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黄金价差近70倍 白银投资机会是否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 11:59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黄金和白银,是普通投资者最为熟悉的两种贵金属。近期以来黄金价格逐步走强,而白银的价格仍然在底部徘徊,两者之间的价差已经达到了近70倍。不少分析机构指出,历史上黄金和白银的平均价差在50倍左右,近70倍的价差,使得白银的投资机会来临。更有机构经过计算告诉投资者,现在投资白银,会有28%的升值空间。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功能使得其价格不断上涨,但白银不具备黄金的硬通货属性,不会与黄金出现联动效应。白银即使有投资价值,也是其商品价值,而不是因为其金融价值。广州粤宝一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更是直陈:“将白银价格与黄金价格直接挂钩,根本就没有道理,投资者不要因为两者差价高就盲目抄底白银。”

  金银价差近70倍

  白银价格近期也出现了一波涨势,从4月下旬的不到12美元/盎司,上涨到上周五的14美元/盎司,涨幅超过17%,为近半年来所罕见。

  近期以来,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在跌破900美元/盎司之后获得强劲支撑,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截至上周五收盘,欧洲现货黄金报933美元/盎司,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报收931美元/盎司。多家分析机构指出,黄金阶段性牛市行情已经出现,本周有望继续上涨,挑战950美元/盎司重要关口。

  白银价格近期也出现了一波涨势,从4月下旬的不到12美元/盎司,上涨到上周五的14美元/盎司,涨幅超过17%,为近半年以来所罕见。

  不过,相比黄金的价格,白银的价格仍然在底部徘徊。截至上周五,两者的价差为66.5倍,尽管相比4月下旬的70倍价差,差距已经有所缩小,但相比近30年以来黄金与白银平均52.7倍的价差,仍然颇具吸引力。不少分析机构就指出,任何高于或低于这个比例的状态,中长线来看都会向这个比例靠拢。也就是说,如果以930美元/盎司的金价为参考,白银价格应该上升到17.65美元/盎司左右(930除以52.7)才趋向常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相对目前14美元/盎司的价格,白银可能至少还有26%的升幅(4月下旬时根据这一原理推算出来的升值幅度为28%)。

  黄金与白银价格没有联动关系

  从白银的商品属性上看,现在白银的价格确实很低,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买入的时机。

  由于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黄金与白银差价达70倍,白银投资机会来临”的说法在投资者中传播很广,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记者从上海黄金交易所了解到,近期以来,购买白银T+D品种的投资者大幅增加,4月底5月初以来,多次出现日交易上亿元的情况,表明投资者看好白银的后市走势。

  不过,对于白银价格即将大涨的说法,一些专业人士并不认同。一方面,这种说法主要基于黄金、白银比价拉大,如果二者存在价格联动的关系,这种说法还有道理。但白银并没有金融属性,并不存在价格与黄金联动的说法;另一方面,白银的回购交易渠道少,流通性差,不像黄金那样容易变现,因此并不是理想的投资品。

  富源金业黄金交易中心交易部经理刘洋溢就指出,黄金有金融属性在里面,白银没有什么金融属性在里面,近期的金价上涨,与金融危机背景下资金避险有关,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就有人来买黄金,白银因此会受到一些带动,但是白银和黄金市场确实完全是两个市场。仅仅因为黄金和白银价差达到70倍就判断白银出现投资价值,这个理由有失偏颇。

  不过,随着经济逐渐转暖,商品市场价格整体回升,消费市场和工业市场对白银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大。刘洋溢指出,从白银的商品属性上看,现在白银的价格确实很低,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买入的时机。

  链接

  投资白银的四大途径

  一、上海金交所白银T+D

  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成交与投资最为活跃的一个品种。与黄金T+D类似,白银T+D也是十倍放大风险与投资收益的。白银T+D的投资门槛较低,现在一手白银(一公斤)大概在2800元左右,真正付出的钱按照一比十的保证金来看,只有不到300元的人民币。按照上金所的规定,白银T+D是15公斤进行交割。

  二、机构发行的实物银条

  实物银条一般在各大城市的百货商场或金交所会员单位零售柜台销售,与实物金的投资性质类同。投资者只要用现金购买就可以。该投资品种只适合于长线投资,短线获利很难,实物银条虽然购买方便,却没有通畅的回购渠道。

  三、纪念银条产品

  指的是中国金币总公司等大型机构对外发行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银条,有收藏价值而无通货功能。纪念型银条,不具备通货属性,长线增值的潜力较小。

  四、银币

  银币与金币一样具有硬通货属性,均由中国金币总公司统一发行,二手市场可以回购,是目前最适合中小投资者介入的一个品种。银币整体收藏价值远不如金币高,“溢价”现象多发生在老银币身上,因此收藏银币不可盲目。

  本报记者 田志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