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理财产品零收益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5:32 理财观察

  宛如皇帝的新衣。

  当浦发银行第一款结构性产品不幸被莽撞的“小男孩”发现“零收益”之后,铺天盖地的质疑随之而至。

  “零收益”风波成为银行面对的第一次“理财危机”。

  一个原本是“低风险、低收益”,为保本设计的产品,何以被冠以高高的预期收益,并裹上各种迎合市场口味的营销糖衣,摆上银行的柜台,并一度大行其道?

  难怪一位银行的产品经理感叹,设计结构性产品,重要的不是结构,而是概念。

  不过,糖衣终会融化。

  “零收益”刺激了投资者们的“偏见”:“为什么股票都涨了,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却为零?”

  回归辨证。

  或许不能因为“零收益”就一概否定结构性产品,但是显然急于完成业绩的银行把它们卖给了不合适的人,因为这些投资者要的不是低风险的保本,而是预期的最高收益。

  15款确认,13款疑似

  “零收益”完全名单

  撰文=姚瑜磊  图片=CFP

  继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发展银行之后,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平安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暴露出零收益,乃至负收益的理财产品。

  “零收益”危机持续扩大。

  本刊深入统计了上百款银行理财产品,发现“零收益”波及的产品数量远比目前发现的多。

  根据本刊的数据,已经到期的产品中,至少有15款确认零收益;而尚未到期的产品中,则有不少于13款产品“疑似”零收益。

  15款确认“零收益”

  据本刊不完全统计,到期结构类产品中,已有15款产品出现了零收益,其中,股票挂钩类有5款,其收益公式大部分都与股票的同涨、同跌或者涨跌幅度有关(见表1)。数据显示,这类结构性极容易出现零收益。

  除了和股票挂钩,汇率挂钩产品也感染了“零收益”流感。

  例如渣打银行在2007年推出的8款挂钩欧元兑美元汇率产品,收益均为零。

  不仅如此,民生银行也有一款欧元兑美元汇率挂钩的产品——“人民币0701期”出现了零收益(见表2)。

  导致其汇率产品出现“零收益”的原因在于外汇市场出现反转。这期间美元汇率大幅下跌,而欧元汇率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大幅上升,从而导致该款产品不能满足设定的收益条件,投资者无法获得理财收益。

  另外,今年1月到期的中国银行汇聚宝0703B理财产品,产品收益挂钩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价格,但由于原油收盘价超过产品设定上限,产品最终收益也为零(见表3)。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