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力:金融跨业创新最大挑战是底限思维

2015年03月27日 09:54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图为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摄) 图为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摄)

  新浪财经讯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3月27日举行。在题为“大资管时代:创新、风险与监管”的分论坛上,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出席并发表讲话。他表示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在过去这些年很多,但是银行、保险、证券这方面的跨业创新可能是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如何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使投资者认识到整个风险文化,不同回报率承担不同的风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下为部分实录:

  Jame DIBIASIO:我们转到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先生这块,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银行业从事资产监管,他们是被迫从事的,因为要处理资产负债表的问题。或者说这是银行的一个机遇,可以产生一定的收入?

  张红力: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资产管理对于银行来讲是表外业务,不是表内业务,对我们来讲是一项重要的新业务。

  第二,我非常同意资产管理在我们国家是刚刚起步,是一个真正的朝阳行业,发展多快、多远?大家心中也没有底。

  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在世界上来讲也就是过去30、40年事情,美国70年代保险业得到通过,整个资产管理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过去30、40年美国的资产,就是基金和保险分别增长171倍和26倍,而存款仅仅增加14倍。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发展之快。

  中国在整个养老金、社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正在逐渐形成。相信通过这样的法规建设这个市场将得到非常大的发展。

  第三,刚才东明提到了去年市场资产管理是60万亿,我觉得数字稍微有点高,确实有银行、信托、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保险管理、证券等等。如果剔除通道的话数字要比60万亿稍微低一点,这里可能有重复计算。但是如果加上管理的企业的资产和各种企业资金的话这个数字远远不够。

  所以不管怎么说,整个资金管理行业是刚刚开始。下一步我认为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跨业创新。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在过去这些年也很多,但是银行、保险、证券这方面的跨业创新可能是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这次克强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大众创新、万众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我相信这个领域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等等。这里面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我认为可能还是底限思维的问题。

  什么样的底限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点晓灵行长也说过,就是要逐渐打破隐性刚性兑付的浅规则。确实现在国内资产管理市场中存在着刚性兑付隐性担保,投资者对资金管理业务各个方面认识不够,所以如何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使投资者认识到整个风险文化,不同回报率承担不同的风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然要想做这个事情要把握这方面的节奏,避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同时要培养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培养养老金等等进入市场,使整个资产管理能更加健康、稳健、长远、逐步的发展。

  我特别赞同吴行长提到的监管的协同,确实,现在由于证监会[微博]、保监会、银监会各自批了不同的资产管理业务,大家监管标准并不是100%的一致,存在着很多监管套利的情况。

  如何在监管上进行协调一致?特别是向功能性监管走向很重要,主要是法规法治建设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法为上位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大家讨论、探索和研究。在整体法律功能框槛下来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健康长远的发展。

  同时要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保护好消费者的利益。现在大家都知道,很多地方说投资者也在闹事,无论是刚性兑付还是销售欺骗,还是卖的主体跑了路也好,加强消费者保护也需要进一步立法,以便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逐步的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讲这个行业刚刚起步,未来路还很长,而且我对未来也充满信心。谢谢!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文章关键词: 底限思维金融工行银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央本级支出预算首晒工资福利总额
  • 体育佩兰有望续约至2018 热身-巴西3-1法国
  • 娱乐王学兵成涉毒明星取保第1人 警方:非释放
  • 财经独家图解:我们的汽油到底贵不贵?
  • 科技联通被曝将处理8名厅级干部
  • 博客石毓智教授:人民币上有错别字?(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全球进步最快年轻院校排名:港科大入围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叶檀:美国企业的“获利性衰退”
  • 郎咸平:你敢买吗地方专项债券?
  • 江濡山:为多数公务员说句公道话
  • 明天的天:高房价高物价都缘于间接税
  • 徐斌:资本自由流动大势不可挡
  • 江濡山:奥巴马可能正在后悔
  • 杨玲:牛市方是上半场 看好消费
  • 叶檀:关于油价中石化到底冤不冤?
  • 钮文新:创业板的流动性风险
  • 李大霄:黑五类个股风险已超612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