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上海城市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6:36 新浪财经

  综合实力

  经济增长:

  进入新世纪,上海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着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14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75.3%,平均每年增长11.9%。

  财政收入 :

  在总体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上海完成财政收入4095.81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平均每年增长18.5%。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

增值税226.12亿元, 增长13.4%;营业税512.93亿元,增长15.9%;
个人所得税
111.92亿元,增长26.2%;房产税34.1亿元,增长25.9%。“十五”时期,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726.5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6%,相当于建国至“九五”期末总和的69%。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上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2005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75.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87.8%,平均每年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88.38亿元,比2000年增长66.7%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1.6∶46.3∶52.1调整为0.9∶48.9∶50.2。

  就业结构

  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上海的就业结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2005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从2000年的10.8:44.3:44.9调整为7.1:37.5:5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分别下降3.7个和6.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6.86亿元,增长6.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2%。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从产业投向看,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明显高于工业投资增长7.3%的水平。从经济类型看,非国有经济投资2302.28亿元,增长8.1%;国有经济投资1240.27亿元,增长29.9%。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942.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

  上海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国资、外资、民资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9.6%下降为57.5%;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0.4%上升为42.5%。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7%上升为16.4%。

  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

  外贸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上海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863.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进口总额956.23亿美元,增长10.5%;出口总额907.42亿美元,增长23.4%。深化“大通关”工程,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上海口岸功能明显增强。全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3506.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进口总额1382.48亿美元,增长14%;出口总额2124.3亿美元,增长31.7%。

  吸收外资

  利用外资规模扩大,质量提高。2005年,上海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091项,比上年下降5.6%;合同金额138.33亿美元,增长18.3%;实际到位金额68.5亿美元,增长4.7%。引资结构向服务业集中。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2.9%。第二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65.06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7.9%。至2005年末,上海已与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签订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04万项,合同金额999.62亿美元,外商实际到位金额596.56亿美元。总部经济集聚功能不断增强。至2005年末,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4家,投资性公司130家,外资研发中心170家。

  外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高。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销售(经营)收入13974.87亿元,比上年增长35%;缴纳税金389.04亿元,增长7.6%;外汇总收入817亿美元,增长33.7%。

  外资金融机构

  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向上海集聚。至2005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已达123家,其中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有14家。有29家在沪外资银行被其总行确定为中国境内业务的主报告行。年末外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01.33亿元,贷款余额1997.07亿元。至2005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实到资本金(营运资金)35.69亿美元,当年新增7.31亿美元。

  今日浦东

  经济发展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功能开发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1990年浦东新区增加值仅为60.24亿元,2001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82.36亿元;2005年又突破2000亿元,达到2108.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12.2倍,比2000年增长1.1倍。在2005年新区增加值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7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031.74亿元,增长14%。

  投资热土

  浦东开发坚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构建多功能、辐射型现代化新城区骨架,城市功能和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成为中外创业者的投资热土。2001~2005年,浦东新区已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80亿元,平均每年投资136亿元,先后建成了浦东国际机场、浦东信息港枢纽、轨道交通二号线、磁浮列车示范线、浦东铁路一期等一大批交通、通信、能源及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区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至2005年末,已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浦东投资了13464个项目,吸收外资合同金额达308亿美元。在浦东注册的国内各省市办的各类企业9300家,注册资本600亿元。

  金融贸易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机构加速集聚,现代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至2005年末,已有360余家中外金融机构集聚贸易区。德国北意志银行上海分行、花旗银行亚太区总部、平安保险公司、西班牙对外银行、UPS、西门子、沃尔玛等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相继进驻陆家嘴地区。贸易区的会展旅游和商务租赁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年区内共举行大型会议1420次,其中国际性会议180多次。年末区内商务楼宇平均使用率达到92.5%。

  自由贸易区

  外高桥保税区现代物流功能进一步提升。2005年,外高桥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647万吨,比上年增长33.2%;集装箱吞吐量1272.5万国际标准箱,增长34.9%,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0.4%。全区物流企业营业收入1381.5亿元,增长29.7%。物流辐射范围迅速扩展到

长三角区域的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

  上海中长期发展目标

  面对充满机遇而又富有挑战的21世纪,上海已经确定了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