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你赌不起的通胀(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 17:14  《钱经》杂志

  通货膨胀彻头彻尾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如此的泛滥成灾,怎能不引起人们对通胀的恐慌?当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夸大了通胀的威胁,理由是美国金融机构谨慎放贷的状况未有改善,贷款增速下降,货币传导机制仍受阻,广义货币增长乏力。但如今美国的银行业已经通过了压力测试,各家银行都在争先恐后的向政府“还款”,它们持有大量的超额准备,使之能够在未来发放大量新贷款。而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货币乘数一直在强劲攀升。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生产能力整体过剩,不会出现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如美国生产能力使用率在2009年4月底只有69%,中国绝大多数行业生产能力也存在过剩。从PPI的数据看,美国5月份PPI较上年同期下降5%,创1949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中国的PPI同比下降7.2%,也远超预期,这说明产能过剩无丝毫缓解,降低了通胀预期。此外,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到9.4%,房地产价格下跌超过了34%,这不会造成劳动力的成本快速上升,也就不会推高产品价格而产生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反观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再次泛起,所以存在类似成本推动型通胀出现的可能。

  未来通胀的威胁有多大?各种观点莫衷一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今年下半年爆发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对于明年或者后年通胀是否出现、程度有多深,则要看经济恢复的速度、央行货币政策的力度等等因素。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预期的影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就表达出了这种担心:由于当前对通胀的预期正在形成,这必然推动资产价格上升然后逐渐传导到终端消费品上,所以他建议现在不能再实行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了。正如克鲁格曼最近说的一句话:当所有人认为通货膨胀会来的时候,它就真的来了。而在本刊与华安基金共同主办的投资沙龙里,参会的两位专家——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和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表达了一致的观点:全面通货膨胀的爆发不可避免,资产价格泡沫已然形成,未来将出现高通胀高利息的时代。

  通胀不会消灭财富但会分化财富

  通胀本身从孕育到爆发再到消失的过程中,其实并不会消灭财富,因为只是财富计价符号的价值发生变化,而总量依然是那些。况且通胀来临后会伴着加息甚至加薪,这也会对个体财富的保值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喜欢通胀,一方面谁都不愿见到手中的货币出现贬值。另一方面则是通货膨胀会引起财富的分化,而这个分化的过程带有某种强制性,个体无法掌握自己的财富命运。

  通胀是一种铸币税,这个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道理也很简单,政府通过滥发货币填补自己过度开支的窟窿(如战争需要、挽救危机等),而每个人手中的财富在缩水。这和从老百姓手里征税来维持政府开支是一样的道理,税收作为财富二次分配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实现一点点社会公平的目标。但铸币税绝对是一种“恶税”,从最终的效果来看,他加剧了财富的分化。

  通胀来临,富人的财富减少的更多,穷人的财富损失的少,这不是实现社会公平了吗?但不要忘记富人完全可以通过购买各种资产来将这种铸币税转嫁出去,而穷人们则没有那样的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资产配置,导致的结果就是一部分富人和绝大多数中层人向下沉沦,穷人变得愈穷,而顶尖的富豪变得愈富。有趣的是,这条财富分化的轨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变得更加清晰,也就是“中部塌陷”社会结构的形成,这与纸币脱离黄金束缚而价值剧烈波动在时间轴上是完全一致的。

  另外,铸币税所实现的劫富济贫是剥夺一些人辛苦积攒下来的存量财富,这与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物业税甚至环境税将财富从占据一定垄断资源的人向普通大众转移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事。况且铸币税让节俭者为奢靡者买单——它将财富从债权人转向债务人,让成功者为失败者买单——制造通胀往往是为了挽救危机,而“出品”危机者没有受到惩罚,如一些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国的房地产商。所以铸币税是加速财富分化的“恶税”。

  在目前流动性泛滥而又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越来越成为虚拟经济的配角。我们很容易感知到这一现象,伴着股市、楼市上涨的是失业率的攀升。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投资实业,收益低而且风险大,但唯有实业才能解决更多的就业,弥补社会收入差距。尽管现在政府的目的是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走出通货紧缩,但如果不通过物业税等其他辅助政策加以引导,那么过剩的资金会参与到投机炒作中来,“滞胀”和贫富差距拉大是未来最可能出现的局面,对此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VOICE

  专家眼里的通涨何时来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研究员

  易宪容

  在全球经济基本面还没有完全好转时,流动性过剩只是增大资产价格的泡沫,而不会快速传导到消费品的价格上,因此,通货膨胀到来尚需时日。

  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胡祖六

  未来一年两年通货膨胀都可能不应该成为政策的主要的关注点,当然从中期来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防通缩,是刺激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的复苏。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小蕾

  通胀相对于货币供应有两到三年的滞后期。虽然中国面临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输入型通胀和强制结汇造成的流动性充裕,但中国还没有形成实质通胀压力。

  独立经济学家

  谢国忠

  如果货币按25%这样的速度增加的话,我觉得几个月是可以的,但是维持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话,那比较高的通胀是必然的后果,所以应该是对投放大量货币保持警惕。

  投资不是赌博,理财更不是。经济指标上扬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可怕,耐心、理智再加上一点点技巧,长期跑赢通胀并不难。

  10 招让你不赌也能赢

  理财不需要赌,货币的价值会随时间发生惊人的变化,有很多办法可以让你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不赌就能做到!理财顾问或许不那么可信,但由于复合式投资增长(compound investment growth)的神奇之处,用更多的时间来实现理财目标是一种比“赌”更有用的方法。不管你多大年纪,如果能花点时间关注你的理财生涯,不断作出明智的决定,那么跑赢通胀就不是一件难事。美国的一个叫乔纳森·庞德的人整理了86条使用的理财招数,其中很重要的原理就是未来是可以计算的。下面教您不赌也能赢的10招。

  WAYS 1

  时间是你的助手

  事实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像充裕的时间一样,可以帮助你实现你最为重要的目标。只有当你考虑了最为重要的目标之后,才会花工夫去关注那些比较重要的目标。

  总有人说,成功理财的两个关键是:早点开始,长期做规划。年轻人可能都知道,但他们不一定做得到:你必须在两者之间作选择,例如要把500元放进养老金储蓄计划,还是用这笔钱买一套漂亮衣服。其实我们可以设定把500元一分为二,同时满足买衣服和存钱的需求。现在看来,尽管250美元并不算多,但现在有很多机会可以为将来存钱,如果这笔钱在接下来的35年中都不会被挪用并且进行了投资,以平均每年增长7%的回报率计算,那么到时候这笔钱就会涨10倍以上。如果你想等5年之后再存这笔钱,你就需要投入350元才能在30年后获得同等回报。

  假设4个人同一年出生,每人都为自己的账户存入4000元。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年龄开始存钱,有的中途停止存钱,而另外的则形成了每年存钱的习惯。他们4个人的账户年回报率都为7%。下面就是每个人在65岁时积累的金额:

  方法                           65岁时的资金总额(元)

  ● 20岁开始储蓄,存钱10年,然后停止存入 600000

  ● 30岁开始储蓄,存钱10年,然后停止存入 300000

  ● 40岁开始储蓄,每年存钱一直到65岁 250000

  ● 20岁开始储蓄,每年存钱一直到65岁 1150000

  7%的收益很难取得么?以十年为期,纵观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年均7%的回报并不难取得。尤其是在高通胀的时侯,存款或是国债利率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WAYS 2

  神奇的复合增长率

  要说的第二招,叫从小钱开始。对于资产不足以撬动高价值投资产品的你来说,积累是最有效的致富办法。

  假设你还有25年才会退休,从现在开始储蓄:第一年存入1 500元,接下来的25年中每年增加10%的金额。因此,第二年就增加了150元的存款,存款总额变成2 650元。每年增加10%听起来好像很多,但是这种增长是渐进的,所以你应该不会遗忘这笔钱——特别是知道自己最后可以积攒多少钱之后。如果你可以坚持这个计划达25年之久,以平均每年7%的回报率计算,你认为20年之后可以获得多少钱呢?

  100,000元

  150,000元

  200,000元

  答案是哪个?

  其实25年后,你将会有300 000元的存款。这笔巨款的开始仅仅是1500块,一件大衣或是一条名牌牛仔裤的价钱。

  WAYS 3

  创办自己的企业

  汇源果汁的老板朱新礼是怎么说的?像养儿子一样养一家企业,再像卖肥猪一样卖掉企业?

  如果你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就得保证你的期望是确实可以实现的。有关数据显示,新创企业一般要花7年时间才能赢利。很多成功的企业老板会告诉你——跟这些老板交流当然是有利的,每次只需前进一小步,前进一小步带动一大步,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垂头丧气,要继续埋头苦干。这里有些步骤可以帮你实现从赚钱的“概念”到实际“现金流”的转变:

  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由小型规模开始创业,用适度资金管理。这样可以帮助你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障碍。即使你能侥幸成功,但也别忘了有句老话讲得好“别辞掉你正式的工作”。当然你不要期望能立即获得成功,你得与供应商和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确实,企业成功很难,但这不代表你不能提升胜算的概率。

  成功的小企业家有机会赢利,但可能成为大企业的觊觎之物。蒸蒸日上的小企业也有可能卖掉自己而换取一大笔资金,这笔资金足够让该企业家、他的家庭以及他的下一代过上安乐富足的生活。

  WAYS 4

  多元化是成功投资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多元化非常重要,但是大多数人要么不知道如何实现多元化投资,或者对此不屑一顾。以前,你不需要多元化,因为之前投资业务还很少,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投资并且进入这些新的行业,你就只能获得普普通通的投资收益。

  最关键的是,如果你遵照长期投资的原则的话,多元化可以帮你穿越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通货膨胀高的时候,利率高,债券可以为你取得收益;通胀率低、利率低的时候,股票市场会有更多的机会。虽然企业在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很难提价,但投资者可以选择通过技术、收购等措施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的公司,对我们来说,低通货膨胀和低利息率总比高利息率和高通货膨胀要好。

  WAYS 5

  多买个房子吧

  如果说房地产的资产增值和股票的资产增值逻辑相似的话,同等条件下,更应该买栋房子。第一,房子是有杠杆效应的,你可以通过贷款买到价值远高于你付出价格的商品;第二,这个商品的使用过程是可以实现稳定增值的(找一个好一点的经纪人,他会帮你买到租金收益大于同期银行贷款的物业);第三,这种商品的替代性极低,需求刚性明显。

  如果你是物业持有人,房地产价格上涨或是租金上涨,对你都同样有利。毫无疑问,这是抛除了你自己住的那套房子之后给出的建议。

  WAYS 6

  只做有增值潜力的贷款

  尽管欠债属于风险性行为,但是:使用他人的资金已经成为最普遍的金融了,你可以善用它。

  虽然贷款可以买到几乎所有的东西,但只有一部分是我们鼓励的:那些具备了增值潜力的资产。在这个范畴里,你可以选择:

  ●  房地产——显然,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  教育——接受好的教育往往是一个昂贵的过程,但是结果也很美好,投资回报率很高而且作用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  健康——更长寿更健康的生活会带来机遇和挑战。许多退休人士在退休后度过的岁月比在职时期更长,早一点在健康上花钱并不是“溺爱自己”的做法。

  WAYS 7 

  最大化的利用资金

  有些时候你并不是没钱,而是不知道如何让手里的钱跑得更快(当然,还不能承受过大的风险,最好是不承受风险)。

  由于性格因素的存在,善于存钱的人往往对投资不在行,敢于投资的人又容易轻视风险。事实上,“现金等值投资”是一种经典的高效化资金的方法: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的基金既有专业团队进行投资管理可以实现一定的收益,又因为投资标的的特点只有一点点风险,最关键的是,变现很容易,操做起来就像是银行存单一样。

  WAYS 8

  何必追求单位时间收益最大?

  一项调查向我们显示了容易被忽视的投资现实:大部分的股票基金,都不能提供平均水平之上的回报。

  这说明两个问题,专业性不等于能赚钱;主动投资不一定利于投资表现。巴菲特说,拥有足够的内部消息和100万美元,你就可以在一年内破产。

  从类型上选择,ETF和指数基金在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内被视作更好的投资,它能避免你的基金在市场好的时候跑不过大盘、又在世道差的时候跌得比别人快的悲惨命运——这不是无中生有,你只要留心观察连续3年以来的基金统计数据或是坚持阅读《钱经》就可以知道。

  而且,被动基金的好处还显而易见:

  1> 你只承担选错市场风向的风险,而不必担心有错上错,选了永远跑不赢大盘的基金

  2> 通常这类基金管理费用低,因为不必一个很大的团队管理。

  3> 交易型基金(ETF)交易便捷,而且你随时可以赎回。

  WAYS 9

  避开那些预测未来的人

  不要基于某些人的观点进行投资、不要听信对未来的信誓旦旦,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真正的投资者都是返回头去说:“噢,竟然被我碰到了那个最好的时候和最好的机会。”

  事实上,抛硬币决策和收看同一个人每天预测的电视节目得出的概率可能是一样的,如果预测是免费的,大多数时候,他们就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是收费的,毫无疑问,他们再靠贩卖产品赚钱。“门童效应”“鸡尾酒理论”都说明,如果你有勇气进行逆向操作,财务状况可能会好于听信预测;如果没有的话,就购买低风险收益产品吧。

  WAYS 10

  遵照生命周期进行投资

  如果你的理财目标是退休的话,当然,我们希望的、科学的目标就是这个。

  生命周期型产品根据投资者设定的退休日期自动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离退休日期越近,资产组合中的股票资产比重越低,固定收益类比重越高,如同“自动驾驶仪”般精确和简便。生命周期基金之所以能安然渡过危机,主要是因其遵循“投资者到了退休年龄之后就几乎不做高风险投资,依靠养老金的前期积累来满足退休生活的开销”的理念,很多公司规定旗下的生命周期基金在目标日期前16个月内须将股票资产比重调低到30%以下。这样就避免了因为个人因素导致的资产配置“失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