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光绪一两金币绝世罕见 专家估价超百万元

100年前的大清金币:光绪丙午年造大清一两金币和光绪丁未年造大清一两金币,现在每枚估值都在100多万元。 王志东 摄   100年前的大清金币:光绪丙午年造大清一两金币和光绪丁未年造大清一两金币,现在每枚估值都在100多万元。 王志东 摄

  中国近代最早由中央政府铸造的机制金币入藏沈阳金融博物馆。这两枚金币堪称是中国机制金币的开山之作,也是反映晚清时期金融货币改革的珍贵实物遗存。由于这两枚金币从未公开发行,时至今日已存世极罕。

  专家估价每枚都应在100万元以上。

  两枚金币的全称是:光绪丙午年造大清一两金币和光绪丁未年造大清一两金币。分别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岁次丙午)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岁次丁未)由天津造币总厂铸造。

  沈阳金融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刘磊介绍,“大清丙午一两金币”与清朝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沈阳赵尔巽公馆旧址,就位于大东区万泉公园正门南侧,被列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赵尔巽出生于铁岭的官宦世家。当时,清代币制十分复杂,流通中的货币银钱并用,而白银货币又分为银币和银锭。当时的现状是官商并铸、中外混杂,造成各地白银的成色、重量极难统一,给商品流通造成了很多的障碍。

  自甲午战后中央政府户部就提出了“整顿圆法,以归一律”的想法。但是,由于朝廷内部政治势力错综复杂的斗争和较量,使得币制问题直到满清政权即将覆亡才产生了一个“定制”。其中,在1904年到1905年间,清政府一度想采取美国人精琪提出的虚金本位制,发行金币。

  在铸造发行金币的问题上,清政府内部就采用与西方接轨的“一元”还是传统的“一两”作为货币单位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两派势力争执不下之际,素以“憨直敢言”著称的赵尔巽出场了,支持铸造“大清丙午一两金币”。

  在“两、元之争”的双方背后,还有一个人一直在密切注视着这场争论,她就是慈禧太后。最终,慈禧以对户部奏折的四字批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依议,钦此”。作为主管此事的户部尚书赵尔巽,由于表现上佳,甚合上意,很快就被派往沈阳,成为盛京将军。

  赵尔巽两度主政东北,不仅创立了清末民初声名赫赫的奉天官银号(即后来的东三省官银号,今商业城北侧的工商银行大北支行),也因此成为了张作霖的“贵人”,将其提拔起来,使之最终成为黑土地上的“东北王”。

  主任记者 王志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