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炒房客企业主豪掷千万买金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3日 05:40  都市快报

  1234.49美元/盎司,这是北京时间昨日12:55国际现货金盘中成交价,这个价格比前日1234.28美元/盎司的盘中最高价高出21美分,让后者在9小时前刚刚刷新的历史纪录迅速作古。上海现货金也在昨天首次站上270元/克,同样创下历史新高。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快速飙升,金价终于捅破天花板了。天花板上有什么?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却很明显,那就是包括炒房客、股民、期货炒家、企业主、白领在内的各类人群纷纷携资金转战金市,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记者 朱文科

  炒房客转战金市

  炒房客买黄金的心情究竟有多急迫,中国黄金在杭州的几家门店最近频频出现的大单也许可以说明问题。5月9日,两位40多岁的温州女人结伴来到位于凤起路上的中国黄金杭州旗舰店,十几分钟之后,两人带着28.7公斤投资金条离开,刷卡700多万元。交谈中,营业员听出她们刚刚脱手了几套房产。

  5月11日,位于浙地珠宝二楼的中国黄金浙江旗舰店也来了位50多岁的大买家,他买走了27公斤投资金条,同样刷卡700多万元。他告诉店长杨朝红,他是炒房客,目前房产风险太大,还是买黄金比较保险。

  超级大单频现

  超级大单已经成为衡量金市火爆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2008年,金价大牛市中杭州单笔购买纪录是29公斤,2009年的纪录提高到60公斤,两笔交易均发生在中国黄金杭州旗舰店。昨天,中国黄金在浙江的运营商浙江中金黄金自己刷新了这个纪录。

  昨天下午1点半,也就是国际金价盘中再次刷新历史新高半小时后,浙江中金黄金向中国黄金集团购买了100公斤投资金条。

  记者昨天在中国黄金浙江旗舰店采访时,总经理孙翊鑫的电话响个不停,大多是咨询或者预约购买金条的投资者,其中有两个电话是商团打来的,分别预约在金价回调时购买3000多万元的投资金条。一旦成交,单笔购买纪录又将提高。

  5月11日,建行绍兴分行卖出一单35公斤价值约1000万元的建行实物金条,买主是当地一家印染企业的老板,这是迄今为止建行在浙江省内的最大一单。此外,建行金近期在温州、金华等地也多次卖出单笔价值数百万元的大单。建行浙江省分行黄金业务主管潘女士说,建行金实行实名购买制,这些人的身份一目了然,基本上都是企业主。客户经理则反映,他们购买黄金的目的也比较统一,即防御即将到来的通胀,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各路资金涌入金市

  实际上,不仅炒房客热衷于买黄金,还有很多原来分散在其他领域的资金近期也纷纷杀入金市。

  包括中国黄金、工行、招行、建行、兴业银行在内的多个黄金主销渠道近期都迎来了买金热潮,4月份以来,中国黄金在杭州的五家门店销售投资金条约200公斤,同比及环比均有近四成的增长;建行金4月在全省(不含宁波)销售172公斤,同比增长七成;兴业银行杭州分行黄金延期业务日交易额约1亿元,同比环比均翻番,并且超过去年四季度金价大涨时的峰值,开户数则以日均百户的速度猛增。

  实物金仍然是投资者的最爱,这些投资者包括炒房客、钢材经销商、股民、商品期货投资者、物流企业主以及普通白领等。吸引他们的最大动力是金价与其他投资领域的跷跷板效应:房产方向不明、钢材价格暴跌、股市暴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与此同时,连创新高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加剧了人们对于通胀以及经济形势的担忧。金市似乎成了这些资金最好的出路。

  金市短期进入虎口夺食阶段

  北京时间昨日18:55,国际现货金价盘中报1244.80美元/盎司,不仅再创新高,也比2月5日达到的年内低点高出整整200美元。金价疯了吗?在多位黄金分析师看来,恐怕不是这样。

  南华期货研究院黄金分析师金曙光认为,以希腊为典型代表的欧元区危机就像一部让人提心吊胆的“恐怖片”,至少目前看起来还没有办法化解,顺理成章地,投资者对于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必然加剧。在这种背景下,避险成为当前各路资金最大的原动力。

  中国黄金浙江旗舰店投资分析师冯健则认为,技术上看,国际金价成功突破前期高点后,上行通道已经完全打开,即使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但持续涌入的资金还将推高其价格。

  威尔鑫首席分析师杨易君则表示,目前金市可能已经进入虎口夺食的阶段,对大多投资人而言,短期风险可能远大于机会。

  黄金真能抗通胀吗?

  黄金真的像大家想的那样可以抵御通胀吗?答案是:否。历史数据表明,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黄金的长期收益都跑不赢通胀水平。

  资料显示,在民国初期,5两黄金可以在北京买到一套四合院,但现在5两黄金能买什么东西呢?按昨日上海金交所AU9995的收盘价270元/克来算,5两黄金(250克)合计67500元,在北京四环内估计连个厕所都买不来。

  再看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美元告别金本位制后,在1980年1月迎来了黄金的第一次历史高点——850美元/盎司。假如当年有投资人以这一价格买入黄金,到昨日金价突破1230美元/盎司来计算投资收益,30年的回报率为44%,年收益率不到1.5%,其间还未计算资金积淀和沉没成本等因素。而这30年来,美国的CPI累计上涨了约500%。其间如果想靠黄金来抵御通胀,结果可想而知。

  黄金没有利息,更没有复利,自身也不会带来收益,其回报完全取决于需求。只有很多人担心突然发生一场大灾难,或恶性通胀,或货币失去信用变成一堆废纸,黄金成为最终货币时,需求才会上升,只是,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概率有多大呢?

  现在有不少人疯狂买金,多数是一种见到黄金大涨之后的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度的行为,而投资,最怕的就是冲动。

  吴小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