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须谨慎 投资者称感觉像赌博

2014年06月18日 05:33  重庆晨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近段时间,在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出现了个别“不靠谱”的现象:今年一季度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仅为4.82%,低于非结构性理财产品5.15%的平均实际收益率,更远低于其7%以上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高预期收益时常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投资时必须谨慎。

  理财产品竟也像赌博?

  今年6月初,市民张先生接到重庆某银行理财经理的电话称:“我行推出了一款保本高收益的理财产品,10万起,预期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15%以上。”张先生粗略算了算,如果真按照这位理财经理所说,该产品到期收益将是定存的4倍多。

  “上周三,我去那家银行拿了一份理财产品说明书,上面是有保本的字样,投资期限为1年,但投资这块就不怎么清楚了,一会儿说投资股市,一会儿又说和什么指数挂钩。我弄不明白,就拿回家给同样是在银行工作的女儿看看。”张先生说。

  “我女儿告诉我,这款产品是一款挂钩股市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15%’只是这款理财产品最佳状态下的收益率,而在最差状态下,到期收益率为0%,投资客户仅仅只能收回本金。这种产品感觉像在赌博,我最后放弃了。”张先生说。

  非银行主流理财产品

  对于结构性产品在理财市场中的地位,张先生的女儿解释道:“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是指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由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期权为主的金融衍生品组成。到期收益率分两部分:一是投资债券等低风险产品获得的稳健收益,二是投资汇率、商品(黄金等)、股票、基金等获得的收益。我爸了解的结构性产品是挂钩股票的。”

  “目前,收益率波动大、投资风险较高,信息披露不明确、发行非主流,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通病。实际上,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才是银行理财市场的绝对主力军。目前,每月各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最少都有2000余款,市场占比超过了八成,而结构性产品占比却可以忽略不计,显然是非主流。因此,普通市民购买时需要多加以权衡。”张女士接着说。

  到期收益信息往往成谜

  重庆某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大部分投资者长期以来把银行理财产品当成是类似于存款那样的“安全收益”产品,因此不论哪类产品出现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情况,都会投诉银行,而银行出于保护声誉的角度,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到期信息披露往往选择回避,尤其是以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的外资银行,其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信息很难获得。

  该人士说,据他所知,目前中资银行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基本都引入了保本条款,尽管写着“保本”,但不少结构性理财产品也只保90%的本。

  “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理念可以看出,此类产品能够精确锁定最低收益,并扩大获利空间,至于最终能否获得最高收益,就要看对市场情况了。”该人士说。

  外资行爱结构性理财产品

  重庆某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中资银行,外资行更愿意设计结构性理财产品,一是外资行对衍生品交易比较熟悉,二是结构化基础化资产可以转化为存款,所以外资行相对更愿意用结构性理财产品来拉高业务。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情况是,将一部分资金做安全投资,另一部分做风险投资,做风险投资那一部分,如果是挂钩股票,遇到股市表现不好,收益就难以保证,如果是挂钩黄金,金市行情不好,也没戏。

  重庆晨报记者 吴黎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河南高考现有组织替考:雇主多为官富人
  • 体育世界杯-内马尔失绝杀 巴西0-0平墨西哥
  • 娱乐黄奕老公称手握监控录像 否认打女人
  • 财经媒体称未来大多数人退休金仅能维持温饱
  • 科技任正非首次国内媒体专访:家人不接班
  • 博客“上清华变白富美”组图爆红(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大女生全年级仅一人 毕业合影走红(图)
  • 沙黾农:“小散打新”如“竹篮打水”
  • 叶檀:债券市场的庞氏骗局
  • 清议:货币超发不是空手道
  • 张明:如何应对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
  • 刘东声:相信牛市比相信爱情还难
  • 陈晓阳:新股申购不会改变大盘上涨
  • 不执着:谁是低利率时代的最大受益者
  • 钮文新:央行不是“放水”
  • 徐小明:期指换合约提前了
  • 朱大鸣:谁在制造中国房价崩盘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