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低风险银行产品大搜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03:3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廖先生今年43岁,工作稳定,年收入6万元,妻子今年42岁,年收入4万元。廖先生家有两年期存款等现金资产25万元,一辆经济型轿车,居住于90平方米的三居室楼房。在充分考虑到平时的生活、教育等费用后,廖先生大概还有15万资金可以用于自由投资。“首先是不能亏钱!”廖先生说这是他对投资理财最基本的要求,“收益方面能比存款好一点就可以了。”

  有廖先生这样类似理财目的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和他一样的一些公务员。有闲钱,但是并没有多少时间精力用在投资理财上;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相关政策又不允许他们冒太大风险进入股市。对于这些谨慎的理财者们来说,风险相对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值得重点关注。本期《赢家》理财周刊为你详叙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及投资要点。

  刚刚过去的2007年可以说是银行理财市场新品频出、产品设计也不断走向成熟的一年。除了传统的固定收益产品,打新股理财、QDII代客境外理财、黄金、外汇理财层出不穷。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大增,投资者首先需要对不同产品的特点心知肚明。

  “打新股”产品最热门

  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最热门的要数“打新股”理财产品。据了解,市民购买“打新股”类理财产品,首先是看中了这类产品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因为以目前的市场状况,新股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还比较小。

  其次,虽然自己申购新股一旦中签,获得的收益有可能比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出很多,但毕竟个人拥有的资金量很有限,直接申购新股中签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对于银行来说,可以通过发售理财产品筹集到大量资金,用这一大笔资金去打新股,中签的机会也会大很多。再次,个人投资者可能只针对一只新股进行申购,而银行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则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对多只新股进行申购,是新股“只只打”或“循环打”,从而可以使投资风险更加分散。

  此类产品所具有的低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让它成为去年稳健投资者的最爱。各银行也积极开发产品满足投资者需求,招行、交行、工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去年12月共发行了237款理财产品,其中绝大多数为“打新股”产品。

  收益:有逐步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招行去年10月到期的1年期打新股产品收益率达到19.10%;中信银行去年1月开始运作的新年计划1号、2号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5.21%、17.45%。但目前“打新股”产品的表现有所下滑,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统计显示:“打新股”理财产品收益率已有所下降。甚至有银行公布“打新股”产品中有两只产品出现了单月负收益的情况。

  申购新股资金量增长太快,将使得中签率会继续下降,同时,银行“打新股”产品一般都有一定期限,但是如果该产品存续期正好是新股发行比较少的阶段,收益率也会比较低。不过近期将会有中煤能源等大盘新股上市发行,打新股产品的收益率有望提升。

  新品速递:

  光大银行近期又推出一款“打新股”理财产品——“如意新股”,参与方式更灵活。只要有该银行的活期账户,并与银行方面签订理财协议书,银行就会在新股上市后直接冻结投资者的资金,新股中签活动结束后,就自动将资金与收益打回到投资者的账户中。

  近期,深发展、浙商银行等均推出了“打新股”产品,且目标盯紧国内A股。深发展今起推出“尊贵计划08年1号”分级型新股申购人民币理财产品。

  结构性产品:收益波动最大

  结构类票据理财产品都是浮动收益的,所募集资金投资于连结一揽子股票或基金或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指数等的结构性票据,预期收益率较高。该类产品因挂钩标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收益率和风险特点。挂钩汇率的大多期限较短,收益率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而一些挂钩股票或基金表现的预期收益率可达到10%以上,也要承担相应的股市风险。

  新品速递:

  一向与境外市场标的挂钩的国内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今年起拉开“回归”大幕。日前中信银行推出国内首款挂钩A股市场指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这是继去年底出现挂钩B股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后,理财市场的又一变招。观察人士指出,从该产品的设计来看,银行将较高收益的实现,都押宝在今年A股市场将再度“长红”的判断上。对此,个人投资者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

  不容忽视的是,一旦A股表现不尽人意,该理财产品最终收益不排除为零的可能。假设今年A股指数真的可以实现120%的涨幅,但是,按照产品规定,投资者也只能拿到20%的理财收益,相比之下,可能还不如将资金直接投资股市。

  银行QDII:依然受冷遇

  QDII型本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被监管部门认证的商业银行,由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外币,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外币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由于投资者对境外市场的陌生,以及银行QDII产品本身收益欠佳,投资者对QDII产品的态度相对“冷漠”。

  在人民币升值和中美利差缩小的双重“挤压”下,从收益看,QDII依然处于“寒冬”中。传统固定收益类美元产品,已经很难有吸引力。去年第四季度推出的QDII大多未能摆脱跌破面值的尴尬。投资QDII遭遇“赔了夫人又折兵”,让一些投资者感觉还不如结汇买入其他人民币产品。

  农产品、黄金、石油、水资源等价格上涨,给美元理财产品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此外,部分超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可以减少客户的汇率损失。但稳健理财师们认为,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投资者应随大流,尽量回避银行QDII产品。

  投资策略

  别轻信最高收益预期

  2007年初,客户陈先生在某商业银行购买了一款人民币理财计划,按照合同约定,这款理财产品预计年收益从0到16%。但年末合同到期后,银行公布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只有0.0396%,陈先生投资的10万元钱,最终只获得39.6元的收益。对此,陈先生愤愤不平:“去年股市那么火,这款产品涉及的4只股票都有良好表现。即便这钱存成定期,得到的利息也有几千元。”同时,他购买的另一款挂钩中资能源股的理财产品,目前看来也极有可能出现零收益。

  理财师认为,银行理财日益推陈出新,各种结构性风险挂钩型产品在给客户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使部分客户落入这种零收益率的陷阱之中。投资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不能只看预期最高收益率,还要对产品的投向等进行具体分析。

  另外,在加息预期下,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最好重点关注半年到一年期的产品。银行产品收益率一般会随着利率提升而提升,短期理财产品存续期限短,往往能跟上利率的上涨步伐。

  购买方式:投资者可以在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期到银行购买,招行、交行、工行、光大等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较多,不愿意到银行排队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如果开通了网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只要开通网上银行,就可以通过网银的“投资理财”界面,直接购买该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不高,多数银行人民币、外币理财计划最低门槛为5万元人民币和5000美元,部分银行产品起点稍低。

  本报记者 李龙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