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银监会官员:理财产品未必保证盈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8:20 晶报

  晶报讯 近日,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接受记者专访,代表银监会对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问题做出回应。

  李伏安表示,理财最近成为多方关注的热点,全民理财的意识日益加强。但是,这个市场刚发展不久,还需要有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大家一定要对理财市场未来发展有一个长远的判断。

  例如大家讨论较多的银行QDII理财产品收益问题。实际上,银行QDII理财产品推出只有半年,正好赶上当前全球的震荡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类产品又不可能不去海外投资,那么,本身在半年时间内,要跑赢市场就很不容易。当市场本身是负收益的时候,一个银行理财产品所谓“零收益”,也就是保证本金安全,相当于已经抵御市场风险了。

  另外,投资者需要区分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的收益判断标准。存款的判断标准要比较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判断理财产品是盈利还是亏损,应该跟同类的资本市场标杆产品相比较。如果在市场大规模亏损的情况下,产品是零收益但起码保本,那么这款产品就算比较好的。

  所有的金融产品一定不是简单地靠利率或者资本回报率来算的,一定是按市场表现来计算的。

  投资者为什么要买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就是要规避实际利率为负的风险,银行只有通过理财、为客户管理资产、投资等方式才能为客户规避实际利率为负的风险,但是银行不能向客户保证投资理财一定是盈利的。(财周)

  □相关新闻

  理财产品质押

  遭遇法律瓶颈

  晶报讯 近日有政协委员在京提出提案称,建议国家允许个人用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质押融资。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理财产品用于质押仍缺乏法律依据。

  据记者了解,此前曾有部分商业银行试点开办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业务,能够用于质押的主要是类似债券的固定收益型产品。

  由于理财产品用于质押缺乏法律依据,一旦个人财产因为其他问题受到司法处置,银行对理财产品的质押权将遭受很大风险。《物权法》相关规定称,只有法律和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财产权利才可以用于质押,而理财产品不在其列。(北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