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券商债券集合理财产品险遭清盘

  除股市效应外,银行求财心切的诱导也令投资者纷纷弃债投股

  证券时报记者 吴清桦

  本报讯 与券商股票型集合理财产品备受追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券商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纷纷遭遇大额赎回,部分券商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甚至面临清盘危机。据了解,投资者赎回的原因除了股市的赚钱效应外,另一重要的推手是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频频诱导客户转投股票型理财产品。

  一家券商集合理财的负责人最近正在为旗下的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焦头烂额。他表示,“这只产品最近刚刚打开,就遭遇到大量赎回。而按照监管要求,如果产品总份额不足1亿份,将面临清盘的压力。”

  据悉,该产品成立时规模超过了1亿份,但是当产品进入开放期的首日,便遭遇大额赎回,其总份额迅速下滑至1亿份以下。无独有偶,中部地区一家券商的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也是在产品开放期遭遇了大量赎回,赎回量达到50%,原本近2亿份的规模,竟然只剩下1亿份左右。

  根据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存续期间,其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人民币,集合理财计划应当终止。

  据了解,券商债券型理财产品惨遭赎回的原因,虽然跟上半年的股市行情有关,但另一个原因则是银行的指引作用。

  “银行引导客户大量赎回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而去购买股票型理财产品,一方面顺应了市场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利益的驱动。银行从代销股票型理财产品中获得的认购费用远远高于债券型理财产品。债券型集合理财的认购费往往仅0.2%,而股票型集合理财产品的认购费有的高达1.5%,几乎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8倍。”深圳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人士如此解释。

  据了解,银行引导客户赎回债券型理财产品而去认购股票型理财产品,除了赚取高额认购费,还可从中赚取另外二道费用:当客户赎回债券型理财产品时,银行能赚取一笔赎回费;而当银行向客户成功推销其他券商的股票型集合理财产品时,还能从相关券商那里获得一笔额外奖励费。

  今年上半年,经历了开放申赎的券商债券型理财产品全部遭遇净赎回。统计显示,12只新老债券型产品上半年份额减少了33.3亿份,赎回比例为20.4%。与债券型产品相比,股票型、FOF类产品赎回比例要小得多,非限定性的新老产品份额减少了近41.7亿份,赎回比例为10.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