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为何看不懂中国房价

2013年11月07日 14:27  卓越理财 

  “早前听说过上海的房价,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一年收入的一百倍,也就是说,他要工作一百年才能用他的全部收入买一套房子。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要买这个房子?答案是他预期房价还会上升。”罗伯特•席勒当时说。

  文/孔浩

  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颁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尤根-法玛、拉什-汉森和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因对“资产价格实证分析”作出贡献而获奖。

  笔者要说明一下,汉森侧重计量经济方法,可以说是统计经济;席勒认为资本市场往往非理性,是无效的;法马认为总是“理性的”,市场是有效的。无疑,以上三位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观点引用到投资领域,无疑矛盾重重,甚至是完全相反,就拿(一):汉森的计量统计经济,无疑是衍生出量化投资的核心,例如:量化分析,统计套利等等;但一些价值投资者对这种投资方法不屑一顾。(二):席勒的行为金融学,更是说明市场很多时候无效,衍生开来例如巴菲特,索罗斯,都是如此认为,他们关注资产配置组合;但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的前提就是假设理性的经济学人,假设市场有效再分析所谓供求。(三):法马是“有效市场假说”的创始人,法马认为市场总是“理性的”,衍生看来无疑推崇指数基金的风格,但索罗斯等绝对不会认为市场有效。

  以上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各有不同领域,组成资产价格实证分析的不同角度下的整体。不同的投资思想甚至相反的经济学思想却三个人可以一起分享诺贝尔的荣誉,说明了经济学的复杂性,经济思想的多维度性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放透明,这就是寻找真理矛盾的源泉。我们做投资也应如此思考。

  三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在短期内不可预测,但长期内却又具有可预测性。这一看起来自相矛盾的理论,对股票资产市场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位经济学奖获得者为现在的资产市场的理解打下了基础。这一方面依赖于风险和风险态度的波动性,一方面依赖于行为性偏见和市场摩擦。瑞典皇家科学委员会在现场给出了简单解释:“如果要预测未来几天或者几个星期的股票和债券的价格,是不可能的。但是,长远的来看,比如未来三年或者五年的预测,却是可行的”。以上是瑞典为三位获奖者作出的解释,前半部分没错,但至于后面提及,市场短期不可以预测长期可以预测,这种观点笔者持保留态度。一个投资的事实证明,经济危机很难预测,一个是总是极少数人才偶尔预测成功,极少数人所预测成功的可能也有偶然运气成分。

  关于中国房价是否存在泡沫:2009年,罗伯特•席勒到上海出席了由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举办的EMBA论坛,当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上海的房价比较担忧。“早前听说过上海的房价,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一年收入的一百倍,也就是说,他要工作一百年才能用他的全部收入买一套房子。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要买这个房子?答案是他预期房价还会上升。人是有投机心理的,他觉得以后房子肯定还会涨,但是我觉得这肯定是非理性的。”罗伯特•席勒当时说。2011年,在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年会(达沃斯论坛)上,席勒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再次谈到房地产问题,并直言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他说:“美国房价仍在下跌,我很担心它会跌到什么时候。家庭负债率仍然非常高,很多人失去自己的房屋,或因更换工作而转移到其他城市。与此同时,美国负债率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样人们担心,政府是否还有能力推出新的刺激政策。中国房地产现在泡沫严重,如果和美国一样泡沫破裂的话,这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打击” 。无疑,席勒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下,对房价收入比,租售比去看肯定是存在严重泡沫的。但其所言泡沫后近5年过去了,一线城市还是继续上涨。笔者的观点:中国房价泡沫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破灭的问题。美国是经济就是经济,是自由经济;而中国的经济是“政治+经济”的经济,土地财政绑架经济,中国有这个特色的经济,欧美则是完全是经济,中国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资源过于倾向一线城市,你说中国这样的制度经济下,中国房地产的畸形是不是也很正常?只有中国老龄化,城市化进程趋弱后,刚需不再有,投资又无价值时候,就自然要跌。

  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如何看投资,各有千秋,但唯独看不懂中国房价,言及不到中国房价背后的本质。相信笔者以上分析能带给大家一点思考。

  插排:

  而中国的经济是“政治+经济”的经济,土地财政绑架经济,中国有这个特色的经济,欧美则是完全是经济,中国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资源过于倾向一线城市,你说中国这样的制度经济下,中国房地产的畸形是不是也很正常?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警方锁定作案车辆
  • 体育欧冠-梅西2球巴萨3-1米兰 阿森纳胜 视频
  • 娱乐刘晓庆:隐婚1年才公开 曾拒收老公1千万
  • 财经媒体称央企员工平均年薪11万是私企3.8倍
  • 科技十大智能手表:苹果iWatch最令人期待
  • 博客方舟子:质疑崔永元所获“国际大奖”
  • 读书真实版色戒:怀揣明星梦的刺客郑苹如
  • 教育教授强令女儿弃中文学金融 新浪教育盛典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 江濡山:民企对三中全会有五大期盼
  • 水皮:李克强公开课究竟讲了些什么
  • 沈晓杰:孙杨是考驾照寻租链上的冤魂
  • 陶冬:房价短期会涨 中期会跌
  • 朱大鸣:三中全会房地产政策大猜想
  • 陈思进: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
  • 叶檀:中国无人能逃脱通胀压力
  • 商寅泉:自住型商品房前景初探
  • 周彦武:如何突破监管的存贷比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