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10:56 中国黄金报
作者:王艳敏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 经过20多年的玉石雕刻,陈江的技法已经相当成熟、老到。特别是其采用俏色雕的人物作品,更在近年来的各种比赛中屡屡获奖。他的作品带有自己的思想,原创成为其作品的标签。 一直以来,创意在玉雕设计中始终是个薄弱点。国内玉雕的师徒传承方式往往将继承者局限于狭窄的范围内,作品常常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而在陈江的作品中很难看到市场上千篇一律的作品,每件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视角。陈江认为,市场上的“行活”很多,特别是现在,一些玉雕大师们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果再一味地仿制他们的这些“行活”,无疑是做表面文章。作品真正的文化内涵是任何做工考究的仿制品无法替代的。传统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才是传统玉雕的精髓。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创作中既要继承传统玉雕技术又要与现代艺术造型相结合,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陈江作品俏色玛瑙雕《人之初》,在创作之初是经过很长时间构思的。这件作品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伏羲女娲的故事。画面上的伏羲、女娲人身蛇尾,下方的造型则代表太阳、月亮、鸟、婴孩,表现了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创造了万物。其颜色的处理恰到好处,伏羲、女娲的整体形象给人一种置于万物之上的感觉。陈江说,在我20多年的玉雕工作生涯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着一快不起眼的毛料,经自己的手变成有灵性且具有一定思想的艺术品。这件作品也成为 2006年天工奖的获奖作品。 创新需要艺术养分 创新是作者丰富生活阅历的艺术升华,工艺则是艺术思想性及艺术创造性的延伸,需要更多地从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中汲取养分。 在陈江不大的工作台前面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一幅书法横幅,而一个一分为二的紫砂壶则悬挂在一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陈江表示,他会把工作与生活完全分开。上班时,他会把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完全抛开,而在日常生活中则又可以把工作中的思绪拉回来,完全投入到生活之中,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 广泛的爱好,成为陈江创新的源泉。在工作之余,陈江喜欢绘画、雕塑、集邮等,而观看各种各样的展览、壁画也是其获取灵感的最佳方式。陈江说:“当我面对着一块玉料时,并不是立刻就会想到做成什么题材,而是在与材料的对视中获取灵感。” 在陈江的作品中其表现内容及手法与国画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制玉的过程中,将中国人物画的精髓融入其中,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如同画家追求笔墨情趣一般。 陈江表示,作为玉雕工艺的从业者,不仅要有高超的雕刻技术,更要有独特的艺术眼力和良好的文化素质。良好的文化素质可提高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又促进雕刻技术,只有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