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浙江台州财务辅导员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财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09:19 中国财经报

  记者 刘海凌/文

  碧绿的青山,潺潺的溪流顺山势而下,偶尔耳边几声蝉鸣,脚下几只母鸡踱着方步。这种将鸡养在半山腰,看上去像是休闲农家乐的场景,其实是台州温岭坞根草鸡合作社的一个饲养地。在浙江台州,有众多类似的农业合作社,而财务制度如何真正服务于这种新兴市场主体,还真让当地财政部门颇下了一番功夫。

  从没账本到电算化

  所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基本覆盖了台州市的种植业、养殖业、海洋渔业等领域,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主体。

  “虽然合作社发展得很快,但是账目却远远跟不上要求。”温岭坞根农经站站长徐慧聪曾经忧心忡忡。“按照正常财务科目,产值、收益分配、股份等都应该在账面上有所体现才对。”但是,社员的“本本账”“包包账”严重,到了年底,整个合作社的账务一塌糊涂也就不足为奇。

  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严重地影响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今天卖、今天分”,每个社员都有一个自己的小账本,却无人顾及整个合作社的大财务。意识到情况的严重后,财政局和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开始致力于财务管理,“不能让财务管理滞后成为制约合作社规范和做大做强的瓶颈”,徐慧聪笑着说,“在2005年初,建账、核算用上了电脑软件。我们的起点高得很。”一句话逗得屋子里面一片笑声。

  是“财务辅导员”这个新名词的登台亮相,让问题开始变得容易起来。“台州市在浙江省率先提出实施合作社财务辅导员制度,并在全市农经系统选派了60多个业务骨干组成合作社财务辅导员,对500多家合作社有条不紊地进行财务辅导。”台州市财政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正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合作社财务和会计核算制度管理,提升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创新合作社会计科目

  为了解决新兴市场主体的财务问题,浙江省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合作社的没有独立、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根本性问题,使合作社有了统一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徐慧聪是60名财务辅导员中的一位,微笑常常挂在脸上的他非常善于创新。在合作社建账过程中,他和李文训等人一起商量研究,对省制度和核算办法进行了认真的解读,结合制度对合作社的经济运行进行具体研究,增设了“农产品”、“包装物”、“其他货币资金”、“产品交售差价返还款”等会计科目,解决了合作社具体经济业务核算的问题。结合具体经济业务对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进行辅导,是徐慧聪等财务辅导员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因为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经济运行有其特殊性,省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还有不完善之处,如果机械地执行,就会影响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徐慧聪解释说。

  “组织合作社财会人员培训,指导合作社按会计制度要求核算经济业务,帮助合作社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要探索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有效方式,监督落实合作社执行财务制度情况等等。”对于财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徐慧聪像被背课文一口气说出了许多。

  帮农民增产又增收

  李文训一直致力于农业合作社建设,温岭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作为台州市农业局工作人员,合作社的总体情况就在李文训的嘴边:“从2000年发展至今,全台州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00多家,入社社员4.6万户,带动农户25万多户。今年上半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11.1亿元,返还社员盈余7193万元。目前已有260家合作社按照省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建账、核算。”

  据了解,通过实施合作社财务辅导员制度,台州市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建立健全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目标,进而提升合作社的运行水平,把合作社培育成为现代农业的强大经营主体,吸收广大的专业农户加入合作社,有更多更好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社的冷冻、贮藏、保鲜、加工等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和

农业产业化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建立一个合作社会计核算中心,彻底解决农业合作社财务上的实际困难。”说到今后合作社的财务制度发展,徐慧聪早有设想。“每一个合作社都建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现在还不大现实,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还不允许。但是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会计核算中心又是必然的构架。所以,目前我打算设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所有的合作社共用这个中心。”看来,徐慧聪又有得忙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