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打新收益最高27.87%最低4.10% QDII净值下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6:54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时晔/文

  2007年12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差距拉大。

  依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和各银行公布的数据,QDII产品,有的累计收益已达30%,有的处于亏损状态;打新股产品,有的年化收益达132%,有的不到7%;结构性理财产品,有的年化收益近100%,有的收益则零。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变动存在相当差异。

  QDII净值下跌

  从去年12月各家银行的QDII表现来看,大多数的QDII产品净值较11月有所下跌。下跌幅度较大的产品均挂钩于投资港股的基金,如汇丰银行挂钩的汇丰中国基金当月下跌5.45%、霸菱香港基金下跌4.45%;招商银行挂钩的“景顺中国基金”下跌3.54%、“富达基金—中国焦点基金”当月下跌2.96%;中信银行的“港股早班车”代客境外理财4与“赢在香江”代客境外理财2号挂钩的也是霸菱香港(中国)基金;东亚银行的“东亚亚洲策略增长基金”、“东亚香港增长基金”虽然到目前累计收益分别为21.1%、31%,但较上个月的表现也有所下降。

  事实上,遭受寒流的不仅挂钩港股的基金,从全球来看,原来一些受到追捧的投资领域基金表现也有所下跌,比如投资“金钻四国”的产品、世界矿业或资源类基金、亚洲增长股票基金等。从数据来看,汇丰银行推出的“富达基金—新兴市场基金挂钩”QDII产品上月下跌1.79%、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下跌1.03%、招商银行挂钩的“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上月下跌0.62%,中国银行“新兴市场”QDII产品2007年12月底公布的净值为0.9849,而其“中银稳健增长(R)”的净值为1.2697。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数据,去年12月QDII产品整体表现相对较差的是招商银行,其推出的4款QDII产品去年12月均处于亏损状态(取12月某日净值数据),一方面,除受港股震荡影响外,也与银行推出的时机有关。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2款挂钩港股基金的QDII产品发行时间在2007年9月25日,正好迎上了港股震荡期,而错过了之前几个月的上涨周期。如汇丰银行6月份推出的挂钩港股基金的QDII产品目前尚处盈利状态,但之后几月推出的产品虽然挂钩同一基金,但净值表现为亏损。这一差异同样体现在中信银行的QDII产品中。

  打新收益最高27.87%最低4.10%

  2007年12月银行发行的打新股产品明显减少。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12月,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共发行22款,比前一个月减少5款,但仍然是理财产品市场比重较大的产品。

  从产品收益来看,打新股产品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银行间,也存在于同一银行不同产品中。如工商银行公布的12期打新股理财产品,去年12月的年化收益率中最低4.10%(第21期新股申购),最高27.87%(第19期新股申购)。

  为何同样的打新股产品,在同一个月却出现了如此高的收益差异呢?从2款产品的说明书来看,第21期新股申购(1年期—B款),募集计划发行量为15亿,其中签股票可以在上市三个交易日内卖出,同时参与网下配售;第19期新股申购(6个月款),募集计划发行量20亿,其中签股票可以在上市5个交易日内卖出,且并没有说明参与网下配售。

  同时,从上月发行的10只新股股价走势来看,无论是在上市3日抛还是5日内抛,股价差异并不大,所以对收益变化影响并不大。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业内人士表示,一种可能性是计算方法不同,有的按股票发行价来计算收益率,这样就使得收益率降低,另一种可能性是这2款产品募集到的实际资金量不同,同时参与打新股的资金比例不同,致使产品收益率不同。

  去年上月的打新产品中,一个明显特征是为单一股票设立的打新计划越来越多,如招商银行新推的“新股集合号”,前后周期仅15天;工商银行也专门推出了“中国太保专项新股申购”、“中海集运专项新股申购”、“中铁股份专项申购”。

  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

  去年12月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出现了实际收益为零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被业内形象地称为“产品爆掉”,也是投资者和银行非常害怕出现的局面。

  在“海康MSN理财大学”论坛上,多位网友反映“浦发银行第9期汇理财F2人民币理财产品”,在2007年12月28日产品到期日时才发现实际收益为零,而当初产品预计最高年收益为16%。客户投资10万元,收益仅39.6元的利息。

  何以这样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这样的收益呢?记者仔细研究发现,收益公式设计与市场判断发生的偏差导致了收益为零。

  根据产品设计结构,该产品挂钩香港四大股票,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银香港、招商银行。但并不是挂钩的股票涨幅越高,产品收益就越高。该款的实际收益事实上取决于涨幅最好的股票与最差的股票之间的价差,价差越小其收益越高,即涨跌幅一样时才会取得最高收益,如果价差在16%以上产品收益即为0。

  实际结果是,表现最好的股票招商银行上涨96.2%,中银香港下跌2.62%,两者价差达98.82%,远远超过16%。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不少结构性产品为迎合市场卖点而忽视风险,或者设计结构本身不合理,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能仅听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远离一些潜在风险大,设计结构明显不合理的产品。

  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比重上升

  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统计,去年12月,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发行数量继续呈上升趋势。非保本浮动收益在2007年年内已经从占比不足10%上升到目前的50%,超过了保本固定收益产品和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2007年12月,保本固定收益产品发行57款,占比24.1%;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发行75款,占比31.5%;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发行105款,占比44.3%。其中,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占比较大。

  在2007年12月份到期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中,收益最高的是工商银行第23期新股申购结构化理财产品,该产品到期年化收益达132.39%,远远超过4.2%的预期收益率。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