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证券理财1号腰斩 2060位招行客户集体沦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6日 05:52  理财周报

  上海证券理财1号产品不到3年间,亏损近50%,其2号产品受“株连”,遭10%巨额赎回

  理财周报券商实验室研究员 陆冰瑶/文

  情何以堪。

  这是上海证券资产管理部旗下的理财1号产品,不到3年间,它让投资人亏损了近50%。自从2007年9月17日成立以来,其净值超过1的工作日只停留在20天左右。

  这款上海证券旗下集合理财产品在到期清盘日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因为业绩差而不断被提起,近50%的累计净值跌幅让它坐稳了集合理财产品倒数第一的宝座。

  那么,上海证券理财1号是如何一步步走入泥潭的呢?

  2060位招行客户深陷

  2007年9月17日“上海证券理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宣告成立。一共募集资金4.19亿,其中上海证券自己参与2097万,集合计划成立满三年时,这笔资金将为委托人承担有限责任。其余均由招商银行2060位客户分摊,而今这些客户都承担着巨大的痛苦。

  不过从2009年之后,上海证券理财1号就没再出现过赎回,道理很简单,深套其间总比割肉多一份幻想。为此,上海证券也在5月提出在产品三年存续期满之后,继续展期三年的方案,意图咸鱼翻生,但证监会尚未批准这一要求。

  “实际上,上海证券这个产品已经坏在根子上了,谁来都不好操作。因为券商资管是追求绝对收益分成的,谁愿意白干三年还可能捞不到一分钱利润呢?”上海一位同业人士说。

  的确3年来,这个理财集合计划的投资主办们没有获得一分钱酬劳,因为离年化收益率做到4%的约定相去太远。

  上海证券在3年间也的确做过挽救。该计划当年由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总部负责人姚正林亲自主刀,姚“从业17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批场内交易员,具有丰富证券投资经验和良好的过往业绩,为客户取得超越市场的收益。”

  但2008年一季度即遭-35.3%的迎头一棍,迫于压力,2008年4月24日,姚正林把烫手山芋交给时任上海证券资管部副总经理的金涛。而相关消息也显示,姚正林亦旋即从资产管理总部负责人的位置上降落到了投资总监;2009年2月18日,投资主办从金涛再变为时任上海证券资管部高级经理的张乃禄和上海证券资管部高级经理的邹达川。但这些都于事无补。

  当理财周报致电现任投资主办邹达川时,其对理财周报的提问一再躲闪,避而不答。而理财周报亦未能联系到上海证券相关部门的人。而2060位招行客户中的一位在与理财周报沟通时,愤怒指斥:“他们为什么要破罐子破摔?当时怎么吹得天花乱坠呢?”

  几乎踏错所有节奏

  如果不是理财周报一一对比,人们很难相信这是真的。仔细梳理了上海证券理财1号产品的各季度资产管理计划报告,发现上海证券理财1号在2007年第三季度至今几乎踩错所有节奏。

  2007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资产管理报告显示,在危如累卵的行情巅峰,上海证券理财1号的股票仓位高达74.19%,这几乎是三年漫长挣扎的根源。

  而2008年一季度,市场已跌破3400点,完全确认为熊市时,该计划竟然逆市加仓至76.1%的仓位。

  市场的崩溃性下跌终于击破了其耐心,在2008年三季度末,上海证券将仓位大刀阔斧砍至11.04%。但众所周知,随后不久,市场即触底大反弹。但是上海证券看空的姿态并未改变,在年底的资产管理报告中,其股票仓位仅有19.46%。到2009年一季度末,即3月份地产股开始带领大盘走上新一轮明确的大行情时,其仓位只有24.71%。

  此后,上海证券理财1号开始马不停蹄加仓。在6月底,仓位飙升至71.51%,此时,正值大盘在钢铁、有色等周期大股票的轮番诱多中加速赶顶。

  再次被大顶咬了一口的投资主办在2009年三季度末降低到了33.9%,速度相当之快。但月底之后,市场又戏剧性地开始了一波反弹。这一波反抽,再一次把理财1号诱骗上了悬崖边上。

  年报显示,其股票仓位又戏剧性的涌上高水位,而且创历史新高的82.61%。此后糟糕的市场,似乎让两位投资主办丧失了最后的心思。一任大盘暴跌,80%以上的仓位,从年报保持到2010年一季报,2010年二季报。

  实际上,从股票配置看,更是“杯具”。如2007年年报透露,11月之前打新股,11月之后重仓杀入金融地产,那时恰好接住估值体系天花板上砸下的第一块大板砖。在2009年第一季度各新兴行业板块如火如荼之时,上海证券理财1号竟主要买入了电信和医药。

  单论板块配置,理财周报通过大盘涨跌幅和上海证券披露的资产配置板块对比发现,在其存在所经历的11个季度中,唯有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二季度表现稍好,其他9个季度基本位于水平线以下。

  殃及池鱼:

  上海证券2号遭巨额赎回

  “从设计角度说,理财产品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像上海证券理财1号这样组合投资类的理财产品。券商往往不透露自己具体投什么,只是单纯把风险多小和收益多好吹得天花乱坠。而理财产品效果其实和基金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相对于投资人来说,基金产品被蒙蔽的可能性反而更小。”上海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说。

  “投资主办的频繁更换也是中国市场的一个特征,这是中国缺乏长期投资理念的表现。券商往往只把目光集中在一周、一月、一年的业绩上,一发现业绩不行就立刻换人。他们宁愿把时间放在换人上也不愿意多花点时间再选人和培训上。而实质上,这才是对理财产品的最大的损害。”

  “一步错,步步错,换了谁都难以解决历史包袱,因为这个计划的成立就是一个错误。”上述上海同行评论说,“而且据我所知,因为上海证券一直在闹出售的事情,高层其实对这些东西已经不怎么上心了。”

  而相比已经对上海证券理财1号已经失望透顶的投资者们,赎回对上海证券理财2号的投资者来说显得更迫切。2010年8月2日,上海证券理财2号心安利得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日申请退出超过前日本集合计划总份额的10%,申请巨额退出。

  其实,相比起上海证券理财1号产品,于2009年建仓的理财2号要比它的哥哥理财1号成熟很多。但是由于上海证券理财1号产品所带来的不信任感,投资者们还是纷纷赎回撤资。

  就此,一位资产管理同行称,“上海证券理财2号有清盘的风险。”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