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理财产品主打固定收益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7日 07:2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金融危机犹在金融创新慎行银行理财产品主打固定收益牌

  证券时报记者 张广明

  本报讯 面对来自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银行在理财产品业务创新方面将不得不谨慎行事。据消息人士透露,银监部门已经召集各家银行开会,重新探讨在理财产品业务上的创新思路。该人士表示,从会议传出的基调看,今后理财产品的发展仍然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在产品的创新方面将越发谨慎。

  理财客户投诉增多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度调整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一些机构型挂钩理财产品承诺的到期高收益大部分未实现,这也引起了购买该类产品的客户的不满。

  某国有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部分理财产品收入不理想,已经出现客户流失的现象,银行现在接到的来自客户的有关投诉也开始增多,这对银行的售后服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不过,广东省信用联社资金运营部门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其实接到投诉的主要是外资银行,因为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情况相对要好的多。

  业务创新将谨慎前行

  据悉,这种新情况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同时,出于对风险的考虑以及对金融危机的担忧,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业务创新已经变得越来越谨慎,银监会已经专门召开过相关会议来探讨此事。

  “尽管会上没有明确说银行应该禁止推出的理财产品种类,但从会议传递出的基调来看,今后还是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一位参与此次会议的人士告诉记者。

  这次会上传递出的另外一个信息是,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应该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培养客户的理财意识。

  上述信息对银行而言,并不是利好。尽管固定收益类产品无需面临市场风险,但其对银行业的利润贡献也相对有限,该类产品大多是储蓄替代型的产品,银行发行这些产品的资金成本较高,这挤压了银行本身获得的部分收益。

  据前述广东省信用联社人士介绍,通过发行理财产品,银行获得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产品发行中的手续费,二是产品本身真实的到期收益与付给客户收益二者之间的利差。“作为投资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利差这部分很少,也就在0.03%左右。”

  对于银行业而言,尽管今年理财产品全年销量将首次突破1万亿元,创2003年我国理财产品市场开启以来发行量的最高纪录,但其真正带来的收益可能与发行规模并不成正比。

    相关报道: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价值持续下降

    银行理财产品10月日增3款

    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团队大起底

    山东:银行理财产品锐减

    银行理财产品减产减收

    银行理财产品不是药店 应是对症下药的药铺

    银行理财产品投诉增多 金融营销需留神风险管控

    要选够安全银行理财产品

    最新统计显示四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浮亏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