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理财产品五大忽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01:42 南方都市报

  

只鼓吹收益与运作信息欠公开让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失望。CFP供图

  “银行提供的不是理财服务,而是推销”,昨日,深圳市民刘小姐向本报投诉,她购买的一款理财产品收益为0,然而在买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强调风险。在本报推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年收益为0》系列报道后,连日来多名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发表看法,记者总结了一下,市民共提出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在销售、运作等环节存在五大问题。

  各中外银行共有2836款理财产品

  在本报推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年收益为0》系列报道后,连日来多名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发表看法,也有一些金融业人士参与讨论。在某证券公司从事金融行业分析的熊先生表示,近两年牛市也催热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仅去年前三季度,各中外资银行共销售1643只、2836款个人理财产品,而去年全年销售总量有望达到1万亿元。此前,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和汇率、利率有关,这是银行的强项,但银行理财产品一旦介入证券市场,某些银行在这方面可能人才欠缺,投资运作能力不足。

  熊先生还认为,理财产品可以从多角度设计,其收益不理想不一定就说明产品设计不好,可能是市场变化确实很快,也可能是没有卖给“合适的人”,如一些结构性产品、衍生类产品设计复杂,收益为0有时很难免,如果卖给以储蓄为主的投资者会引起很大问题。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在设立、推广、投资运作、信息披露等环节有自己的特点,但还有改进空间。

  1 不是理财是推销

  “银行提供的不是理财服务,而是推销,怎么好卖怎么说”,昨日,购买了某股份制银行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为0的刘小姐告诉记者,买时银行工作人员先强调预期收益会达到10%,然后强调保本,却没有强调保本的意思实际上是“可能收益为0,只能拿回本钱”。听了银行工作人员的推销,她觉得这款产品简直跟高息储蓄一样划算,毫不犹豫就买了。多名市民还反映,不论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银行印刷的宣传单,都会突出强调预期收益,而风险提示往往忽略。

  记者调查: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步中路以及振华路沿途几家银行,发现一些银行在理财产品宣传单上确实存在“重收益轻风险”的问题。某国有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明确写出“产品最近两年以来,累计收益率达220.38%”,却没有明确指出该款产品实际上不保本。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某款打新股产品宣传单上写着该产品“预期年收益率8至25%,且上不封顶”,当记者提出打新股产品均不承诺保本时,其客户经理才表示这款产品不保本,同时却立刻又表示:“实际上是很安全的,你见过新股跌破发行价么?”至于目前新股中签率越来越低,收益空间可能越来越小更是只字不提。

  建议:销售环节必须严格监管

  熊先生(某证券公司金融行业分析师):不少银行对客户经理也有激励机制,因此目前很多客户经理的任务就是把产品推销出去,在销售环节的监管上却不是很严格。实际上,理财服务就是要把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否则很容易出现大量问题。我认为,不论是从监管法规上还是从银行内部管理制度,都要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环节进行规范,这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最重要的环节。

  2 产品说明书不通俗

  市民反映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条款通俗化不够。正准备到某外资银行购买一款理财产品的刘先生说,这个产品挂钩什么“市值权重指数”,还运用什么“回报锁高机制”,他看起来完全是云山雾罩。不少市民都反映,一看到合同条款基本就傻眼。正因为产品说明书以及条款不够通俗,才让他们对客户经理过分依赖,一旦客户经理有意误导就很容易上套。

  记者调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银行在产品宣传单上已经基本做到了通俗化,特别是能够运用一些案例计算来揭示产品原理,但是在产品说明书以及合同条款方面,却运用了大量公式、术语,理解起来非常费劲。

  对此,某国有商业银行外汇部门负责人曾先生表示,宣传单可以尽量通俗,但合同条款一定要表述严谨逻辑性强,因为这涉及到法律问题。“一些术语也没有办法通俗化,如LIBOR、同业拆借利率等等”,银行工作人员认为,这些名词合同里也不可能进行名词解释,投资者也应该加强金融常识学习。

  建议:制定规范通俗的宣传单

  刘先生(投资者):如果合同条款不能通俗化,那么目前监管部门应制定统一规范的宣传单,要求银行对投资者最关心的几个要点如产品原理、投资门槛、预期收益、风险提示、费率水平等简明扼要地列出来,并举出通俗化案例进行说明,还应该规定宣传单也具有一定法律效力,这样银行也不敢夸大收益忽视风险提示。

  3 客户经理水平参差不齐售后服务差

  某国有商业银行客户李先生说,他买的产品出现亏损后有一次赎回机会,结果到了赎回当天下午4点多钟他才接到客户经理电话,让他立刻到银行办手续,而他根本赶不上。他认为银行完全可以提前告知。此外,他们还反映客户经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解释不清楚产品原理,在客户对产品提出质疑时竟无法回答。

  记者调查:在振华路某股份制银行营业网点,针对该行推出的一款打新股产品,记者咨询了大堂经理。他的名片上写着“硕士”,然而当记者问这款产品是参与网上申购还是网下申购,对产品的收益分别有什么影响时,他却答不上来;再问及如何收费时也不能清楚回答。在另一家国有银行网点,记者咨询了多款基金,理财经理均推荐记者购买,但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不能清晰回答。

  “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某银行相关人士单先生告诉记者,银行近年来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爆炸式增长,数量众多且涉及多个领域,而理财经理紧缺。他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过程。

  建议:每个网点设专业人士

  鲁先生(投资者):我在香港也有户头,感觉他们的服务好很多。如果客户经理自己都不明白产品原理,在销售时很容易发生误导,一旦不能专业回答问题,银行形象立刻大打折扣。

  首先,要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素质,至少专业性不能比一般客户差,再退一步起码要对目前销售的产品了如指掌;其次,每个银行网点至少要配备一到两名取得资质的专业人士,在客户经理回答不了时与客户交流,而不是简单地由客户经理打个电话去咨询然后再转述。银行还应该定期给投资者寄送账单、发送短信提示等等。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都差不多,最终影响我们选择的就是服务。

  4 运作信息欠公开透明

  “基金公司首页一点开就能看到基金净值,银行的要找起来太不方便。”某股份制银行客户李小姐反映,她先看到产品广告,然后去该银行网站上查资料,却发现根本查不到任何产品信息。后来只好到网点去问。买了之后也没有账单寄给她,每次去打存折才能看到收益。

  多名向本报投诉的市民反映,银行理财产品运作信息欠公开透明。首先,产品信息不透明,通常只有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或者宣传折页,到签合同的时候才能看到完整的产品说明书;其次,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不透明,具体怎么操作收益怎么计算都不方便查找。一些银行的网页设置很复杂,理财产品净值公布没有像基金那样在首页突出。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除简单公布一个净值外,操作过程基本不对外公开。

  记者调查:采访中发现,有些银行比较规范,在网站上会对理财产品列出简单表格,对产品期限、认购门槛、相关费率等进行简要说明,此外还会链接详细的产品说明书。但是也有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发售,在许多知名财经网站上都有广告或者消息,但银行网站却查不到任何信息。在运作过程中,一些银行均会定期在网上列出产品净值,不过有的过于简单。如某国有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一款打新股产品,虽然定期在网站上会公布收益,但都是每只股票的收益,而累计收益怎么计算、年化收益率大概已经达到多少均未列出,让投资者感到不便。

  建议:应多渠道提供查询

  熊先生: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在信息披露是一个弱项,从法律上来讲银行理财产品属于私募产品,要像上市公司那样及时公告还很难。但目前还是可以做到提供多种渠道供投资者查询:首先,在银行营业网点或者网站,应有完善的产品合同、产品说明书可供查询;其次,在产品持续运作阶段,定期净值都应该通过网站、网点、客服热线等多渠道公布,并定期给投资者寄送对账单。

  5 理财产品收益不理想

  这是目前深圳投资者反映的另一个焦点问题。连日来,多名投资者反映他们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0甚至为负数,对银行理财水平进行了质疑。甚至有网友怀疑银行为了“骗钱”推一些根本不可能有收益的产品,并可能存在篡改理财产品收益的情况。

  记者调查:对一些投诉个案记者进行了采访,被投诉银行解释各不相同,有的表示是市场表现与产品预期出现偏差,导致收益不理想;有的则认为客户在计算时,只算了亏损的那几期而忽略了收益部分,实际算下来还是有收益的;有的则认为客户不成熟,市场短期波动出现亏损就急忙赎回并否定了产品,但没有银行认为自己在产品设计和运作方面出现失误。银行人士还认为,没有银行会拿信誉开玩笑。此外,很多理财产品的公式、原理都在合同中写得很清楚,客户完全可以查询公开的市场数据并进行计算,银行想篡改也不可能。

  建议:可引入第三方审计

  熊先生:投资者对银行篡改收益的这个担心不无道理。我认为可考虑从制度上规范,如对银行理财产品也引入第三方审计,审计后定期向投资者公布。此外,银行理财产品也应该实行托管制。

  采写 本报记者 杜雅文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