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富列车之投资篇:投资切忌人云亦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 20:11  《理财周刊》

  依靠投资致富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人却由于错误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心态一再错过了依靠投资搭上财富快车的机会。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错在哪里了。

  文 本刊记者/邢 力

  要想坐上财富快车,投资理财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在迈向财富增值的道路上,股票和基金无疑是最常见也最实用的助推器。然而股市风云莫测,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除了那些对股市ABC都没有搞明白的“菜鸟”在初入股市时必须要交点学费外,许多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的投资者也依然无法借助投资坐上财富快车。这就不再是技术和知识层面的问题,而是心病在作怪了。事实上,投资最难把握的也正是自己的心态。

  这些阻碍投资者坐上财富快车的心病,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症状。

  从“死了都不卖”到“死了都不买”

  典型症状:投资手段过于偏激

  【案例】黄伯达是一位退休教师,在2000年的那波大牛市来临的时候,经不起身边许多亲朋好友赚钱效应的诱惑,也一股脑钻进了股市。

  事实上,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牛市的到来往往是带动自己理财意识觉醒的最好时机,并且当时的黄伯达在朋友的指点下也已经对股市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股市风险叵测,应该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入市,应该给自己留下保命钱,然而暴富的渴望依然冲昏了原本理性的头脑。于是,他把自己毕生的积蓄——30万元,一股脑地倒进了股市这个吸金机器。并且在朋友的推荐和自己的分析下,近乎孤注一掷的只买了一只股票——原水股份(600649)。

  当时买入的时机正好是2000年的7月,股市即将登顶的时候,黄伯达在8.5元到9元之间不断吸进原水股份。在他看来,这只股票还有大涨的潜力,现在不买就错过了最佳的买入时机了。事实上,在黄伯达买入后的一个月,原水股份的确在继续攀升,并且最高攀到了11.79元的高位,转眼之间,他的账面盈利已经达到了30%。然而纸上财富来得快去得更快。2000年9月后,股市迅速下挫,原水股份也一下子从11块多跌倒了7块多。到2001年上半年,原水股份一直在8元到10元的区间内震荡,尽管这一期间他曾有多次机会“逃命”,然而黄伯达以为这是庄家在洗盘,因此更加坚定了“死了都不卖”的决心。2001年下半年以后,股市由牛转熊,漫漫熊市的煎熬终于让黄伯达的心理崩溃,在2004年以5块多的价格割肉出局。亏损高达40%,并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碰股市!

  然而熊市走到尽头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牛市。2006年和2007年两年大牛市到来之时,黄伯达看着身边又一批渴望一夜暴富的人冲入股市,他却又倚老卖老地告诫别人:你们今天别开心得太早,你们今天吃进去的钱以后都要吐出来的。抱着这样的心态,从2000点到6000点的漫漫牛市之路上,黄伯达一路都在和别人说“狼要来了”,自己也坚定执行“死了也不买”的策略。“年纪大了,怕了,玩不起了,还是安心把钱存银行吧。”

  诊断书:极端的投资偏好加重了风险

  从“出生牛犊不怕虎”,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黄伯达之所以无法坐上财富快车,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看问题太过极端。在股市中,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黄伯达却不是走向激进的极端,就是走向保守的另一个极端。亏钱的时候自己全部吃进,赚钱的时候却没自己的份。这样一来,财富只有不断缩水的份,哪里还有可能坐上财富快车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