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培养玉雕人才的4种渠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17:43 中国黄金报

  作者:王艳敏

  我国正处于产业经济的转型期,社会建设需要一大批职业型、技能型人才。而长期作为传统工艺传承至今的玉雕技艺,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着再一次升级的问题。

  从产业层面上看,当一门技艺被普遍看做一种糊口的活计之时,这门技艺就很难在市场中提高其经济价值。玉雕技艺在升级过程中,正面临着这样的瓶颈。从哪里突破,如何突破?业者首先应看清现状……

  近年来,玉器市场的交易越来越活跃,玉雕艺术由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端玉雕人才的培养更成为玉雕产业发展的重要话题。记者日前就这一话题采访了玉雕大师宋世义。

  宋世义表示,目前,师父带徒弟、职业技术学校、民间办学,以及地域产业影响成为培养玉雕人才的基本渠道。

  自古以来,玉雕业以师父带徒、前辈带晚辈的方式进行着技术的传承,但这种方式往往造成徒弟无法跳出师傅所传授的技艺模式,在作品上很难创新,导致市场上的作品千篇一律。而玉雕行业枯燥无味的打磨、雕刻等艰苦的工作,一般学徒又常常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学下来,也仅仅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宋世义认为,这种以师带徒的方式,也不排除一少部分有天赋,资质好的人才。这些在年龄、性格、爱好等方面拥有优势的年轻人,往往对玉雕技艺情有独钟,又有一定的思想,能够很快地理解、掌握玉雕技艺,并进行再创造。

  相对于其他方式培养的人才来说,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面、理解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则显得综合素质较高,成才率也较高。院校人才在掌握了基本琢玉技法后,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加入自己的思想。宋世义表示,现在通过其他相关行业向玉雕业输送人才,也成为一个重要渠道。比如,北大、中央工艺美院等高等院校,在珠宝鉴定、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些人才对于玉雕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玉雕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进入行业的门槛较低。值得注意的是,个别以收费为目的的民间技术学校,在生源困难的现状下,采取了“给钱就上学”的招生手段。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学习不好,从事别的行业又没有门路,为了将来有一个谋生的手艺,不得已而进入玉雕业,也造成了玉雕业人才良莠不齐的现状。

  强烈的地域特色也可以造就专业人才。“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县就是这一类型区域的代表。镇平玉雕加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玉雕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可以说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据统计,目前,该县95%的乡镇都有玉雕加工厂,全县拥有玉雕专业村100多个,各种形式的玉雕加工企业1.1万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玉雕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过15亿元,出口创汇占全省玉雕行业的80%以上。在石佛寺,长达 13公里的“U”形玉雕长廊,更出现了“户户可闻机器声,家家可见琢玉忙”的生动景象。

  据了解,为培养玉文化产业后备力量,镇平县里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起了18所初级玉雕加工培训学校,1所玉雕职业高中,1所工艺美术职业中专,每年可培训各类人才3000多人。

  宋世义认为,镇平县玉雕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更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说,生长在这里的人,从小耳濡目染,接触的人或事都与玉雕有关,这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