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马蔚华:H股上市后新目标提升招行国际化视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10:28 招行总行

  2006年10月11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9 月22日,招商银行(600036.SH ,3968.HK)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此次招行发行H股,超额认购倍数居香港历年大型中资企业上市之首,香港公开发行超额认购266倍,堪称上演了一场“完美风暴”。9月25日,在完成香港上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接受了第一财经频道和《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上市

  国际投资者看好招行的市场背景

  《第一财经日报》:招商银行此次在香港上市的成功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作为行长,你事先有没有想到?能否谈谈整个过程以及感想?

  马蔚华:我对上市成功还是有信心的,但市场的热度确实超出了原来的想象。我们是今年2月末3月初时开始准备(香港上市事宜),到9月上市,用了200多天时间。总体来说,最后的成功是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

  这次在香港发行H股,有机会对国际资本市场有了深刻了解,特别是在全球路演过程中,与海外投资者的接触使我非常惊喜地发现,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中国的银行业改革乃至招商银行都非常了解。他们关心的话题不仅限于招商银行,他们还对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发展以至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都很关注。总体上看,招商银行这次发行H股的成功首先要归于这样一个因素,即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发展充满信心,对中国金融改革和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而招商银行是一家中国的银行。

  香港上市成功的第二个因素是在于一个大背景,全球的资金在流向亚洲、流向中国市场,这点也很重要。而第三个因素是国际投资者看好招行的市场背景。他们认为招行出身于市场,具有适应市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作为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银行,招行本身就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产物。招行没有政府注资,也不能将不良资产剥离,所以与市场具有天然的联系。

  风险、竞争

  招行的风险管理是一种坚持文化和制度相结合的模式理财市场如果开放,我们也有信心与外资银行竞争,我们还可以把人才挖过来

  《第一财经日报》:在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规模、效益和风险是如何协调的?

  马蔚华:这次路演,我们也被反复问到,没有政府的背景,为什么资产质量保持得这么好。

  银行的风险主要是经营风险,不夸张地说,银行是个加工风险的机器。但银行也只有在经营风险中才能获得利润,没有风险就没有利润。但如何在经营中把握好风险,这么多年来我的体会其实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即招行的风险管理是一种坚持文化和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制度包括风险管理的体制、手段、方法等。制度对于银行很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更和完善。制度是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这是风险管理的必须。

  但制度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光依赖制度是不够的。好的制度可以建立,可以学习,但它是强制的,人于制度有被动性。这些年来,招行在坚持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还着力培育风险文化,而文化解决的是主动性和意愿的问题,它令员工发自内心地认为应该这样做、愿意这样做。招行没有政府注资,不能由政府剥离不良资产,所以不良资产产生后,每一分的不良资产都需要拿真金白银去冲销,用盈利去消化。A股上市时,在股东的支持下,我们就动用自己的利润去核销不良资产,这涉及到了每个股东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要让员工明白,不良资产的产生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这是一种切肤之痛。所以,我们的员工关注不良资产是发自内心的,对于这种风险管理文化的认同也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关联形成了风险文化的基础。

  《第一财经日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上市,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招行的“一招鲜吃遍天”的优势会被削弱;而今年12月,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我国银行业面临对外全面开放,目前招行具有优势的信用卡、个人理财等业务由于利润率高且对物理网点的依赖程度低,很可能成为外资银行主要的竞争领域,你怎么看这些可能出现的趋势?

  马蔚华:在今年年初,我们提出了“十变”,这是一种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颠覆,因为过去的银行经营理念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发展,温和的改革也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所以我们就是要加快变革的脚步。我们在有些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那就要继续巩固、提升这种优势,不断加快脚步,继续走在前面,这样后面追你的人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关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肯定对中资银行构成压力,肯定加剧了市场竞争。但也不要把这种情况估计过高,原因一是,短期内外资银行的优势不一定能充分发挥出来,其在网络布局、品牌开发以及信用基础等方面都需要一个过程。原因二是,外资银行的优势是在国际上的优势,他们要适应中国的市场和监管制度,而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他们有些长处的发挥会受到一定的制约。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本土市场上,中资银行对于本土客户以及需求,对于本土信用及文化比外资银行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只要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尽快、全面地学过来,只要把握好客户的产品需求,只要服务不差于外资银行,就不会输给他们。

  客户对银行的选择不是看银行的大小,也不会刻意根据内资、外资,客户判断的标准是银行是否能提供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可以满足其要求。理财市场如果开放,我们也有信心与外资银行竞争,我们还可以把人才挖过来。总之,本土公司拥有深厚的客户基础,这点就是我们的优势。

  《第一财经日报》:你是今年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年度创新人物奖”的获得者,对于目前银行业务创新你希望获得来自于政策、监管方面的哪些支持?

  马蔚华:今年年底的全面开放,中国成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银行的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作为商业银行,我们希望监管当局应该尽量适应这种趋势,继续大力支持银行的创新活动。

  监管机构应该公平对待所有的银行,另外还要容忍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创新首先是商业银行的事,在这其中会突破原有的法规限制。希望监管当局及时进行总结,修订一些规定,进行有效控制。

  目标

  此次发行H股,重要的目的是使招行提升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适应国际化竞争。这比筹集资本更为重要

  《第一财经日报》: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对招商基金的收购以及招银国际获取投行和经纪业务资格,招行的混业经营也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作为金融控股法议案的提交者,你对将招行打造成为金融控股集团有无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

  马蔚华:没有,我国的金融开放与体制改革也没有时间表。但这是一种趋势。外资银行做的事,我们的政府和监管当局会逐步放开,但即使放开了,商业银行还要考虑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混业经营如果控制管理不好就会产生风险,所以这不是想做不想做的事,而是自己的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行不行的问题,否则放开了也会出现问题。我们现在收购招商基金,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交叉销售。

  《第一财经日报》:此前在A股市场上,招行的表现一直比较良好,使投资者的资产持续增值,如今在香港上市取得成功,也令投资者很满意,能否谈谈接下来的目标?

  马蔚华:上任8年间,我经历了招行在资本市场上的三件事,一是A股上市,二是发可转债,第三是发行H股。银行的发展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市场最能检验、提升和促进公司的管理能力。A股上市时,我们提出的口号是通过上市提升管理,使招行脱胎换骨;可转债的发行使我们懂得了如何与投资者沟通,如何与资本市场建立一种密切的、默契的关系;此次发行H股,重要的目的是使招行提升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适应国际化竞争。这对于我们的团队,对于所有的员工,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筹集资本更为重要。

  所以,必须把招行的管理水平提高到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水准。

  马蔚华的“十变”

  ●变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

  ●变账面利润为经济利润

  ●变粗放营销为精准营销

  ●变以大论优为以质论优

  ●变控制风险为管理风险

  ●变单一盈利为多元盈利

  ●变被动定价为主动定价

  ●变比例管理为资本管理

  ●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

  ●变行政调节为利益调节

  作者:田宇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