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2日 08:28 优顾理财 

   7月22日重要理财信息汇总:A股重回“4时代”:牛市,到底还在不在?你买对了吗 二季度最牛基金公司头号重仓股;股市高收益标的“退场” 银行理财收益率破五

  ——股票——

  A股重回“4时代”:牛市,到底还在不在?

  自上周以来,股市已经基本企稳,如今又重新站上4000点,且收复半年线"牛熊分界线"。牛市行情,到底还在不在?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微博]认为,从最近一周多的情况来看,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完全恢复,越来越多的股票在复牌交易,正常的交易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这说明政府的救市工作在恢复市场正常的流动性、正常的交易能力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功。但短期内,市场不太可能继续出现单边、广泛和猛烈的上涨。

  高善文称:我们对市场总体上认为,是一个箱体整理的状态,当市场沿着一个箱体的上轨运行到市场认为"政府能够接受,有可能开始考虑退出"的时候,比如说也许是接近4500点的时候,随着对政府退出预期的增强,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些调整的压力。

  高善文进一步表示,市场的重点,很可能主要还是集中在创业板,集中在中小市值股票,集中在成长类股票上,特别是自身的基本面比较良好的个股。那些下跌过于剧烈,但基本面相对比较良好的股票,也许会走出一个独立的行情,甚至很多这类的股票会创出新高。

  7月24家公司被举牌 目的不一手法各异

  7月20日,沙河股份(000014.SZ)发布公告称,中科汇通于7月17日增持沙河股份1.03%,此次增持后,中科汇通合计持有沙河股份5.01%,达到"举牌"红线,沙河股份成为中科汇通7月以来举牌的第11家上市公司。

  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7月以来截至21日,已有不少于24家上市公司被举牌,产业资本"抄底"的痕迹较为明显。

  梳理被举牌原因来看,除了看好公司长远发展,或者经历股灾后的"价值重估"空间以外,还有少数举牌甚至有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争夺控股权的迹象。而出于不同的举牌目的,举牌手法上也各有特色。

  从沙河股份的公告来看,中科汇通举牌沙河股份的方式并非一蹴而就。今年6月起,中科汇通开始试探性地进入沙河股份,但直到7月15日,中科汇通才一举买入沙河股份630.67万股,占比高达3.12%;随后的两个交易日内,中科汇通继续增持84.11万股和207.93万股,占比达5.01%,完成举牌。而在中科汇通这11家公司中,如沙河股份一样早有介入的还有两家,分别是海联讯(300277.SZ)和天晟新材(300169.SZ),且时间推前至今年4月,不过集中增持至举牌线均是在近期才完成。

  股市上涨期指为啥大跌:套保仓太沉了

  周一期指的全线大跌并未唬住现货股票市场,周二大盘低开后震荡向上,截至收盘站稳4000点。而与周一情况相似,昨日三大期指与三大现指数依旧"各走各的",不再见往常亦步亦趋的景象。为何现货指数并没有如期指预期的那样"大幅走跌",反而稳中有升呢?

  事实上,根据投资者复盘日记可见些许端倪:昨日上午开盘现指低开,期现贴水明显收敛。昨日期现指数间的深度贴水实际上出现在现货市场第一波跳水之后。

  "周二现指低开可能是对前一日期指深度贴水的正常反应,基差也明显收敛,但随后现货市场的下跌令期指市场的套保平仓压力骤增,在多头不足的情况下,实际上期指尾盘勉强翻红是由套保盘平仓所致。"一位资深期指投资人士解释认为,上午股市跳水,导致套保空仓开的过多,最后跌过头了,经过干预的期指,池子太小,已经容不下现货套保需求了,所以导致了大幅度贴水。"从日线可以看出,中证500现货跌了3.5个点,IC跌了8个点。"

  对比历史数据,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持仓量最多时在30多万,周二收盘时持仓仅为51627手,上市时间不久的中证500期指主力合约持仓最高时在5万多手,周二收盘持仓则为9804手,不足1万手。下降幅度高达80%。

  "主力合约从1507过渡到1508合约后,很多期指投资者都不参与了。目前的现在开仓制度令一些投资者摸不着头脑,规模较大的资金也甚至不敢放在账户了,现在期指持仓只有2013年时候的水平,容不下现在这么大的现货套保需求。"上述投资人士表示。

  有分析师认为,就多空博弈角度而言,机构做多兴趣不浓,如最近新发基金较少,需要买进期指锁定筹码的较少,而散户投资者虽然在做多,但相对机构卖出套保的压力,根本不占优势。"周二市场的翻红实际上是由于巨幅贴水情况下,敢于继续卖空套保的机构不多,只能平仓,由此期指空头持仓不断下降。而实际上一些机构迫于对冲端平仓只能无奈卖出股票。"

  入市即穿越牛熊 超跌次新股再发牛脾气

  有一种成长,叫刚入市就穿越牛熊。

  今年以来,登陆A股市场的新股、次新股达193只,其中不少公司未能尽情享受完新股上市的红利,股价便遭遇腰斩。从6月15日起市场剧震以来,各板块指数大幅下挫,在这期间,次新股指数跌幅达34.78%,超过上证指数30.73%的跌幅,逼近创业板指数36.04%的跌幅。

  不过,作为本轮股市维稳组合拳中的一大“杀器”,IPO暂缓或许能使次新股依靠稀缺性而再次带来中短线的投资机会。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分析人士建议,关注那些市值较小、主业想象空间较大、前期跌幅较大且反弹时力度较大的强势次新股。与此同时,在本轮新股存量发行思维的主导下,临近中报披露窗口,不少公司有望密集公布“高送转”消息,那些股价较高、想做大股本的新股、次新股或可借此增强股票流动性,为股价重新上攻做准备。此外,那些在本轮下跌行情中,为稳定股价而公司公开未来发展计划或意向的公司也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成品油价“三连跌” 航空股受益全面爆发

  随着国际油价又一大利空落定,国内成品油价也即将迎来"三连跌"。

  本周,伊朗核问题正式达成协议,其原油出口解禁后预期原油供应量增加,导致原油价格持续震荡下跌。与国际油价的走势一致,发改委昨日通知,22日0时起将降低成品油价格,汽、柴油均下调265元/吨,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0.2元/升,0号柴油0.23元/升。

  受此影响,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后,物流运输成本将明显下降。中宇资讯统计,7月份以来成品油累计跌幅测算,汽柴油分别下调360、355元/吨,总计利于企业减少2.59%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1.68%的运输成本,货运重卡月度油耗成本累计下降1207元,私家车月度出行油耗降低约44元。

  值得一提的是,受油价持续下调预期影响,航空股近期集中爆发,昨日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吉祥航空等均涨停,海航涨逾6%。海通证券研报分析认为,航油成本占40%的成本,原油价格下跌对航空公司成本端有极大减负作用,有利于航空公司业绩增厚。近日南航、东航等上市航空企业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南航预计盈利34-36亿,而去年同期为亏损,东航上半年盈利预计35亿至37亿,吉祥航空中报业绩亦预增130%至170%。

  ——基金——

  你买对了吗 二季度最牛基金公司头号重仓股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持续追捧成长股,二季度也不例外。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二季度基金增持幅度最大的个股包括怡亚通北陆药业益佰制药国药一致等个股被增持最为明显,信息技术板块中以昆仑万维被增持最显著,除了东方航空[微博]

  截至6月底,已公布季报偏股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中国平安虽然依然占据头把交椅位置,但其重仓市值规模较第二名已经相差不大,头号重仓股锁定为医药流通股国药一致,该公司旗下重仓该股的基金数达到了10只,可以说是独门重仓股。两大基金龙头双双将头号重仓股锁定在医药生物行业,显示出大型基金公司对医药股的追捧。其他大型公司中,华夏基金[微博]继续头号重仓汇添富基金和上投摩根头号重仓股双双锁定为万达信息,华商基金[微博]头号重仓了恒生电子

  个别混合基金及股票型基金采取了高位减仓操作,仓位下降十分显著。季报显示,共有27只基金二季末仓位较一季末下降20个百分点以上,在已披露季报的偏股基金中减仓幅度最大。

  其中,有10只混合型基金仓位降幅超过50个百分点,海富通新内需一季末仓位高达97.32%,但到了一季末只剩下0.79%,几乎处于空仓状态,新华行业轮换配置基金股票仓位同样从一季末的高达96.78%削减至一季末的0.78%,浦银安盛新兴产业基金仓位也由一季末的95.48%砍至一季末的1.73%,这三只基金成为从极高仓位到近乎空仓的典型代表。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他们对股市风险的提前预判能力。

  A股市场大幅调整 新基金发行遇冷

  7月18日,万家瑞兴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管理人决定提前结束本基金的募集,自7月18日起不再接受投资者的认购申请。

  就在7月9日,万家基金刚刚宣布,新基金延长募集期至9月22日。这也意味着新基金将募集截止日期推迟逾2个月,一次性用足新基金的3个月发行期。

  先延长募集再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并非万家基金一例。易方达于6月23日发行的军工指数分级、证券公司指数分级两只基金原打算2天结束募集,遇上二级市场突如其来的调整,也不得不延长募集期,8天之后募集资金达到了成立门槛,该基金遂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业内人士分析称,万家基金出现延长募集期至3个月之久或源于基金公司无法把握募集资金何时能达到2亿元的成立门槛,与其两次延长募集,不如一次性用足发行期。

  除了延长募集期并提前结束募集,近期连续两次延长募集期的案例也频频出现。嘉实基金近期发行的嘉实低价策略基金在7月7日延长募集期之后,7月15日再次延长募集期;中海基金发行的中海中证高铁产业指数分级基金在6月29日宣布延长募集期之后,7月9日再发延长募集期的公告。

  ——银行——

  股市高收益标的“退场” 银行理财收益率破五

  根据银率网的统计,刚刚过去的一周(2015年7月11日至2015年7月17日),市场上共有721款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8%。

  上周的银行理财市场中,除了超长期理财产品外,短期、中长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几乎全线"破五"。统计数据显示,上周投资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5%,1-3个月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3-6个月期限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5%,而6-12个月期限的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1%。

  回顾银行理财市场2015年以来的表现可以发现,近半年多时间里,银行理财产品一直呈现出较为疲弱的态势,一改前两年动辄收益率超过6%、甚至高达7%的情况,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常常在5%—5.5%之间徘徊。而临近6月末的几周里,受到年中效应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勉强守在5%以上,但也终于在上周跌破了5%这一被市场颇为关注的关口。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