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行售金能量趋弱IMF售金不可小觑

  光大期货 胡燕燕

  进入2009年9月以后,国内外黄金市场对央行在今后黄金的运作策略上揣测较多。主要的预期事件有两个:第一、8月7日,欧洲央行和其它18个国家的央行签署了新的为期5年的“央行售金协议”。目前的每年500吨的售金协议限额于9月26日到期。新的售金协议到2014年作废,每年的售金限额调整为400吨。第二、9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决定,将出售403.3吨黄金储备。此后市场有传言称,中国政府有意购买IMF出售的黄金,但一直未经证实。

  市场对上述事件的理解也呈现分歧。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协议将每年售金的数量从500吨下调至400吨,预示着后期央行售金数量将较往年下降,因此从长远看,新协议对黄金价格存在支撑作用。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新协议本身依然表明了主要国家央行出售黄金的意愿,况且如果真的保证每年400吨的出售量,央行供应占全球黄金总供应的比例还保持在12%左右,供应本身就是压力。

  站在1000美元/盎司的高度,客观分析各国央行对黄金的态度是相当关键的。无论市场对央行心态的揣测怎样,实际上,从一些数据的变化上看,央行售金量逐渐下降的局面已经很明确了。2004年至2008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央行售金量逐年为:469、663、365、484、236、66吨(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数据)。一个明显的特征是:2008年央行售金大幅度萎缩,2009年萎缩的情况在加剧。

  另外,第二个售金协议下的央行售金量从2005年至2008年以及2009年9月末,分别为: 520.9、341.1、513.1、228.4、85.9吨。平均售金337.88吨,小于上限500吨。最后一组数据是国际清算银行跟踪的G10国家以及瑞士央行在OTC市场的头寸情况,黄金的持仓比例变化上明确显示,央行在头寸调整上已经很难再降低黄金的持有比例了,要么维持2006年至今的约摸10%的持仓比例,要么增加黄金的头寸比例。

  数据变化的轨迹,很客观地表现出一种倾向:央行售金不可能再像过往那样保持较大的规模,央行售金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变化。仅从这点而言,的确是支撑黄金价格的利多因素。但过往央行出售到市场上的黄金依然会以其他形式在市场上流通,比如再生金供应,因此价格能不能维持高位,或者能不能上涨,依然需要综合其他因素来进行分析。

  至于IMF有关403吨黄金的抛售声明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近一次是2008年4月,当时的相关报道跟9月18日听到的、看到的大致一样。出售目的:缓解财务危机;出售对象:可能选择央行;出售频率:分数次出售;出售时间:悬而未决……显然在1000美元/盎司的关键价位,IMF出售黄金的声明最可能达成的效果是:言论干预,警示市场。

  综合来看,必须认识到,央行对黄金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大规模央行售金已经成为了历史。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黄金出售数量和速度是对央行售金的理性预期,IMF售金依然是横于高位金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部分央行高位购金的可能性不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