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演讲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 09:55 新浪财经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演讲实录

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8月12日上午,由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执行办公室携手第一财经日报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举行,由新浪财经提供独家网络支持。以下为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在年会发表演讲。

  主持人 :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这次会议是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执行办公室从今年成立以来第二次和大家见面,第一次是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和大家见面的。

  我们在这次北京会议的议程主要是讨论银行业,以及站在银行业的角度所关注到的宏观层面的一些问题。今天上午主要是关于宏观经济、产业,以及金融开放一些比较宏观的、比较高度的问题。

  第一个演讲的是我们很受尊敬的经济学家,

国家发改委的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一鸣教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究竟是热还是冷,以及经济发展保持什么样的水平,中央是希望保持健康、持续、稳定的一个调子,但是7%、8%的这么一个定调水平我们GDP屡屡在突破,今年好象是达到10%。大家认为经济有时候过热、有时候过冷,所以我们处在金融业里面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当行长的还是当职员的有时候都会感到迷茫。

  今天上午请到的就是发改委的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一鸣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取向”。

  王一鸣 : 大家早上好!我不代表机构。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想主要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因为说到机构我实在承担不起。今天时间也很有限,我就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当前的基本指标我们先看一看。

  第二,所谓的判断,就是怎么看当前这些指标。刚才说的是热不热,就是你的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第三,我们经济运行有很多矛盾,为什么有不同看法,存在这些矛盾,而这些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第四,我们要进行调控,我们在政策取向应该是什么样的取向。

  首先看一下当前的一些基本指标。国际上一般看宏观经济主要四大指标:

  第一,经济增长率。

  第二,通货膨胀率。

  第三,就业水平。

  第四,国际收支平衡。

  我们首先看国内生产总值这块的情况,应该说在连续三年10%左右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的增长又达到了10.9%,二季度是11.3%,应该说这个数据出来以后大家可以说开始看法就有差异了。我们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大概是10%、10.1%、9.9%,就是03、04、05,今年基本上还在10%左右的浮动范围内的数据。

  什么原因使得经济保持这么快的增速呢?我想几个方面因素都有。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升,是推动经济高位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经济基本上还是一个投资拉动型的经济,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也好,经济大幅度上升都是由投资为先导的,这是一个规律,我们一会儿看图就可以看得出来。

  今年我们原来判断,就是去年年底判断,今年的经济会缓慢回调,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一轮经济,就是04年以来支撑这轮经济增长的,就是当前有色、建材、机械、房地产投资高峰已经基本结束。应该说过了高峰以后有一个缓慢的回调,为什么说高峰回调,总体的市场反映产能过剩啊。

  进入今年以来投资增幅没有下降,而且还出现了反弹,我们说上半年全社会投资是29.8%,比去年还快了4.4个百分点。所以我们说原来的判断有出入,这个原因有很多,还有国际市场变化的原因。我们说全球经济一季度的指标看,是明显的往上扬的,有全球的因素。

  这个就是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这是建国以后的。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增长变化幅度是减小的,而且往最近几年走幅度越来越小,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实际上我们的波幅是很小的。从改革开放前还有所谓的负增长,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呈现了负增长。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个波动基本上是现代型的,就是没有浮动的,而且越往后走波幅越小。

  这个就是投资与经济增长变化的关系,我们说是高度吻合的。红的线就是投资增长率,黑的线就是我们GDP的增长率。我们可以看到投资的波幅要比经济增长的实际波幅大很多,而且每一轮经济的高峰一般都是在投资的高峰为先导,而且以投资的高峰为表征的。

  最近几年我们的投资都是25%到30%在这个范围内波动,而经济增长是10%左右,投资是我们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就是出口。我们说外需的旺盛和出口的较快增长也是推动经济高位增长的重要因素。出口为什么会有比较快的增势呢?我们入世以后一直处在高位,我们原来说出口增速会回到20%左右的水平,但是今年上半年还在25.2%的水平。为什么出口会保持这么高位的增势?我们说虽然全球经济遇到了石油涨价,各国都在调整短期利率水平,比如美国调整很多次了,一直到5.25%。日本也基本上结束零利率的时代,欧洲国家也调了一次,尽管非常谨慎。但是我们说总体全球的经济还是往上扬的,美国今年一季度是5.3%的增长率,第二季度的指标下来了,所以美国最近这次利率美联储没有调。

  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周边和日本经济明显回升,欧元区经济也是有复苏的。我们说外需的拉动是我们出口保持高位增长的重要因素,由外需的拉动使得我们出口有足够的国际市场需求。出口的增长也是我们经济高位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我们说销售。销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上升,上半年全社会的零售增长了13.3%,比去年同期还是有加快的,我们消费应该说是处在近几年的最高水平。

  所以我们说这三个因素都有,投资、出口、消费都有,但是最基本的因素还是投资的拉动。

  第二,看居民消费量的指数,所谓看通胀水平的指数。今年虽然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停留在高位,但是价格总水平是保持稳定的。我们说今年上半年CPI增长只有1.3%的水平,相当吻合的水平,投资品要高一点。而且从月度缓比来看都是有上走的趋势。为什么价格保持比较吻合呢?我们说这几年经济的高位增长使生产能力在扩张,由于供给不断的增长,使得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很难把上游价格的变化转移到最终产品。比如现在能源的价格是上调的,比如说煤炭、钢材价格我们说还是有上扬的,我们说很难转移到最终产品上,为什么呢?因为竞争很充分,新的生产能力还在不断的改进,如果转移价格上就很可能被挤出去。

  我们可以找最便宜的东西,国内贵到国际上找,所以这种也是使得价格上扬的压力被内部消化了。这是CPI没有随着经济的大幅上升而上扬的重要因素。

  从全年的走势来看,尽管我们还面临油价、原料上升的压力,如果伊拉克、伊朗发生战争很可能油价还会上涨,国内的投行都对油价进行了分析。由于中东局势不稳定,原料价格还有上扬的压力。

  原料价格,最近我们铁矿石又涨了,我们总的有输入性的价格上升的压力,就是从外部输入的、国际上输入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也面临价格下降的因素,就是我们农业丰收以后农畜产品价格现在说要稳定住,也有下调的压力。我们说CPI指数里面有三分之一跟食品是关联的,所以既有上升的因素也有下降的因素。综合起来看全年的价格水平可以维持在增长2%。所以CPI这块今年还不会有大幅度的上扬。

  第三,就业的情况。今年的目标是城镇就业900万,登记失业率是4.6%,上半年是608万,全年目标完成67%,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之内。

  从这个就业情况来看总体上比前两年就业形势似乎有所缓和,就业形势改善的原因,一个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保证了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和就业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当然就业弹性在下降,关系还是密切的。第二,就业容量比较大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量是比较快的,企业用工需求也是比较大的。第三个外贸,特别是加工贸易这块,保持比较快的增势,对就业也起到了拉动的作用,这个是就业保持比较好的局面的因素。

  第四,国际收支。我们看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国际收支情况都不是太平衡。首先从经常项目来看,进出口增幅的差率虽然是缩小的,出口的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的差率是缩小的,但是贸易顺差在继续扩大。上半年我们外贸出口是增加25.2%,比进口的增速要高3.9个百分点,我们的差率同比是缩小的是14.5%,但是顺差达到了61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54.9%,特别是最近两个月,5月份顺差超过130亿美元,6月份145亿美元,7月份是个什么局面?也许会维持在这个水平。

  我们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去分析的话,顺差应该说突破1千亿是比较保守的,但是现在估计不一样,有的说可以到1千2、1千3,这个顺差在持续的继续扩大。

  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同样多年来投资高增长造成了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很难完全实现,必须找出路。释放出来以后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就必须到国际市场找出路,市场经济有一个回升就为出口创造空间了。特别是加工贸易这块,只要有外部需求,出口就会快速增长。另外,我们的出口退税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出口。

  顺差会带来很多问题,一个是摩擦的增加,现在我们说贸易摩擦越来越多,第二升值的压力,美国现在议员正在暑期休假,休假以后美国议员中期选举,可能又拿这个问题做文章。因为今年从美国的统计来看,美国贸易逆差最近一个月大概增加了600多亿,我们顺差是145亿,他对中国的逆差还在扩大,所以很难避免,因为他要拉选票,很难避免美国又会拿这个做文章。

  当然我们说顺差发展的态势也反映出国内需求某种程度的不足,就是我们的内需不足。当然我们说这种贸易不平衡是全球化、国际分工大格局决定的,所以我们说短期内要矫正过来也是非常难的。

  这个是外贸的增长曲线,可以看到最近几年明显变化。

  从资本项目下看,境外短期资金的流入也使国际收支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国际收支这块主要几个项目,一个是经济项目的贸易这块,第二个就是直接投资这块。我们的直接投资基本上现在是稳定的,非常稳定。资本项这块的盈余怎么来的,就是短期投资,因为我们前年直接投资大概600亿的水平,今年和去年差不多是略微下降的,主要的变化就是短期资本的流入。短期资本流入大概今年上半年一个近似的计算接近300亿美元,这个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上半年年初增加的外汇储备是1222亿,扣除外贸顺差的614亿,还有外商直接投资286亿,可以近似的视为。当然还有其他的,这个只能是一个近似数值,还有其他的,包括居民的这块。这样月均就有50亿左右,所以短期资金流入主要包括房地产、包括投资基金、包括企业并购,通过各种方式进来,然后结算成人民币,这样我们说使得外汇储备不平衡,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

  第二个,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怎么判断?热不热的标准是什么?确实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共同的参照系。我也跟一些人讨论过,确实视角不太一样,我们说判断热不热从宏观上看一个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第二个要看经济运行的约束条件。我们说现在没有通胀是不是就不热呢?要看经济约束条件,就是我们所谓的能源的供给约束的条件,这个约束是不是很紧,这也是我们判断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能说我们现在通胀很低,就怎么样,要看约束条件是不是吃紧。第三,看生产经营情况。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几次宏观调控,经济过热都是以投资高速增长为先导的,但是表现的特征也不完全一样。首先看92年那次表现的特征就是明显的通胀,这是非常典型的。92年首先是投资的回升,92年投资增长了44.4%,现在是29.8%,到93年是61.8%,这就出现了明显的通胀。通胀水平93年是14.7%,94年是24.1%。现在回顾以前可能都忘了,那时候通胀水平很高的。这轮经济过热首要的就是通胀,当时叫三轮两热引发的通胀,后来宏观调控主要以整顿金融秩序为指导,当时出台了17条,基本稳定住了。

  再看最近一次,就是02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经济又进入上升期了,同样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02年是增长16.9%,那时候固定资产投资很低,到03年27.7%,04年、05年基本在25%以上。这一轮过热并没有出现通胀,说明什么呢?经济运行内在的机制发生了变化,就是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了,而且生产能力还在不断扩张,我们还老是担忧会不会通缩。这一轮经济过热基本特征是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就是约束条件明显的强化了。所以经济运行的瓶颈因素加剧,能源资源消耗超常规增长,环境污染明显的加大。

  现在怎么判断,经济总体还是偏热的,有的人说还偏冷,这完全是悖离现实情况,但是还没有达到过热的程度,总的局面还是可控的。主要理由:

  第一,经济增长虽处在高位,但还没有偏离近三年的总体水平。近三年,10%、10.1%、9.9%,基本上没有偏离近三年总体水平,只要我们下半年适度采取一些紧缩的措施,全面的经济增长可以维持在近三年的平均水平左右,就是10%左右,应该是可以做到,也是可控的。

  第二,通胀水平还是比较温和的,全年的物价走势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我已经说了可能会在2%左右,有上升的压力,也有下降的压力。

  第三,煤电油运的瓶颈约束在缓解,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无论是原煤、发电量、货运量同比增幅都还是比较大的,原煤是12.8%,发电12%,货运量8.5%,而且拉闸限电的地区越来越少,铁路和港口运输紧张的局面还在明显改善,发电厂的储煤也在增长,总的外部环境是趋于改善的。

  这与这几年大规模的电力投资,煤炭的投资是有关联的,就是我们的供给能力提高了,就使得我们外部环境改善。

  第四,企业的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企业的利润还在增长。如果说局面很不好,就是说企业利润水平不会有明显改善,上半年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9%个百分点,而且从增长层面来看财政收入也是增长的,增长22%,增收了3614亿。但是居民收入,企业、政府、个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的现金收入都在10%以上,收入情况都是在改善的。

  现在总体保持良好态势,实际上跟中央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是分不开的,实际上说什么叫宏观调控,实际上上半年已经陆陆续续在做。也跟04年以来中央采取的各项调控措施相互作用是有关系的。今年4月28央行上调了基本利率0.27个百分点,5月18、6月13、7月13,又三期发行定项票据2500亿,平抑房价,7月5日又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8月15日又要再次上调。

  所以这些措施是起作用的,从这两个月的数据来看,M2、M1都是回调的,银行的新增贷款也是减少的,M1是18.4,比5月份有下降,5月是19.1。M2是18.4,5月份是19.1,M1也是有下降的,新增贷款同比是少增了1027亿。

  第二,现在尽管总体上偏热,但是没有过热。我们说还要回过头来看经济正处在潜在合理增长区间的上限,就是经济处于紧运行的状态。经济高位增长的约束条件在增多,潜在风险在加大。

  你说总体没有过热就可以放松?不能,我们说现在很紧。

  所谓约束,一个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在加剧。我们能源的消费总量增长的势头依然比较强劲,现在媒体也都报道,预计上半年能源弹性系数还会大于1,我们说能耗降低的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新建项目很多。通过各种变通的方式纷纷上马,所以污染物的排放、环境的指标也是我们担忧的。

  第三,招商引资中的竞相压低土地价格,违规用地的现象还是在增加。所谓的越权批地,以租代征,变相的方式。这种很容易突破我们的耕地控制目标,所以这些都是我们的约束能力。

  第二个,潜在风险也在加大。我们说最大的风险一个就是通胀的风险,最近大家都说高增长低通胀,但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的高增长,货币和贷款投放持续的增加,最终总是要表现为通胀,这是经济的基本规律吗。从价格走势来看,上行的压力大于下行的压力,开始我分析了有上行的因素,也有下行的因素,但是总体来看我们上行的压力要大,PPI还在上涨,所以我们说价格上行的压力还会加大。最近西方国家都有比较明显的通胀,我们的局面不一样。

  第二,金融风险的加大。随着不断的新项目,银行的风险也在加大。银行风险来自什么地方呢?比如现在很多项目是用土地来做抵押的,随着土地市场的经济准备和土地政策的调整,一些土地储备贷款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还有过剩行业的放贷风险,都会慢慢暴露出来。

  第三,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风险在加大。现在尽管有些行业产能过剩已经很明显,但是新的投资者还在不断的进入。比如铜、煤炭、纺织、汽车从1到5月份的数据来看投资增幅还是很大的,一旦市场变化以后它们又会面临新的过剩。

  中央提出又快又好,我们说快的方面应该说比较好的实现了这种快的目标,但是离好的目标还有一段的距离。中国的体制快很容易做到,从上半年的统计指标来看,都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快很容易,做到好很难。最近很多城市有很多变化,比如深圳最近就出台了效益指标,他就着眼于经济增长方式了,真正的投资增长水平只有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深圳也在讨论对不对,相当多的人认为深圳是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所以不但是追求增长速度也在追求效益,但是现在相当多的地方还在追求速度,所以要改变。

  第三,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们说其他问题,包括一些外部新问题还很多,比如环境的破坏,能源供给的紧张,这些外部性问题还有。

  但是从运行的类别来看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这些矛盾也有客观的因素在起作用,也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首先我们说投资增长是偏快的,但是还是在04年以来的平均增幅范围之内,04年平均增幅就是25%到30%,我们现在已经接近上限了29.8%,为什么说绷的很紧呢?接近这个上限,但是还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可以说是偏快的。

  从城镇投资来看,上半年是31.1%,应该说是在这个边界之外的。另外,投资结构总体上看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投资增速是超过平均增速的,铁路投资增速最高,电力增速是下降的,房地产投资增幅不高,当然这跟房地产调控有关系。总的来说投资结构是增长的。

  第二,信贷增长也在偏快,主要源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压力有关系。特别是国有银行上市以后,融资来的资金怎么办呢?这个东西是有成本的,是要有效益回报的,所以我们说银行的房贷压力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存贷差已经突破10万亿了,除了扣除存款的准备金、国债的债款,剩余资金总是要找出路的,现在利率水平又低,贷款需求又比较强劲,所以我们说房贷压力比较大,企业又有需求。但是我们又要看到,现在企业投资这块,银行资金来源这块,银行资金是下降的,自有资金比例是提高的。

  外贸顺差扩大也有内在的因素。我们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一定时期内是相对贬值,因为美元汇率是下降的,所以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也有相对贬值的关系,所以使得一般贸易增速在扩大。也有出口基数大于进口基数的惯性。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这些现象来找到问题的症结,这些矛盾是有内在关联性的,而且要把这些矛盾放在经济运行的内在关系中去分析,特别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我们说还要放到全球的格局中去分析。

  投资增长过快跟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是有关联的,流动性过剩又跟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有关系的,这样流动性必然增加。现在对冲可以,但是不断增长不断增长,对冲相对的变化作用都在减弱。而外贸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又跟我们内外需的比例失调有关系,又和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又有关系。美国的所谓双赤字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平衡的,我们说这种全球经济的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又在向我们转移、又在向我们传达,所以我们说这些矛盾关系一环一环都是有关联性的。所以我们说判断这些问题必须找出问题的症结。

  流动性过剩怎么形成的?对经济有什么影响?我们说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加上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结合起来。人民币升值预期从去年7月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后一度曾经缓和过。随着今年以来中美贸易顺差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这种升值预期似乎又在上调,所以我们说境外资金涌入所谓的热钱又重新形成,从股市、房地产市场进入,通过结汇就把外部的流动性过剩转移进来,本来我们的资金就过剩,这种短期资金又把这个带进来了。我们本来十分突出的,所以这个对我们是有直接影响的。

  从内部因素来看,就是外汇占款的增加也成为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因素。我们外汇占款是不断增加的,去年外汇储备新增了2089亿,今年上半年新增1222亿美元,相应增加展宽0.98万亿。现在可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一些流动性,可以进行对冲,但是由于这种持续的增加这种政策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

  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影响:

  第一,加大了银行的房贷压力。我们说回缩流动性,银行要控制信贷,窗口指导,央行不断发出紧缩性信号,但是银行又是上市的,有业绩考核的压力,信贷投放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我们上半年新增贷款已经是2.18万亿了,增加还是很快的,那么下半年能不能控制住,这是一个直接的压力。

  第二,流动性过剩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银行的房贷与地方政府推动投资的力量相互结合,流动性过剩银行有放贷压力,加上我们企业有信贷的需求、地方推动投资力量相互结合起来,使得投资明显的反弹。

  流动性过剩还会使房地产、黄金这些资产价格区域上升。因为资金要找出路,总要表现出来,也会增加资产泡沫化潜在的风险。

  第三,流动性增加投资了,投资和产能的扩大又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加快外汇储备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这样形成一种循环了,银行流动性增加要贷款,贷款投资增加了,增加了要出口,出口太多了流动性就更大了,形成一种循环关系了,所以这个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说投资产能过剩以后又进一步增大出口的压力,出口以后顺差又扩大,我们对冲手段的空间就进一步缩小,还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这些都是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问题。流动性过剩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我们要采取一些综合的手段,利率及存款准备金方面的政策变动有利于降低流动性,但是汇率水平对流动性水平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说宏观调控必须释放流动性,在利率、汇率、通胀之间进行协调。

  最后一部分,政策取向。

  第一,坚持双稳健。同时增强灵活性、针对性。注重点调节、预调控,实现稳节奏、见实效的目的。要调控信贷和信贷的过度增速,使经济适度回落,经济适度收敛。一下也收不住,逐渐的收敛,使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能够逐步的回落。

  第一,要稳健。从上半年来看财政上似乎稳健的还不够,地方财政,包括各种预算类资金,增加的项目建设投资还在增长。而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还不足。上半年从数据看,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预算类的资金同一是增长的,主要是地方预算类资金。另外,金融政策上我们也出了很多措施,但是银行由于有房贷压力,信贷增长也是很快的。

  我们说关键要稳健,现在似乎财政和金融偏积极了,关键怎么做到稳健,所以这个是我们特别强调的。

  第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而且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由于投资体制的改革现在所有的项目不是都搞审批制的,有的是备案制的,怎么管理呢?新建项目要有准入管理,主要是环保的标准、安全的标准、能耗的标准、水耗的标准、质量的标准,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投资者才能进来。另外,要调整投资结构,过剩行业新增项目必须淘汰落后产业。现在还有新的项目在进,要跟淘汰落后产业联合起来,因为总的能力是大的。还有一个是土地闸门。要制定一些用地定额标准。第二,要规定工业用地的基准价格,不能过低,这样就限制高耗能的工业项目。第三,提高征地补偿项目。要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第四,出让总价收入要纳入地方预算。

  第三,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培养内需市场。首先我们要解决收入问题,收入要解决初次分配问题,因为现在初次分配距离就很大,有的行业是另外一个行业的很多倍,你第二次调节就很难了,所以初次分配进一步理顺。现在要增加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就是农民。提高农民收入主要要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比如降低农民的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间接提高农民的收入,因为通过涨粮价增加农民收入已经很难了,因为我们跟国际市场是接着的,涨的更高了很容易就进口,所以粮价上再增收相对很难。公共服务这块要降低农民的成本,总理也说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部实现,降低农民的支出。另外,城镇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就是低保的标准。还有,适度提高计划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这些都是需要的。

  另外,适度加大政府的消费。通过财政支出和政府采购的形式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比如义务教育、培训这块,比如我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无偿的提供给农民工。

  另外,培育消费经济增长点。

  第四,积极有效地稳定住房价格,改善住房供给结构。现在采取比较多的就是税收的调整,通过税收的调整来抑制住房价格的过度上涨,另外要改善住房的供给结构,所谓提高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宅的供给。还有廉租房,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买房的嘛,我们租房的比例是很高的。还有,对海外游资投资房地产市场要进行限制。

  第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当的调整产业集中度,高能耗行业要以节能降耗为目标进行基础改造,降低这些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

  还有,企业创新能力限制,国家出台了60条政策,我们要进一步细化,加快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的流动。

  另外,对外资恶意并购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要有所限。最近变化还是挺快的,有的外资并购进入装备制造业了,我们要引起重视。

  第三个,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

  第四个,适度控制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调整升级。

  第五个,加强对出口企业特别是三资企业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检查。

  第七,加强国际收支管理,进一步推行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第一个,需要放宽对外投资的限制,储备增加以后适当的拓宽资本流出的渠道,这个是可以做的。

  第二个,进一步推进汇率机制的改革。汇率机制改革已经一周年了,我们要防治投机,可以讨论适当的放宽一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这样对抑制投机有好处。因为只要放宽一点起伏就会增加,相对来说投机成本就会提高一点。

  第三个,外汇储备结构也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第八,改进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就是把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去。另外,财税体制的改革也可以进行考虑,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很害怕,下面很多记者,如果我说了,下面报道了就害怕了,我也不敢多说,谢谢大家!

  主持人 : 王院长的演讲是非常的系统,观点也非常清晰,只是时间原因没有展开讲。讲之前王院长就说了记者多不多?我说不多,记者都是朋友,朋友就不会出卖朋友。大家报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尊重我们请到的专家,不要使他们为难,否则他们就不敢再讲了,大家也听不到了。如果大家报道觉得有一些观点激进,最近能够跟王院长有一些交流、沟通。

  大家有没有关于业内、金融业宏观调控的问题,可以来提问。

  记者:咱们资金流动性过剩你讲的主要原因就是外汇储备增加比较大,但是现在咱们官方谈关于人民币升值这块还是比较小幅的,矛盾解决不了,应该怎么办?

  王一鸣 : 纯属个人看法。我们说流动性过剩总要找到一定的形式,要么价格上,要么就是汇率,反正要找到一个释放的渠道,总是要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说需要综合的来考虑,当然我们说汇率是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有一个慢慢的爬行过程,使得投机的成本增加。我很慢,幅度小,投机成本就很大。如果说汇率完全一下子解决,风险很大。再具体也不好讲,就是个人看法。

  记者:因为近期两期的货币政策执行报道当中,央行一直对通胀的问题表现了高度的关注,且不说7月的通胀有了小幅的回落,即便后期的通胀依然还会上升,但是现在各方都认为今年问题不会太大,在这样的一个水平下应该说还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随着国内通胀的上升,中美通胀率的差异,有利于减轻人民币的压力,为什么从央行的政策或者言论来看对通胀这么关注,我觉得是不是没有必要?因为既然现在自己和各方的博弈,不愿意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升值动作,又把这个可能缓解升值压力增加,怎么评论?

  王一鸣 : 我不敢评论,央行是进行政策研究的,我不敢评论。但是我刚开始说流动性问题总要找到释放的渠道,因为通胀和汇率是有相互的消长关系,只能这么说,我不敢去评价央行。从全球的主要经济体来看,也是一个通胀的趋势,有的甚至还在担忧,包括国际上也在担忧中国下面会不会通胀,都在考虑,我觉得引起重视是必要的。我觉得现在各方面的因素都在互相制约,

  主持人 : 这位先生你的问题我做一个补充。我想可能中国的经济不但是汇率的问题,不但是中国和美国博弈的问题,里面很重要的还是过热的问题,整体的经济判断是不是有过热苗头的问题,所以是关注CPI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单单说稍微上升一点美国给我们的压力低了,可能考虑的是单一过热,因为现在基本上在上限。

  记者:刚才王院长讲到从6月份的数字来看,像货币和信贷都有一定的趋势,从刚刚公布的7月份的数据,我想问在M2还保持在18.4%的高速上,M1又加速上升了,从信贷这块去年7月份是负增长,但是今年是正增长1千多亿,同比增加2千多亿,从最新的数据来看您有什么样的判断?另外讲到通胀的问题讲到通胀实质的作用,为什么这个实质一直没有到来呢?通胀的上行风险为什么我们看到反而掉头向下呢?

  王一鸣 : 我上次说5月份下调是指同比,实际上从还比来看6月份的信贷,因为每个月的数据还是有相当的差异性的,我是从积极的对话方面去看的。

  至于说到7月份继续比6月份又上调了,我想你这个可能也是同比关系,可能同比关系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比关系。

  记者:7月份因为传统来说是淡季。

  王一鸣 : 是,所以我想应该说政策出台肯定是有作用的,如果没有这个政策肯定变化会更大,肯定有作用。如果7月份数据进一步往上走的话,我觉得还会再继续考虑,我想央行也会考虑该怎么办。

  至于说到通胀什么时候释放,现在这个问题讨论的也很多,因为现在我们产能不断的扩张,实际上把通胀的可能性慢慢在内部消化掉了,但是我们说这个临界点在什么地方现在真不好说,我们说成本在上升,现在通过自己消化成本,因为产品不敢涨价嘛,转换在什么地方不好说。我们说总归要发生变化,所以要引起重视,这种成本的积累总归要转换出来的。

  记者:这次宏观调控房地产这个行业吃药是最多的,因为一系列的调控都是围绕着地产行业进行的,这是一个推断,我想问这些药吃下去以后地产行业随后会怎么样?什么样的一些企业有可能生存下来,而什么样的一些企业会被淘汰掉?

  另外,这次的宏观调控对地产业的调控反过来对银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有那么多的资金在投资房地产,现在显然继续在地产行业里面收入不太多,他们可能会转战到什么地方?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王一鸣 : 房地产我不敢说吃药最多,另外有病才吃药。因为房地产是跟老百姓直接关联的,这些年房价的大幅度上升老百姓是非常敏感的,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呼声,所以政府也有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压力,为什么连续的采取一些措施,因为政府一维护公众利益,所以不得不为之,而且是应该做。

  你说下一步哪些企业会生存下去?我觉得由于这种约束边界,因为约束条件多了,边界收紧了,相对来说有规模的企业、有势力的企业生存的空间会大一些。所以我们说地产业之间内部会不会有结构性的调整,这个有待去观察。

  我觉得跟银行业有关联,因为我们说房地产是这几年银行信贷的,包括房地产商的贷款,包括买房按揭贷款,这可能是银行的资金一大块,我不敢说排在第几,我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随着房地产市场相应的整顿,可能有些风险会出来,总的来说政府实际上是增加中低价位的房屋,因为市场上本讲是希望大户型的、高价位的,政府是做了一些调整。实际上房价最最敏感的还是大城市,许多小城市有些房价没有变动,有些小城市当然是比较少的,房价是往下走的。所以资金主要也是在大中城市。

  原来地产的资金会转到哪里去?这种转移会不会大规模的进行我不敢说,因为

房地产业在中国还是有前景的,因为总需求在那儿,城市居民改善居住需求,还有收入和总人口的增加,我觉得总需求还是持乐观的态度,我觉得房地产的需求上升太快,所以引起老百姓利益上的关注。但是总体来说需求的空间还在,不能判断说房地产区间会抽走到其他地方去,还不好说这个,就看房地产行业怎么适应这个发展环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