、停停,走马观花。但有些地方,你走着走着就不禁沉溺其中了,川底下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川底下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整体建筑规划,这是看得见的风景;它还有一道无形的风景,就是古老与今天的对接,在这里见不到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的冲突。“旧”的既能观赏又很实用,一辈辈的人沿着历史的时间隧道缓缓前行,不变的是最普通百姓的平淡生活。

  徽州有宏村、西递,江南有西塘、乌镇,北京有个随处都写着“爨”字的川底下。

  >>> 寻踏四百年的足迹

  >>> 爨底下的由来

  >>> 韩姓人家

  寻踏四百年的足迹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北京有个爨底下

  其实这个被称为北京“小布达拉宫”的村庄不叫“川”底下,而是“爨”(音cuan)底下,这个名字读起来有点费事的小村庄就在北京西郊门头沟,说它小是因为全村只有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人口不足百人。自上个世纪末,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开始喧嚣,而近几年,这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地迅速蹿红,以其绮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遂厚重的文化古韵声名鹊起。

  一个深秋的早晨,编辑部三个同仁打起背包,辗转地铁和长途公交车直奔了川底下。

  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庄,村子沿着被称为龙头的小山包顺序展开,呈扇面形状。整个村子是一个大家族,都姓韩。中国民居最大的特色是以村落为单位,一村一姓。家族中最有权势、最主要的一支住在川底下村地势最高、体量最大、居中轴线最北端的建筑,也就是山面的交汇点。其他韩氏兄弟在其两侧依山建房而居,形成中轴分明,两侧井然有序的布局。川底下村这一建筑模式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封建宗族伦理,这在其他杂姓村落中是很难见到的,这正是川底下民居建筑最鲜明的特点。

  一进村就发现,村民不多,游客不少,已有几拨游客先于我们在村中探索,在迂回往返中才发现,与我们通常见过的北方村落不同,这是一个古堡式民居村。川底下四面环山,坐落在北面的缓坡之上,依山而居,层层升高,错落有致。据当地人讲,整个村子的布局充分考虑了地理、地形,完全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相吻合。一条东西走向长100米,最高处达20米的大墙呈弓形将村子分为上下两部。村庄在建造的时候,从节省原料、美学角度考虑建成了圆弧形。在大墙上还建有突出的条石,在发洪水时,村下的人可以攀登条石爬到安全地带。

  沿山坡拾阶而上,就到了全村的最高点——财主院(韩家大院)。这个大院是村里的代表性建筑,这个院落南北二进,东西分三路,因此又称为韩家三大门,这个相对独立的四合院构成一个大四合院。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大门直接代表着主人身份,俗话常说的“门第观念”就来源于此。四合院的大门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大门和随墙门等等。韩家大院的正门属广亮大门,等级仅次于王府大门。

  东院是体现全村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地方。门罩是木刻透雕牡丹,墙腿石两侧浮雕为喜鹊登梅。门墩石顶部雕卧狮,正面中部刻乐器,下刻迎祥,内侧中部雕牡丹、莲花,下刻瑞兽。戗檐砖中间是一个大花篮,篮中插牡丹、荷花、莲蓬,下方两侧分别是一串铜钱和中国传统乐器——笙,取其谐音“连生贵子”,表达了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还可以解释为“福贵生财”。铜钱上刻有“中华民国”四个字,为我们考证它的年代及门楼的修缮时间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川底下的山地四合院,不同于京城的胡同四合院,南北长的窄院空间紧凑,有利于减少风沙侵袭,有象征“聚财”。大院内部相通,小院各有临街院门。这种格局适合农村大家族兄弟居住,避免了同走一个大门穿院而过造成的不便。既是一个个独立院落,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宅院。

  山地四合院,空间狭小,村民在建筑时巧用空间。院子多为方砖铺地,地下有石窟,用来存放蔬菜瓜果。地面上镶嵌有石窝,石窝中竖立树桩,上铺席子,可以晾晒粮食果品,人也便于行走。

  西院二进院的北房是全村惟一五开间的正房。在此,可俯视全村,同时又是全村扇面形的汇聚点,是全村最具权力、最富的人所住。

  为什么偏僻的小山村会有如此建筑精美的房屋呢?据说,这里过去曾是北京通往山西、陕西和口外的交通要道。它不仅是军事要道,更是过往商旅落脚和货运集散之地,曾经繁盛一时。由于南来北往的商旅途经与此,使川底下人视野开阔,经济上也有了坚实的基础。农民发展的标志就是盖精良的房舍,川底下绝大部分民宅建于康熙中期。

  人们不禁要问, 经历几百年的洗礼,川底下村是如何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呢?原来,抗日战争爆发后,108户的村子就有近80人参军,有34名烈士为国捐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川底下几乎出去了一代年轻人,致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村人口多为老幼,到了八九十年代,人口骤然锐减。另外,修通109国道后,这里又变成了闭塞地域,年轻人都到外面找工作,人越来越少,闲房越来越多。原来民居建筑精良,又不必大的修缮,使川底下村古民居的风貌得以完整地保存。

  村子不大,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又绕回了村口。从这里望去,一片片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生活掺杂在一起,既增加了厚重感,却又很和谐,这个活着的百年古村,有蓝天作衬,与老树相依,400年无言的生活在此间穿行……

  爨底下的由来

  川底下旧名“爨底下”,因在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下方,故得名。1958年改“爨”为“川”。

  “爨”(cuan去声)字是个象形字,有两种含义,一是“烧火煮饭”之意,二是“炉灶”之意,“兴字(繁体的)头,宝字腰,林子下面大火烧”记住这个口诀就记住这个字怎么写了。但是因为爨字笔画太多,一共29笔,在“大跃进”时就把村名改成“川底下”了。

  之所以把村子叫做爨底下,说法真是不少。一种说法是:此村上头有个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叫爨宝玉沟,此村在其下,是谓爨底下,意思是爨宝玉沟底下;另一种说法是,上有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此村在其下。爨者,炉灶也,炉灶的下边,不就是爨底下了么!然而村民对以上两种说法好像又不认可,他们认为:此村居民全部姓韩,韩与寒同音。为使韩姓一族不再贫寒,能发迹、能富足,就给这个村子起名叫爨底下了。“爨”字底下是“大火”,“大火”烧双木,驱散了寒气,韩氏家族自当兴旺发达了。

  韩姓人家

  据传说这里的村民都姓韩,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来到京西的。明朝某年山洪暴发,全村屋舍俱毁,人丁几绝,惟余一男一女幸免于难。二人结发成亲,另选新址重建了爨底下村。后来他们生了三个儿子,并确定了韩姓20代家谱:甫景自守玉,有明万友思,义聚晓怀孟,永茂广连文。如今村里的中坚力量就是第十五代孟字辈的 。

  清朝康熙年间,村里有一位叫韩守德的人,因为长相酷似康熙,被选中去京郊龙凤寺替康熙出家当和尚,从此,韩家被列为皇亲,赏赐不断,成为京西第一财主。但是他们并没有挥霍这些财富。韩氏先人很有经济头脑,而且很会经商,他们看准了爨底下村紧连京城,又位于当时北京通往山西、陕西和口外的要道旁侧,于是做起了生意。当年这村里曾经有八个买卖铺子、三四家车马店,有些买卖还做进了京城,从村大道边的板塔门骡马店就可想象出当年,白天马帮首尾相连,晚间驼铃声不绝于耳的鼎盛景象。

  温馨提示

  川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3公里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该村距北京市区90公里,距门头沟区65公里,位于109国道北沟村口6公里处,距苹果园地铁站72公里。

  为了配合川底下村旅游业的发展,公交公司特地开设了苹果园直达川底下村的929支线班车,每天两班:

  上午: 7:30 苹果园发车 10:10 到川底下

  10:30 川底下发车 12:55 到苹果园

  下午: 12:40 苹果园发车 15:30 到川底下

  15:40 川底下发车 18:05 到苹果园

  票价每人8元(使用公交IC卡可优惠打8折)。

  如果您没有赶上班车,还可以在苹果园地铁站换乘929支线到斋堂下,票价每人8元(使用公交IC卡可优惠打8折)。斋堂至川底下村只有三四里路程了,您可自己想办法,如搭车到达。

  自驾车旅游的游客,可以从阜城门出发,沿阜石路西行,进入门头沟后沿109国道继续向西,过了下马岭,穿过斋堂镇见到斋堂水库大坝,就在准备盘上大坝时顺势向右拐,再向前行驶,经过一段柏油公路,就到川底下村口了。在村里住一晚,第二天再去附近的灵山或百花山游玩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金融服务

  因为川底下村地处偏僻的小山村,所以村里没有银行网点或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因为当地消费水平不高,这里的吃住都比较便宜,并且还都可以讲价。三四个人50元左右,就能吃到炖小鱼、贴饼子、自磨豆腐等农家饭了。住在村里的四合院民居客栈,大部分客栈都设有两人、三人、六人、十人间供大家选择,好一点的两人间价格稍贵一些,约50元/间,其他的只需每人10—15元。建议大家只需带少量现金前往即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