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金大牛市揭开美国逢凶化吉奥秘

  在世界债权人为美债安全性担惊受怕之时,身为世界第一大黄金储备国,美国已成功地让黄金储备对等地获取了23.20%的绝对收益,巨量财富增值就这样轻易变成了现实,而其付出的代价,只是给美债持有人一个“安全”的口头承诺!只是这种承诺充满了变数,危机恐怕日后还会继续发酵。

  ⊙温建宁

  国际金价上周五冲上了每盎司1876.1美元,单周振幅8.6014%,高低落差148.59美元,牛市风格淋漓尽致,与剧烈波动的全球股票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黄金市场这波牛市,起步于7月1日的每盎司1479.35美元,波诡云谲的是,这个时点恰好重叠美联储QE2到期的时段,是围绕美债上限爆发“府院之争”的关键时刻。虽然量化宽松能否继续尚无定论,而黄金市场则是一派“不差钱”的红火景象。更为诡异的是,进入8月,标普调降美国主权国家信用评级,引发美债危机。,全球股市遭受重创,但金市疯牛前行的步伐不仅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反而快马加鞭加速上冲,金价如脱缰的野牛,三天之内连下1700美元、1800美元两大关,真实地演绎了一部金价狂想曲。50天内,金价涨幅23.20%,最大涨幅曾达26.42%。

  在金融动荡中不期而遇黄金牛市,就这样透露出惊天的财富转移秘密:在世界债权人为美债安全性担惊受怕、寻求资产安全承诺和保障之时,美国身为世界第一大黄金储备国,同期已成功地让黄金储备对等地获取了23.20%的绝对收益,巨量财富增值就这样轻易变成了现实,而其付出的、可以看得见的代价,只是给美债持有人一个“安全”承诺!

  黄金市场罕见大牛市,美国政府坐拥巨额财富增值收益。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透露,美国拥有黄金储备8133.5吨,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总储量的26.49%,而中国黄金储备硬通货仅有1054.1吨,接近美国黄金储备总量的八分之一左右,约占中国整个外汇储备软通货的1.6%左右,而美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重高达74.2%,德国71.4%紧随其后,法国也有66.2%的占比。因为人民币汇率近期升值变动频繁,采用美元/盎司为报价单位计算金价,美国黄金储备7月以来实现增值999.3643亿美元。

  这种奇异的现象,促使笔者从美债、金价、标普评级之间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上梳理思路,揭开美国逢凶化吉的秘密。

  考察美联储8月9日议息会议,用巧妙方式抛弃直接印钞选项,为美债画出了一个不隐含了诸多问号的冒号,只是暂时安抚住了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其避开了全球谴责焦点——量化宽松,不在数量模式上寻求债务解决之道,却另辟蹊径使用利率价格手段,开启了中长期持续低利率的政策闸门,实际上也确保了美元供给充裕的货币条件,即压低了国内外市场使用资金的价格和成本,暂时转移了资本市场对美债承兑能力的怀疑,短期内缓解了诱发股市剧烈动荡的担忧情绪。美国债市表现格外平静,主权国家信用危机涉险过关,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指数也在过山车般的巨震中寻求着平衡,最终能否稳定下来一定要受制于美国政府传递给世界的信用和信心,复苏和提振也取决于美债问题解决的彻底性。

  笔者以为,美联储这种做法其实就等同于“定向宽松”,是针对美国财富持有形式增肥而“宽松”。它通过拉高美国重仓持有的资产(黄金)价格,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利于美国的财富转移;维持或承诺国家信用性资产(主要是美债)价格,防止投资者对美债信用悲观而短期集中抛弃;限制或打压证券化泡沫资产(主要是股票)价格,迫使流动性跟随利益行走,向黄金交易集中,也就是驱使世界虚拟财富向美国账户集中和流动。大量金融动荡中蒸发掉的他国沉没财富,就这样通过金融工具和金融杠杆公然被美国“打捞”回收了。

  主权国家信用评级调降,动摇的是美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石,本该像台风“梅花”一样横扫金融市场,冲击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制度。可是怪异的是,股市受到标普信用降级重创,但又受到利率宽松的提振,像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宽幅震荡;而缺乏信用支撑的美债却毫发无损,奇迹般保持了绝对强势;黄金更是像服用了“兴奋剂”,走向爆发式增长的路径。

  作为保值性的贵金属,黄金度量的是纸币的价格,或者说刻画了纸币的贬值程度。黄金价格越低,说明美元供应越紧,也说明美元越值钱。反之,黄金价格越高,说明美元供给越充裕,美元所对应的信用级别就走低,要发行国债就面临信用不足的困难。从这个逻辑和意义上来看,黄金价格暴涨,反过来也证明了美国主权信用确实有问题。但此时,美联储更多考虑的是美国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从根本上采取治本措施,通过限制美元滥发来重树美元信用。在化解巨额债务危机层面,把低利率维持到2013大选之年,为重启量化宽松的QE3货币政策创造条件,这无形之中透露出美国政府只关注维护债券价格的稳定,避免国际上大幅抛售美债的危险,而在最核心的债务偿还方面并不想有所作为,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本末倒置花招,并没有从根子上体现出维护国家信誉的足够诚意。

  再进一步分析,美联储8月9日议息会议故意留下了许多变化空间。迟滞性的十年期消减政府支出的长期承诺,用当前政府信誉背书,很像一种缓兵之计的权宜策略,只是求得降低债务危机的公众影响系数。从长期来看,政府面临换届,限制政府花钱的政策,自然存在先天性时间跨度缺陷,是否会得到换届之后政府认可,并严格遵守和积极执行,是不确定性足够大的未知数。若未来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政府为了拯救和刺激经济,当然不愿意自缚手脚消减花费。这种缺乏监管和保证的承诺,充满了变数,就像一枚种子被深深埋入地下,恐怕日后还会继续发酵,酝酿成为危及债权人利益的危机事件。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