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联储制造混乱 贵金属震荡后将再开启长线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 14:36  新浪财经

  高赛尔研究中心贵金属分析师:龚山强

  对于明天凌晨的美联储最终决议来说,正在开票的美国中期选举已大概能让我们看到些许苗头,目前在参议院的选举中奥巴马领衔的民主党还尚有一搏,但众议院的选举中共和党已遥遥领先,奥巴马痛失众议院几乎已不可避免,而共和党又早已表态只要他们获得国会优势,首要目标就是令奥巴马失去连任总统的可能,政治斗争已经超越解决经济困境这个实际问题。换句话说,美联储在未来两年很可能将孤军奋战,如此一来伯南克和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将更趋于投放超过市场预期的货币。

  当然美联储议息会议尚在进行之中,但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些深知将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的国家已率先出招——昨天澳洲联储与印度央行已经宣布调高利率,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更透露出面对美联储的无可奈何。此外,在本轮汇率大战中一败涂地的日本也为了能够尽快应对美联储,将原定于11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利率会议提前到11月4日至5日,恰好是美联储会议结束后的第一天,看来日本央行势必还有新的行动,上月早些时候,日本央行已经意外宣布减息,并实施规模达5万亿日元的资产收购计划,此次若美联储痛下杀手,想必日本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欧洲大陆的两家重要央行本周可能继续按兵不动,但很显然英国央行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另外据大公报报道,香港渣打银行已上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 10至30点。而中银国际也已一个月前提高了该利率,事实上渣打与中银国际是香港印钞银行,相当于香港的中央银行,因此也可看作对美联储政策的一个及时反映。

  总之,全球利率市场的混乱几乎已经不可避免,一方面是美联储想制造通胀刺激国内经济和就业,而另一方面其他国家不得不跟随或反向操作货币政策,又一次的金融动荡或许就将在明天凌晨拉开帷幕。

  但笔者要对美联储势在必行的QE2提出三个疑问,第一,在全球制造业有所回暖的时候,这次货币政策是否有必要?第二,QE2对美国面对的困境是否真的能起到作用,要知道之前一共拿出1.7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并未令美国最担忧的失业率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最后QE2将带来显而易见的通胀风险,从中国到印度再到澳大利亚,他们的“被迫”加息已经显示出了这样的担忧,若此次美联储继续发力,问题将更加明显。不过话分两头,对于美联储来说,如果真的在中期选举后失去奥巴马政府的支持,实行量化宽松也只是他们最后可以选择的武器,因为美国基准利率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甚至5年期TIPS债券已经出现了负收益率。

  事实上除了增加市场的通胀预期,QE2还能确定做到的是为大型企业提供极低的融资利率并帮助美国银行界继续“去杠杆化”。这或许对美国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提供帮助,但不能不考虑的是美国与海外的利率之差,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沟壑,加之美国实际为负的利率,资金很可能放弃投资实体经济而转战存在巨大利益空间的商品、证券市场,如此一来美国的公司并非在实质上有利可图,因为他们可能失去外部需求并面临成本上涨的困境,但由于他们的融资能力有所提高,银行的“去杠杆化”又顺利进行,最终将导致这些公司“看上去很美”,不过明显这会让我们联想到次贷危机的起因——债券的错误定价。

  退一万步说,若QE2成功带动了美国国内的通胀,那么结果可能更加糟糕,因为通胀的上升,市场利率必将上升,很简单,高通胀不会伴随低利率,这只会出现在神话故事之中。但若届时经济又毫无起色又将如何是好?很明显,大力度的QE2将损害实体经济,因为资金当然情愿进入风险市场博取短线超额收益,近来大宗商品的涨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大力度的QE2会继续降低利率,在这个情况之下,将很可能激励美国放弃储蓄继续消费,这又回到了危机之前的老路,而这条老路通向何方当然我们已心知肚明;当然还可能引起流动性陷阱,这种情况下经济更是毫无出路,通胀更是异常汹涌,全球货币市场将更加混乱,结果为何可想而知。

  因此,若考虑到未来数年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美联储最好量力而行,但周边迹象又表明当前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况,因此我们认为贵金属市场将在震荡之后再度开启长线上涨的走势,投资者可拭目以待。

  2010-11-3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