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拷问零收益:银行信息不透明增加投资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BY  卜春艳 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理财产品接连爆出零收益、负收益,其中,信息披露的缺陷受到“拷问”。业内专家指出,信息不透明增加了投资风险,也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信誉。

产品说明书如“保密文件”

    前不久,社科院金融所发布的“银行业理财产品评价和分析报告”,引起了各方关注。报告的分析指出,许多银行信息不透明,存在许多“不明产品”(产品的基础资产、结构、期限等信息不明确)。信息不透明可能是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抄袭”,但无论如何,这既不利于社会监督,也不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

    有银行为此“喊冤”:在产品购买之初,银行均会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包括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 (包括最好和最坏)该产品的表现状况分析。然而,投资者不予认同。一位多次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告诉记者,一边面对的是把投资价值“捧上天”的宣传资料;另一边是轻易很难看懂的产品说明书。当接触产品说明书时,往往已被宣传资料的“吹捧”先入为主了。

    有研究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一般投资者在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时,是无法看清产品结构的,如果销售人员不主动揭示风险,很容易“身陷囹圄”。

    上网查询可发现,不少理财产品在银行官方网站上没有披露产品说明书,有的只是发布产品宣传资料。某银行还在宣传资料的末尾注明,该资料不构成合同性质的承诺。

    有投资者抱怨,产品说明书如同“保密文件”,导致投资决策受困于信息不对称。同一时期问世的银行理财产品,经常存在雷同性,但在期限、费率、赎回条款、流动性规定,以及结构设计的细节上存在差异。例如,此前遭遇“零收益”的浦发银行、深发展、民生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相似,均与港股挂钩,收益取决于挂钩股票间的表现差异。然而,在期限和收益计算公式上,浦发银行与民生银行的产品不同,前者已因“零收益”出局,后者尚未到期,还可指望港股反弹。

    “若信息不透明,就难以进行横向比较,‘货比三家’成为了一句空话。”上述投资者认为,银行大可不必“倒苦水”,投资者才处于真正的弱势地位。

信息公布遮遮掩掩

    对于理财产品浮亏,银行的另一解释,是产品期限未到,盈亏尚未有定论。对此,投资者最不愿意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裸泳者”。

    遭遇深发展产品“零收益”的投资者就反映,去年12月向银行查询时还说能实现高收益,今年2月到期后才知“老母鸡变鸭”,碰到倒霉的“零收益”。他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后续服务不到位,投资期满前往往难以及时了解动态产品收益。

    记者了解到,随着基金化银行产品的增多,不少银行在官方网站上披露理财产品净值,例如,工商银行定期将各款QDII、“打新股”产品的净值信息,通过表格形式,让投资者一目了然。但许多银行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

    一是“姗姗来迟”,不少银行系QDII产品在封闭期内不披露产品净值信息,与QDII基金封闭期内每周披露一次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不少银行系QDII的封闭期比QDII基金长,有的一等就是3个月。

    二是“捉迷藏”。基金产品净值信息披露,在基金公司官方网站首页的一侧十分醒目,但银行理财产品就不同了,不熟悉的投资者轻易找不到。有的以稿件形式发布在“营销快讯”中,网站的信息管理混乱,若查询历史表现,要么费力要么失望而归。

    三是“遮遮掩掩”。不少产品的投资情况公告,缺乏风险性提示。银行公布了挂钩指标在观察日的表现,但由于结构设计的复杂,投资者难以理解其产品究竟处于是盈是亏的状态。

    相比之下,正如社科院金融所的“银行业理财产品评价和分析报告”所指出,外资银行的信息不透明程度远高于中资银行。有的外资银行网站上,未公开披露理财产品的净值,其产品发行信息的透明度也不及中资银行。

    据了解,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加强理财业务营销的合规性管理,做好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其中,明确 “银行必须坚持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和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上,进一步做好产品的风险揭示,向投资者充分说明可能出现的亏损情况,复杂的产品可以举例进行情景模拟分析”。

    相关专家指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规范,亟待相关监管机构出台指引性文件,从政策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对银行来说,把投资者教育放到与产品营销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投资者教育的基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