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7日 11:15 《财富管理》 

  文/殷剑峰

  记得年初的时候,笔者就认为此轮牛市看起来不是什么“改革牛”,而是“杠杆牛”,因为许多关键的改革措施未有显著进展,甚至没有动静,一些正在推动的改革措施似乎也没有产生料想的积极影响,而杠杆却是实实在在地不断加大。近期,在股市经历了罕见的惨跌之后,“杠杆牛”终于显露了原形:这并非真正的牛,而是披着牛皮的熊——“杠杆熊”。

  是什么机制将披着牛皮的熊打回原形的呢?我们先来做个思想实验。现有甲、乙、丙三人面临两个罐子,一个罐子中有10个红色的球,一个罐子有9个绿色的球和1个红色的球,前者称作“全色罐”,后者称作“混色罐”。三人一起任选一个罐子,然后轮流从这个罐子中摸出一个球,再放回去,互相均不知道他人摸的球色。最后,三人投票确定他们摸的是“全色罐”还是“混色罐”。依多数原则,如果三人投票的结果与罐子的种类相符,则三人都受到奖励,反之,则都要受到处罚。例如,实际的罐子是全色,甲选全色1票,而乙和丙选混色2票,则甲和乙、丙一样受到处罚。

  读者可以猜一下,最后投票的结果是什么?投票的结果估计会让诸位出乎意料:无论三人摸的球是哪种颜色,最后投票的结果将是“混色罐”!原理如下:假设甲摸到的是绿球,他知道只有“混色罐”中才有绿球,因此,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混色罐”。但是,假设甲摸到的是红球呢?从概率上看,这个罐子很可能是全色的,因为“混色罐”中摸到红球的概率只有1/10。此时,如果甲投“全色罐”,而乙和丙摸到的也是红球并如实地投了“全色罐”,则甲的这一票无足轻重,因为三票中只需两票选对即可。然而,如果乙和丙中有一人(比如说乙)摸到的是绿球并如实投了“混色罐”,则甲投“全色罐”的这一票和丙的同样一票将否决了乙所发现的真实情况——此罐实为混色的。因此,为保证无论何种情况出现,都会依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选出正确的罐子,即使甲摸到的是红球,他也会投“混色罐”。甲这样预料,乙和丙也会如此,结果便是全票通过“混色罐”!

  将上述思想实验变换一下,即可分析当下的股市:现有三人,分别是监管部门的官员、基金经理和散户大妈;有两个围场,其中一个是有10头牛的“牛市”,另一个是有9只熊和1头牛的“熊市”;三人选择一个围场,随后蒙上眼睛进去摸,三人摸完后投票选择是“牛市”还是“熊市”,同样依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最终投票结果,并根据投票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来对三人进行奖惩。

  与上述思想实验的结果一样,最终结果必然是“熊市”。以官员为例,如果他摸到的是熊,他必然选择“熊市”;如果他摸到的是牛,与上述思想实验的机理一样,他会想啊:散户大妈是“死多头”,摸到的多半是牛,已经赚饱了的基金经理摸到的有可能是熊,保险起见,投票选择“熊市”。官员如此,基金经理也如此。此刻,尽管散户大妈坚持做“死多头”,也无法改变投票结果—— 咣当!2000余股跌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合成谬误: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信息揣测他人的行为,最后决定自己的行为,而当每个人都自作聪明的时候,最后得到的却是愚蠢的集体决策。不过,上述结果的出现还有另一个原因:在可供选择的两个罐子或者两个围场中,有一个装着同样东西的确定选择——10个红球的“全色罐”和10头牛的“牛市”,正是这个装着完全相同货色的确定选择使得从另一个选择(“混色罐”和“熊市”)中得到的信息成为了最后决定集体决策的关键。

  回到股市的讨论。“杠杆牛”变为“杠杆熊”当然与杠杆有关,但在机制上,一方面在于市场中无法避免的合成谬误,另一方面,也是更加关键的问题在于,面对“牛”、“熊”判断时,市场认为一旦进入牛市,牛市的环境将是清一色的利好。目下,无论是官员、基金经理,还是散户大妈,都普遍相信改革会推动形成大牛市,而在那个唤作“改革牛”的牛市中,就再也不会看到熊的影子了。

  即使是近期的暴跌后,媒体也还在鼓吹所谓“快牛”变成“慢牛”。可以说,正是因为市场存在一个纯粹的、一旦进入就不会有熊的牛市预期,才使得暴跌的合成谬误成为可能。

  我们需要改变预期,需要意识到,在那个可能发生的“改革牛”中,也未必只有牛。如果牛市的基础是改革的话,改革也有可能出现难以推动的局面,改革还有可能造成我们完全意料不到的结果,这些都是“改革牛”中的熊。

  “最危险的时刻通常是开始改革的时刻”。让我们再研读下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吧。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