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升息与彼升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 16:52 建行总行

  升息已经成为全球中央银行的共同选择。2006年6月,美联储首次加息后已连续17次加息;加拿大银行先后数次提高利率,在全球央行升息行动中,它升息的频率仅次于美联储;2006年8月3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其关键利率再次提高25个基点,其中,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升至3%,边际贷款利率则上升到了4%,存款便利由1.75%提高到了2%;同一天,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将该国官定利率(offi-cial rate)上调25个基点至4.75%;日央行在鼓励无担保拆借利率提高到0.25%后,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水野温氏表示,日本央行需在密切关注经济和物价走势的同时,将“缓慢”调整利率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纷纷升息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也不甘示弱,于2006年4月和8月两度提高利率。

  虽然国内国外都在升息,但是,实质操作却差别很大。国外很多国家的利率调整只是货币政策的操作(中介)目标。比如,在2004年6月,针对

能源价格的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预期增强的现象,美联储率先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注意,美联储提高的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非“利率”本身。美联储在每次宣布调整利率目标值的同时,会相应地提高再贴现利率,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实际的联邦基金利率接近联储的目标值。可见,利率的调整是间接的。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和加拿大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提高的利率,虽然名称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提高的都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通过这一利率的调整来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准备金的成本,并进而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而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此不同。中国的利率调整是利率管制政策,是直接信用控制工具,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调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其它国家是通过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可见,中国的利率调整与其它国家的利率调整有本质的区别。

  此外,国内外货币政策的调整依据是不同的。其它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依据主要是基于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和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根据这些国家央行的定义,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人们的投资、消费选择的预期不产生影响的一种状态。这一定义背后追求的是货币政策中性的理念。中国虽然也强调物价水平的稳定,但央行一直使用的词汇大致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这也与其它国家一直强调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实质性的区别。前者是前瞻性的货币政策,我们的利率调整更多根据已经上升了的银行信贷、物价上涨率而进行的事后调整。由于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前瞻性的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反经济周期和稳定物价的作用,而货币政策的事后调整可能会加剧经济的周期波动。

  当然,其它国家的央行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而且经济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很高,物价稳定是它们唯一的目标。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仍会加大。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政府肩负的重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显然要与政府长期的经济增长目标相适应。因此,中国货币政策的任务仍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的货币政策只能随着

中国经济、金融结构的变化,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地完善。(彭兴韵)

  链接

  2004年10月29日后中国加息的轨迹

  ◆ 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 2005年3月17日起按揭贷款利率提高20个基点

  ◆ 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贷款基准利率

  ◆ 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