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想赚钱又怕风险 帮您寻找2010年低风险理财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 08:13  南方日报

  进入2010年,股市震荡仍在延续,赚钱效应明显下降。根据此前机构的一致预测,2010年股指仍将在2800点至4000点之间徘徊。尽管机构预测多数时候甚至成为市场的反向指标,但普通投资者仍不可忽视2010年的趋势变化:投资风险相对增加,投资收益会相对减少。在这种背景下,比股票、基金更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许会成为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银监会去年以来进一步加强产品资金投向、销售等方面监管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2008年和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迅猛增长至3万亿元以上,其中,低风险和相对高收益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以4%—5%的年收益和相对低风险,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从而占据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大半壁江山。不过,自去年1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后,此类产品受影响甚大,发行数量明显减少,本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市内多家银行已基本停售了信贷类产品。因此,投资者的选择也明显减少。尽管如此,在目前银行发售的产品中,仍有不少产品能满足投资者的低风险要求,投资周刊进行了梳理,以供读者参考。

  此外,根据投资周刊多方采访得到的消息,2010年,将会涌现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新型理财产品,比如投向企业重组及并购、投向私募股权或定向增发、投向于房地产信托基金、投向于奢侈品和艺术品领域、投向于另类商品市场、投向于股指期货套利等。

  ■低风险投资配置

  紧抓三类稳健性产品

  进入2010年,金融危机余波未去,经过2009年的回涨之后股市阴晴未定,外围市场变数又非常大,寻求资本市场直接投资外的低风险配置是不少投资者的急迫需求。然而,信贷类理财产品这一种广为使用的投资工具停止销售后,投资者还可以投资哪些低风险的投资配置呢?这期投资周刊和大家一起探讨2010年除博取股市高收益外,各种值得考虑的低风险投资配置。

  ○配置一加息预期促债券票据类收益率上升

  理财专家表示,业内普遍预计中国央行在2010年2季度有加息的可能,届时债券、票据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水涨船高。因此,如果投资债券票据类产品,投资者目前应主选短期产品,以免未来无缘分享收益率提高的理财产品。

  其实票据和债券类收益率刚步入年初便已经开始上调了。上周央行发行了央票,收益率上调了4个基点,为近4个月来首次调高央票收益率。今年央行通过收益率、利率等调控经济的决心可以从此看出。

  此外,而对于存量信贷类理财产品,在利率政策变化之前,信贷类产品的收益率还有下降的可能。专家提醒拥有存量信贷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捕捉一些债券及货币市场上短瞬的利率上涨良机,适度改善此类产品的预期收益。

  ○配置二分红险是投资型保险主力

  除债券、票据类理等广泛使用的低风险配置财产品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低风险投资工具。投资型保险配置是不少人取得风险保障同时获取收益的一种广泛使用的产品。投连险、万能险和分红险三大投资型险种中,分红险表现最为稳健。

  2009年,分红险已经成为投资型保险的绝对主力。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资金量较大的保险资金有望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分红险将由此获得更加稳健和可观的收益。2010年,分红险在投资型保险中的优势地位有望进一步确立。

  此外,2010年通货膨胀的预期会有所增强,专家分析,分红险产品主要投资于与利率相关的产品,如债券、银行协议存款、大型基建项目等,投资风格较为稳健,通胀预期下,一旦加息,债券收益走高,将提高分红险的投资回报。因此,分红险既具有保障功能,又能满足投资者资产稳定增值的需求。

  但专家同时提醒投资者,切莫把分红险作为银行储蓄的替代品,因为它不一定能分红。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保险公司会将分红险账户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但如果没有盈余,分红险就没有红利可分。

  ○配置三保本类结构性理财产品值得关注

  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作为近年新兴的理财工具,股市上行的时候为不少投资者带来了高收益。然而,金融危机使各家银行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各种金融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遭遇收益大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企稳复苏,以及通胀脚步日渐走近,有保本承诺的结构性产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低风险产品。

  理财分析师表示,在资本市场不稳定的时候,大部分结构性产品有良好的抗风险特质,完全或部分锁定本金,避免投资者遭受更大的损失。在标的资产狂跌近80%的情况下,许多结构性产品实现了完全保本或80%以上保本。机构产品以结构设计锁定风险、以有限成本博取超额收益,其实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是试水资本市场的较佳工具。

  普益财富对上半年到期的3413款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收益排名发现,收益前四强被结构性理财产品所包揽。进入下半年后,荷兰银行一只90%保本的结构性产品实现年化收益率46.5%,另一款挂钩黄金指数的开放式结构性产品,截止10月29日累计收益率达到了43.30%。

  ■展望

  2010年将涌现一批创新产品

  理财专家向记者表示,2010年很可能会涌现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新型理财产品,比如说投向于企业重组及并购、投向于私募股权或定向增发、投向于房地产信托基金、投向于中小企业产业基金、投向于奢侈品和艺术品领域、投向于另类商品市场、投向于股指期货套利等。

  其实,2009年信贷理财产品又出现了诸多新变种,如光大银行发行的攀钢钢钒现金选择权计划、投资于股市的优先受益权计划等,金融机构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这些新式结构的产品从投资方向上看似风险颇高,实则与普通信贷类产品类似。

  以元旦之后发行的一款产品为例,招商银行推出2010年私人银行套利回报系列之非凡常在1号优先级产品,尽管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债券和交易所债券,但投资方向也包括利率和股票,因此预期年收益率高达7%。

  再如优先受益权产品,虽然有一定风险,但一来有企业信用提供担保,二来通过止损清偿机制设置了较高的安全边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些无担保条款的普通信贷理财产品更加可靠,而收益却高出不少。

  不过大部分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财产品应主要在高端客户群里试点,一旦成熟,才有可能面向普通客户推广。

  ■主力品种扫描

  低风险信贷类理财产品基本停售

  低风险理财产品品种将有所减少

  新年伊始,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小黄最近有点烦,他想在银行购买的一款叫“信贷盈”的理财产品停止了发售。尽管他一再向客户经理打电话,但对方却只以“不好意思,你可以挑选其它产品”来婉拒小黄的请求。

  小黄之所以对这款理财产品情有独钟,是因为它的低风险和相对高收益性,它的收益是低风险理财产品或定期存款利息的2—3倍甚至更高。

  经多方侧面打听后,小黄终于明白,产品的叫停与去年12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关。

  事实上,远不止小黄想购买的这家银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停止销售,记者日前走访广州市内的多家银行后发现,国内银行基本上停止了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售。正如很多投资者担心的那样,市面上银行的信贷理财产品基本上绝迹了。普益财富理财专家向机记者表示,短期内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将受到较大影响,普通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品种将有所减少。然而,对已经购买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普通投资者应该不会有较大影响,收益率也不会变化。

  中信银行理财分析师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这种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获得不错的收益回报,很多平均收益都超过了3%,是固定存款外一项较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虽然没有禁止,但是估计2010年此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肯定会从紧的。不少投资者2010年要重新寻觅较为优秀的低风险投资工具。”

  信贷产品因低风险高收益受投资者青睐

  信贷理财产品的运作原理是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将其信贷资产装入信托资产池,打包成为理财产品,发售给客户。2009年,资本市场虽出现大幅回升,但远远未能让人们消除余悸。在债市、货币市场无亮点的市况下,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在银行稳健类理财产品中最受青睐。

  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普遍高于银行存款,且多年来并未出现亏本现象,具有良好的收益与风险组合,深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近年来“长盛不衰”。理财分析师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这种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获得不错的收益回报,很多平均收益都超过了3%,是固定存款外一项较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2008年我国实行信贷额度控制,为了规避信贷额度控制,发行了不少信贷理财产品。2009年下半年信贷有所紧缩,信托类信贷理财产品也呈爆发式增长。

  据普益财富公布的数据统计,去年1—7月,银行的信贷理财计划共发售1000多款,超过去年同期银行信贷理财计划发行总款数的900款。进入三季度之后,此类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去年11月信合作产品中信贷类产品发行量占比超八成。去年前11个月,公开披露发行规模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7594亿元。

  专家提示:

  信贷产品的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对于信贷理财产品新规规定今后商业银行必须实现信贷资产与其所有者剥离,然后再对资产进行评估定价,最后销售给投资者。

  郭田勇分析表示,尽管有诸多优势,但是作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信贷类理财产品仍存在风险。“从表面上看,该类贷款的所有权通过信托公司转移了出去,但现实中,如果借款企业出现信用风险,往往由银行提供贷款,因此绝大部分的风险仍留在银行。”

  其次,某些理财产品甚至用新发产品发行解决到期兑付问题,这种“无本取贷”的模式更是加剧流动性风险,随着产品规模的扩大,风险也逐渐积累。加之表外贷款不在账簿上显现,监管层无法得知银行业的信贷规模,更无法知悉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从而给监管带来很大障碍。因此,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叫停亦有其合理性。

  卓越理财分析师也表示,信贷理财产品打包的一般是银行的优质信贷资产,其核心是信用。但值得警惕的是,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形势下,部分金融机构为争夺市场,逐渐出现了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现象,一味宣传高额收益率以吸引客户,对信贷项目质量、风险评级甚至投资方向等关键因素却语焉不详。这样的营销陷阱,需要投资者重视和防范。

  判断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度,有一个很质朴却实用的思考方法:银行目前六个月至一年商业贷款利率是5.31%,如果某信贷类产品号称年收益率7%,也就是说,产品的融资方企业愿意以7%以上(信托公司费用、银行费用等)的成本来融资,那就应加以警惕了。为什么呢?答案是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它。

  南方日报记者黄倩蔚彭国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