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银行对理财不力应赔偿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07:07 江南时报
本报记者 王琦 1月18日本报以《东亚理财收益率压根没谱》为题,做了东亚银行两款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佳,给客户造成损失的报道。该报道,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大家就购买东亚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0.5%和0,东亚银行究竟有没有责任的话题进行了热论讨论,超过8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于理财产品零收益,东亚银行难辞其咎,东亚银行应该给予受损客户经济赔偿。 东亚银行理财能力明显偏弱? 对于东亚银行把收益率不佳归罪于市场行情不佳的说法,广大市民并不认同。因为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市场,为什么就你做得不好?根据新浪网的新闻调查题目——购买东亚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0.5%和0,你认为东亚银行是否有责任?84.71%的网民认为东亚银行有责任,仅有 11.53%的网民认为银行方面没有责任。在另一个调查题目——你是否还会购买东亚银行的理财产品?表示不会再买东亚银行理财产品的网民达到88%,还会再买的网民只占3.76%。 而种种数据表明,东亚银行的理财能力的确较差。一项调查显示,去年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实现最高收益。数据显示,2007年11月份有57款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到期,其中47款为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10款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其中有24款产品刚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4款产品实际收益率高于预期最高收益。 不仅如此,不少银行的海外理财产品都取得不俗业绩,例如华夏银行去年推出了“慧盈1号”港股挂钩型理财产品,这款产品在10月5日首个观察日就达到触发价格、锁定最高收益。 这些成功的理财案例不仅拷问着东亚银行的理财能力,也增强了客户向东亚银行寻求经济赔偿的正当性。“东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低,再有千万条理由,东亚银行都难逃干系,必须要给相关客户一个满意的说法!” 而到目前为止,东亚对这两大理财败笔一直没有正面回应投资者。 东亚银行不得使用“预期收益率”! 有投资者提出,类似东亚银行这种频频出现低收益的银行,监管部门就应禁止该银行在推出其它理财产品时,使用 “预期收益率”的说法,以免误导了投资者。 南京大学金融系杨波老师表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关合同条款,特别是风险收益部分,如果银行工作人员通过随意夸大预期收益率来销售理财产品,这就很不对,出现的收益不兑现的问题,银行必须要负责任。 记者昨日获悉,针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夸大宣传满天飞等种种问题,多名理财专家、法律专家和普通投资人,就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监督管理致中国银监会和各银行发出公开信。公开信称,就银行理财产品供需双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家银行提出六点建议,其中就包括银行须在理财合同中细化风险揭示;细化利润分配及计算方法等。 另外,对频频出现与“预期收益率”相差甚远的银行,如何处理,也是他们此次建言内容之一。至于是否如投资者所要求的那样,取消类似东亚银行这种低收益率的银行不得使用“预期收益率”的字眼,专家表示一时还不好说。 银行凭什么做包赚不赔的庄家!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何是促销人员的“口头禅”,这其中除了有营销目的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揭秘,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银行一家来操作,它的背后是一些投资信托公司或者是基金公司等理财团队。通过银行的平台,这些资本方获得了巨额资金进行资本运作,根据双方的约定,银行只要完成了理财产品销售就可得到不菲的管理费。 而根据客户和银行的协议,如果最终收益在基准收益内,银行仅收取固定管理费;如果收益率超过基准,银行按照一定比例提取浮动管理费。收益率越高,提成比例越高,有的银行提成比例高达40%。 例如不少“打新股”理财产品,都增加了报酬提取条款,当投资收益率超过一定水平后,银行将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作为报酬。如某银行理财产品规定,年化收益率高于5%(扣除相关费用后),投资管理团队对高于5%、低于15%(含15%)的收益部分按15%的比例收取业绩报酬;对高于15%的收益部分按25%的比例收取业绩报酬。 即使理财失败,根据银行精明的“免责条款”,客户只能自认倒霉,银行也能安然脱身。“银行就是这场游戏的庄家,只要拉到了客户它就已经赚了,而且是包赚不赔。”这位人士感叹道。由此可见,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布满种种陷阱,消费者被各种理财收益的繁琐公式搞混了头,而银行却可以编制美丽“谎言”达到利润最大化。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