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李佐军演讲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 10:40 新浪财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李佐军演讲实录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李佐军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8月12日上午,由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执行办公室携手第一财经日报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新浪财经提供独家网络支持。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李佐军演讲实录。

  主持人 : 由于时间的原因就不再给大家提问的机会了,最后请大家把掌声送给我们尊敬的王院长。

  刚才王院长讲的非常好、非常系统,给我们展示的非常全面,是我们在其他的场合不容易听到的。

  做完宏观篇章下面就进入产业方面,刚才谈到关于房地产钱往哪流、关于哪些产业今后风险比较大等等。关于中国产业发展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也开始了一轮争论,实际上引起这些争论最初的一个观点是中国产业发展的方向走向以工业化道路为标志的或者为代表的这么一个方向,这个观点比较代表性的人物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刘世锦,另外还有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李佐军博士。

  李博士是师从我们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此之前是张继刚教授,都是我们著名的经济学家,关于产业方面李博士的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下面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博士演讲。

  李佐军 : 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就产业问题跟大家交流。

  在讲前我说明三点:

  第一,我今天的观点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朋友要报道必须经过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审批之后。

  第二,我不用PPT,请大家原谅,原因是我希望大家盯着我看。

  第三,今天我讲的产业发展的走势也好或者其他方面的内容也好我想尽可能的不站在国家的观点来讲,因为我知道大家喜欢上来样的角度,所以我主要从投资、发财这种角度来讲。

  我今天讲四个模块:

  第一,重化工业。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几次大的投资机会。

  第三,未来十大投资机会。

  第四,未来值得选择的十大产业。

  首先讲第一个模块,关于重化工业。就这个问题我前几年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我的观点是中国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我的博士导师吴敬琏教授跟我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但是我不是有意的跟吴老师作对,他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是我提出这个观点在前,他提出反对意见。

  到目前为止吴老师就这个问题和我做了很多系统的论述,但是没有说服我。这里简单的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一些观点。

  关于重化工业我首先要告诉各位,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

  第一方面,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或者地区在跟我们国家工业化水平相当的阶段,我做了研究,包括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典型国家和地区,根据我的研究,这些国家在跟我们国家相当的阶段都经历了重化工业大发展的阶段。

  第二方面,我对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对工业化有研究的理论做了比较系统的树立,包括前大凛也好、霍夫曼也好等等,以前叫重化工业,我刚开始研究叫重工业化,后来我的直接领导人就提出了重化工业的概念,后来大家就结束了那个概念。这些经济学家都有系统的研究。

  第三方面,我们国家2000年以来或者更长一点时间,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内部的结构演变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发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上升,重化工业的增长速度在加快。

  背后的原因又有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当时我们国家的消费结构正在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住房、汽车等等这些重化工业生产的产品。

  第二方面,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迈进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第三方面,我们城市化的速度在加快。

  第四方面,我们基础设施的建设。

  等等几个方面都在支撑重化工业发展的判断,所以我比较坚信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到的重化工业的阶段。

  另外一方面问题,我们当前一系列宏观经济的现象,跟重化工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关系。

  第一方面,为什么最近几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是因为我们进入了重化工业时期,因为重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

  第二方面,为什么我们的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不同,也与重化工业有关。因为重化工业大多数都是投资规模大、周期比较长,而很多都不是最终消费品。

  第三方面,为什么我们现在GDP的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也是因为重化工业。因为重化工业有很多并不是劳动密集型的,而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所以支撑了GDP的增长,但是不一定同时支撑就业的增长。

  第四方面,为什么我们现在出现的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也是因为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因为重化工业阶段大规模都需要煤电油运。

  这是我们当前一系列的宏观经济现象都跟重化工业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个方面的观点,大家可能关心的是我们目前重化工业的发展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重化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制度环境不一样。那时候是计划经济,靠计划强烈推动的,现在是市场经济,有它内在的规律性。

  第二,开放环境不一样。那时候我们是封闭自我循环的,现在是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

  第三,技术环境不一样。我们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那时候还没有。

  第四,进入消费基础时代。那时候比较穷,那时候是靠工业内部自我循环的,不是靠消费结构支撑的,目前我们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升级了,消费品直接需要大规模的重化工业的产品。

  正因为有这么几个不一样我们就可以看出目前这一轮重化工业的发展是有它内在的必然性的。

  第四个方面关于重化工业要说的,重化工业的发展当然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我说中国进入重化工业的阶段是做了一个实证的判断,是什么的判断,不是说我倡导发展重化工业,这是两回事。

  重化工业我们要客观认识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认识它的挑战,而它的挑战还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

  第一,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的紧张。重化工业需要大规模的消耗资源和能源。

  第二,带来运输的紧张。

  第三,带来环境的破坏。有很多重化工业是有一定污染的。

  第四,带来就业的压力。

  第五,带来三农问题。我们很多的农民直接进入重化工业行业,但是技能还不够。

  第五,给我们宏观调控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所以带来了很多挑战,我们要重视它,不能因为重化工业有这么多问题就忽视它的存在,我们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我们也希望跨过去,但是作为我们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跨过去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要重视它。

  第二个模块。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六次投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投资机会我给大家简单的回顾一下,看你们抓住哪次了,或者像我一样一次也没机会。过去大致有这么六次。

  第一,80年代初期的万元户、个体户。万元户是现在的贫困户,当时是我们国家最富的,背景是80年代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启动了。原来的计划经济打破了,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商机,有一部分人开始做小买卖,开一些小商店,一不小心成了万元户。被哪些人抓住了呢?按照学术语言说体制外部的人、体制边缘人,按照平常话说,是社会闲散人员。

  第二,1985年前后一部分的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家发财了。这次背景是在80年代初主要进行了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比较成功,农民收入增加了,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来生存的需要了,产生了很多新的需求,当时我们的生产供应系统主要在城市,有需求产生了供应不上,我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抓住这个机会办乡镇企业,发财了。80年代中后期我们的乡镇企业占很大比重。

  同时乡镇起来发展面临两个大的条件,一个条件,当时外部竞争环境不激烈,外资刚刚进来,城市经济体系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第二个原因,乡镇企业起来的时候几个要素都比较低,劳动力成本、要素成本都比较低。劳动力成本你给他三餐饭一点工资就满足了,相应的我们国家的农村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土地成本也比较低,我们的乡镇企业只要给乡长、村长两条烟一瓶酒,给一大片土地没有问题。

  第三,1988年前后,内贸、外贸、官倒、私倒。这时候两种体制并存,出现了两种价格,计划内的价格和计划外的价格,计划内的价格比较低,计划外的价格比较高,这样一倒就发财了。

  88年的时候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毕业的时候我们同学们最想去的单位是哪里呢?要去企业的话就去进出口公司、贸易公司,要去政府的话去物资部下面的物资局,因为当时我们主要的生产要素都掌握在物资部门的手里面,当时搞贸易比较好。同时做贸易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没有互联网呢,第一,差价很大,还有一些紧缺物资,所以搞长途贩运、异地买卖发大财。所以那次我们很多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是第三次。

  第四次,93年、94年前后生产要素的发育。到92年的时候小平南巡了,说中国人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从贬义词变成褒义词了。我们的

股票、期货、基金等等都是92年前后起来的,因为思想的大突破,我们抓住这次机会就发财了。大家想想当时的炒股票是发财了,还有当时的房地产,当时我很多同学就纷纷跑到海南、广州、深圳、北海这些地方,都是房地产的热点地区,去发大财。当时房地产是搞击鼓传花的游戏,当时房地产搞土地批文、指标一倒一卖,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房地产资本积累,但是如果你是最后一个接棒的就等着跳楼吧。确实有我的研究生同学现在还是不知道在哪里,有一个同学在海南销售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也是炒房地产的。但是也有炒房地产发的,都成了假洋鬼子了,回来北京、上海搞房地产开发。

  在这次发财过程当中我们的知识分子、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也经不了这个诱惑下海了,所以从这次开始我们整个商界的知识素养在提高,因为这些人下海了,包括本人在内。93年下半年,在当时房地产大潮的诱惑之下,我经不住这个诱惑,本来在社会科学院做研究要去英国做访问学者,后来看房地产这么火热出国也懒得去了,经济研究也发现李嘉诚、李兆基等等都是搞房地产的,所以就下海了。但是下海没两个月93年宏观调控,当时也是我们中央领导采纳了吴教授的意见搞宏观调控,宏观调控首当其冲房地产,下海一下碰到这个了,从此在企业浪迹多年。

  第五次,1998年前后资本运营。这次的背景是到96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经济中发现了一个大事,国有经济出现了全系统的亏损,在这之前我们国有企业改革想了各种办法,责任制、股份制等等该想的都想了,反而出现了问题,这时候我们的学者反思为什么,后来反思发现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要对整个国有经济进行战略的改组,必须依托国际市场。有人说吴教授不喜欢资本市场,他不是不喜欢资本市场,他知道资本市场是整个经济的核心,在这么一个大的理论政策背景下,大家知道十五大我们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国有经济的展现改组。所以有了这样一个思想,所以上市、重组、并购都出来了,各位很多人目前就是干这个的嘛,确实培养了一批富人。

  第六次,1999年以来的新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被我们一些海外留学分子抓住机会,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亿万富翁,利用了风险投资等等这些手段,到了2000年的时候这个行业出现了一个低谷,网络出现了泡沫,但是随后又起来了。

  这个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六次大的发财致富的机会,当然还有的是贯穿始终的,比如走私,沿海的地方利用改革开放的这种环境大规模搞走私,98年之后我们才加大了打击力度。这么六次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经历过的。

  第三个模块,今后十大投资机会。这个就涉及到产业分析了,这里我不给大家讲那么多曲线和数据,我讲结论。

  今后十大投资机会:

  第一,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大家知道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担保、典当等等,这个行业在整个国际经验来看国民比重是上升的、地位是上升的。看我的同学就知道,原先纷纷在机关,隔几年大家碰头不是在银行就是在证券,不是证券就是保险,不是基金就是信托,基本都在金融行业,转来转去转到金融行业,我恰恰是反的,从金融行业转出来了。

  对于金融行业是大发展的,原因就不再分析了,大家比我还熟悉,包括我的师弟巴曙松他是专门讲这个的。

  第二,高科技行业。高科技行业是一个大行业,包括我们的软件集成电路,包括纳米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等等,这是一个大家族,都进入了高科技时代,高科技改变了我们生活品质等等各个方面。这个行业只要抢得一个制高点,所以高科技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关键是找到产业化的突破口。

  第三,房地产和环保绿化行业。房地产就不多说了,环保绿化跟房地产是紧密相关的,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清洁的空气也是人们最需要的一个产品,他愿意花钱购买,比如我们有些地方搞房地产的,我也是搞过房地产的,增加5%的投资把这个房子打包成环保绿化的概念,结果把它定价增加20%,人们抢着要,可见人们对环保绿化的需求,可见这个行业巨大的潜力。我们现在很多的产品也打着绿化产品、环保产品,包括我们的装饰、建材,如果不环保、不绿化人们不愿意购买了,所以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第四,交通。包括铁路、公路、港口、民航,还有交通工具汽车等等,这是个大家族。大家研究历史就知道了,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入我们目前这个阶段的时候交通必然是大发展的时期,包括美国大规模修铁路等等,这是发展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所以这个行业的大发展也是可以期待的。

  第五,能源行业。煤、电、油,我只给大家说一点,我们中国13亿人口,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加起来的人口也就是50亿,那些英美法工业化进入我们这个阶段的时候才几百万人口、一千多万人口,当时他们搞世界大战,全球殖民者都资源扩张,掠夺这些能源原材料,我们13亿人口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原材料,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有多大,需求有多大,今后面临的紧张局面将是怎样的障碍,大家可想而知。

  第六,钢铁等重要原材料行业。这个最近大家听的也比较多了,这是一个基础性行业。

  第七,现代物流业和连锁商业。我前几年专门研究

邮政体制改革,研究物流,
邮政体制改革
的方案也参与设计。我只给大家举个例子,国际上有四大快递公司,都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像美国联邦快递,一家快递公司有700多架飞机,这跟我们中国整个民航的飞机差不多,目前我们国内的同城快递在大幅度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发展还没有到位,但是发展是到位的。连锁企业世界上最大的是沃尔玛,所以空间也是巨大的。

  第八,文化、教育、医疗行业。这个行业有一部分是要商业化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什么?要文化,要提高素质,要健康,要休闲,要长寿,满足了衣食住行这些需求嘛,要靠这些满足的。判断哪个行业发展不发展,看周边的需求就能判断出来了,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第九,知识性中介服务业。包括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等等,这都是知识性中介服务业,这些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在我们企业需要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

  第十,特色农业。在我们的统计数据里往往以前人们对这个行业还比较忽视,农业是传统产业,发不了财,实际上在我们的发展里面,休闲农业、旅游农闲、奢侈农业等等这些收益比较高,能发财。

  谢谢各位!

  记者:您对中国的网络产业,我指的是中国门户网站的产业,今后的发展怎么看?

  李佐军 : 这个产业我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但是还有所了解。我觉得这个产业未来一段时间要有大的发展比较难,因为现在进入的已经非常多了。但是这个产业未来的技术可能还有大的突破,尤其是跟相关产业的融合,带动这一块非常巨大。如果就门户网站本身要做现在已经那么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现在是红海,关键是在红海的旁边怎么开一个南海,要看怎么延伸产业链,看怎么延伸了,这个空间很大很大,无限大。

  记者:今天李博士讲了很多都是重化工业,这个您是非常有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在重化工业这个大的行业里面,以中国目前的特定的时期细分下去里面哪个是最有潜力的?另外一个问题,在去年财经年会上面我听过吴敬琏教授的一个主题发言,讲到反对重化工业,您刚刚谈到跟老师的观点不一样,您在前他在后面,你自己的这部分我听讲的很精彩,但是我想听一下您自己跟吴教授观点的对比,你觉得最反对的,或者他的观点你最不认可的是什么地方?

  李佐军 :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重化工业细分应该是钢铁、汽车,这两个是比较基础性的,带动性非常大的。然后几个重化工业的支撑性行业,煤炭、石油、石化、运输,当然有的不是重化工业本身,但是是支撑性。其他的还有一些关联性的产业。答题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二个问题,我跟吴教授的争论应该有几年时间了,最早的时候我在他家里我们每年到元宵节都到他的家里聚会,每年是惯例,讲讲自己研究什么了,04年的时候我讲到这个,吴老师觉得很有意思,其他的人都是投资、出口、三架马车等等谈来谈去的,觉得我这个角度还挺新的,所以他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关注之后就开始发表他的观点。

  吴老师有一直跟他说明的是,我说我并不是倡导发展重化工业,他有时候潜意识的假设我们这批人倡导发展重化工业,我说的是研究这种现象。我也非常同意他关于重化工业我们带来的挑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些我们是一致的,这是研究视角上。当然还有一方面,因为吴老师特别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跟他在讨论的就是,这些行业是要发展,实际上我们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各种产业在全国各地都在发展,重化工业在某些地方也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也在发展,这个都可以并行不悖的。

  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这些重化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因为现在服务业的主体是生产服务业,要有对象的,要有工业发展基础的。前几年深圳也一直在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海、深圳这种特大城市都在讲,何况中小城市。

  记者:请问李教授,根据中国现在的发展现状,您所说的重化工业阶段会持续多少年呢?第二问题,在重化工业阶段你觉得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如何?

  李佐军 : 重化工业持续多长时间,从我们的研究来看,重化工业真正开始大规模启动2000年,这个持续了几年。根据我对历史上其他国家的研究,我认为我们国家会持续20年左右,就是从2000年到2020年前后这段时间。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我们中国的重化工业并不是说在2000年以前没有发展,事实上我们在建国初期之后就实现了有限发展阶段,在80年代后期有一段时间我们重化工业积累了相当一段时间,包括军事国航,所以为什么这个时间可以比其他国家缩短,是因为我们历史上在计划经济的强烈推动下,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就是超前的重化工业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比其他国家缩短,但是再缩短也不可能缩短5年、10年这样一个重化工业阶段。

  装备制造业是整个重化工业的基础性行业,它的大发展是必然的。

  记者:钢铁是重化工业的基础,但是现在我们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消耗差不多了,我有一个矛盾,今年年初的时候电解铝当初产能过剩非常严重,但是一旦比较起来后来人家就改口了说消化完了,钢铁现在又是在十字路口,从你的角度看钢铁的产能过剩究竟是怎么样的状况?

  李佐军 : 我一直对产能过剩这个提法和这个词都是不太认可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是由市场去探讨的。当然我们中国有些特殊性,就是我们有些行业是有垄断的,政府控制的,这里面有可能出现非市场的过剩,这个解铃还要系铃人。但是如果是市场化的行业,这种产能过剩,这种适当的重复,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这恰恰是提升我们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契机,如果我们要强行把这种过剩砍下去了,我们产业结构升级反而丧失了良好的机会。当然产能过剩中肯定有一些市场竞争力差的企业消亡,消亡是有好处的,凭什么让你生存呢?你不能生产社会需求品质的产品。这个发改委是特别喜欢的,因为有这个宏观就有依据了,宏观有依据了就有好处了。

  事实上反复实践证明,我们宏观调控产能过剩最后的负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最近这两年诺贝尔经济学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记者:两个问题,一个是,刚刚讲了很多我们飞速发展的行业,现在有一个矛盾大家都能看得到,我们很多的企业行业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同时带来了一些能源过渡的消耗,以及环保大家都非常敏感的话题,我们怎么去权衡经济的发展以及缓解矛盾,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因为我们是俱乐部行业,怎么看待运动休闲产业在重要的发展?有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有些地区相对来讲就比较滞后,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佐军 : 第一个问题,关于产业发展跟资源环境的矛盾,一这是我们当前中国经济到目前的阶段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难题和一个挑战,我们要发展工业化必定要消耗资源,必定要损害环境,不损害环境搞工业化是做不到的,人类只要生产就会对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现在的问题我们怎么办?环境也好、资源也好,实际上主要是通过标准、法规提高人们进入的门槛,要进入这个行业行必须满足什么样的资源环境标准,提高你的成本,就使得某些企业进不来啊,有些企业就淘汰了,要通过这么一种办法来缓解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这是必然的,我们必须要面临它,要做的很多,首要的就是标准法。

  第二个问题,刚刚说的休闲这个,我想这个产业发展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就需要这个了。当然从区域分布来说,在农村里面农村也休闲,但是毕竟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中小城市也开始逐步进入,最主要的是我们这些大中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只要周末有时间就去休闲了。你看今天,本来我要到密云休闲的,可是我没有时间,我的老婆、孩子过去了。下午我要开另外一个会,本来我也要去休闲的,所以像这个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