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理财记忆:在曲折中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4日 01: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08年即将过去,白驹过隙般匆匆。

  资本市场用如此跌宕起伏的惊险考验着每一个中国投资者尚不够成熟的“心脏”。必须承认,中国理财市场在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后,在2008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理财机构如雨后春笋,各类理财产品的设计、创新日臻完善,理财师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现已以众所周知的群像出现……但是,我们的理财市场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各类“大事件”的冲击。市场,总是用冷酷的法则历练参与其中的人们。

  从中,我们可以作何解读?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后的投资理财又有怎样的启迪?“钱沿”自本期起,持续三期推出投资理财年终报道,希冀为投资者梳理2008年理财记忆,探寻2009年投资的康庄大道。或许,当我们身处市场之外,以理性的目光来关注这一切时,更能够找到投资理财的真谛。

  大事件:零收益

  收益竟然为零!年初,一款名为“汇理财”的银行理财产品首先被媒体撕下了面具,随后,接二连三的产品被爆出运作一年甚至更久最终没有收益甚至为负收益的惨状,“收益门”事件自此将银行理财稳赚不赔的心理暗示一举击得粉碎。

  在今年初始,本报就接到热心读者对某银行的投诉,表示在证券市场火爆的2007年,投入跟股票表现挂钩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的50万元却在运作一年后的2008年1月遭遇了颗粒无收的尴尬。为此,记者特地随投资者前往银行外滩总部进行暗访,并先后在《号脉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 》、《把脉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虚症》、《三叹“零收益”》等文章中对相关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 。

  此后的几个月当中,多家银行先后被投资者投诉结构性产品零收益。一时间,上银行讨个说法成为投资者既不愿意又忍不住要做的头等大事。而有些银行为了息事宁人,也采取了包括补偿代金券、将产品延期保证收益等方式挽回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

  另外,在某些产品的设计当中我们也发现,国内银行结构性产品的设计还处在较为低级的阶段,很多产品的出炉都是在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而忽略了投资时机的恰当性;还有些产品收益率计算公式复杂难懂,投资者即使仔细阅读也难以捉摸得透;而更有甚者从国外购买价格很低,但是风险极高的期权作为产品基础,稳赚手续费和管理费的银行与陷入其中的投资者,二者处于极其不公平的地位。

  虽然产品的收益率不尽如人意是这节风险教育课的主要诱因,但是投资者的盲目和轻信也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话题。

  “支行行长告诉我这次的产品收益很高,肯定不会错的,结果我第二天到柜台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抢购了。”当时这位投诉银行的投资者透露了他购买产品时的心情和细节。由此可见,对风险的忽视和对银行的过于信任也是投资者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银行业内人士多次喊冤,银行卖产品不是存款,为什么这么多人就认定银行理财就一定要赚钱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