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富翁到负翁 境外理财成黄粱一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09:44  文汇报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能看清究竟谁在裸泳。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累积认购期权(Accumulator)交易在海外市场上一度大行其道,不少人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随着全球股市去年以来的持续走低,一个个纸面上的千万富翁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负翁”。专家提醒投资者,看不懂的钱最好别赚,投资理财“可以无知不可无畏”。

  从富翁到“负翁”

  近期,内地富豪在香港投资理财市场上遭遇“血洗”的新闻屡见报端,这些人非但数千万身家灰飞烟灭,最后还倒欠下银行一笔巨额债务。其中不仅有一夜暴富的“暴发户”,也不乏在实业市场叱咤风云多年的商业精英。虽然他们买的产品名称各不相同,但是在专家的眼中,这些理财产品的本质就是累积认购期权(Accumulator),它被市场戏谑地称为“买后杀死你”(I'll kill you later)。

  一位北京律师讲述了他如何被“买后杀死你”从千万富翁变成“负翁”的经过:2007年6月,经朋友介绍,他在香港HL银行开设了一个私人账户,并于7月在该银行私人“投资顾问”劝说下将400多万港元打入账户。从2007年8月至11月,在理财顾问建议下,进行多个KODA(全称为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俗称打折买股票)合约交易,合约总数共计14个,累计最大理论交易额达到上亿港元。

  据该律师诉称,随着2007年港股大跌,HL银行不断向他发来催款通知单,催促其继续往账户内打入资金。从2007年12月份到2008年的3月份,短短4个月的时间,其陆续又向账户内打入1000多万港元。截至目前,他共计投入将近2100万港元,最后不仅血本无归,而且去年11月底时,已倒欠该银行200多万。

  无知不可无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惨遭“血洗”的富豪中,不少人对海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种交易规则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对于累积认购期权的风险,也并非一无所知。那么,这些本身就是精明生意人的投资者,又是如何会被“买后杀死你”弄得倾家荡产的呢?

  累积认购期权,简单说就是用有限的获利机会去赌无底限的失败。在前两年的资产牛市里,累积认购期权曾经是人见人爱的产品。然而,随着股市、大宗商品以及澳元、欧元、英镑等非美元货币的下跌,与这些品种挂钩的累计期权被投资人所唾弃,甚至令不少人一贫如洗。

  累积认购期权的游戏规则大致是,假设银行销售给某客户的某股票,当下的价格为10元/股。银行和客户签订合约,约定以“打折价”8元/股卖给客户股票,这种合约通常为一年期。其间,银行每月都将以8元/股的价格卖给客户股票,不管该股价跌到9元、8元或3元;不过,如果该股票价格从10元涨到12元或更高的价格,那银行以8元/股出售股票的时间,只能维持一个月。也就是说,客户实际上是用无限的亏钱机会去搏有限的赚钱可能。

  有专家表示,观察近期发生的多起客户起诉银行理财不当的案件可以发现,虽然银行在理财合同上已预示了风险,但不少银行在销售该类产品时加上各种巧妙和复杂的包装,使得产品看上去更具吸引力,而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所谓“杠杆化”。就以前述内地富豪购买的KODA为例,其游戏规则繁琐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外以下特点:1、买入股票的行使价往往比现价低10-20%;2、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自行取消;3、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双倍吸纳股票;4、合约期一般为一年,投资者只要有合约金额40%的现金或股票抵押,即可购买。

  在KODA的上述特征中,最后一个无疑是“致命”的——如果没有“杠杆”,投资者本来只要买1亿元股票,这个产品让客户以打折价去买,问题并不大,最多就是到期那天买了1亿元股票;如果到结算时股票下跌,也就是损失一些市值而已。但是如果以1亿操作3亿至4亿元市值的股票,本金赔掉了不算,还要不断补保证金,投资者面对的,其实是一个“无底洞”。而在整个过程中,银行可说是稳赚不赔——不论客户盈亏与否,手续费和佣金一分不少。

  看不懂的钱最好别赚

  专家表示,从目前发生的此类纠纷看,一些银行为招揽更多客户,推销时往往强调产品是以“折让价”、“每日储股票好过储钱”作为招徕,只向投资人介绍了这个产品赢利的前景,而避开了该产品高风险的内容,更避而不谈在股市下跌时,投资者须如何补付押金,使得不少人一直以为自己是购入一款稳健的投资产品,而对产品的风险却毫不知情。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甚至没有见到过合同文本,只是草草签署了一个委托协议,银行就开始操作。不过,即使银行给你看了长达数页的说明书(全部是英文),其中密密麻麻写满的各种数字、符号,以及夹杂其中的五颜六色表格、曲线、计算公式,让普通投资人根本无从辨别。据了解,目前被KODA套牢的内地富豪不仅包括福建、温州等地的著名企业家,还包括北京的资深律师,更有专门从事投资的专业公司。据悉,那些私人银行在兜售这种复杂的衍生产品时,有很大的激励机制,在复杂衍生产品上银行赚得越多,那些销售员的奖金也拿得越多。

  调查发现,由于内地银行业监管较为严格,类似KODA这样的高风险投资品种,通常是通过设在境外、主要是香港地区的私人银行进行销售。由于在内地设有私人银行的外资银行一般在香港也有私人银行,为了拓展业务,一些机构游走于灰色地带,有些内地不能做的业务,内地私人银行会将客户介绍给香港方面,由香港方面派人到内地和客户商谈,将业务转向香港,比如一些风险比较大的业务如信贷衍生品、外汇保证金业务等。

  专家特别提醒投资者,在购买任何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请教专业人士;如果金额巨大,一定要聘请专业人士就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理财产品是否能得到所在地法律保护,有所了解。一般来说,理财产品越复杂,其对于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就越少,说明书上的介绍更是充满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风险分析。面对“天书”一样的理财产品,这样的钱,最好别去赚。

  方善法

  让富豪破产的金融衍生品

  2007年年中,就在A股市场仍在向顶端攀升时,一群富翁把目光投向了香港,通过一些手段,将资产转至海外银行在港机构,进行一项鲜为人知的资产投资,按当时不断攀升的市场状况来看,这项投资将为他们赢得远高于任何市场的回报,这就是“KODA”。

  据估计,这项被行业推销经理称为“面向最高端客户、包赚不赔、为期一年的打折股票”投资项目,香港、内地参与的富翁不下几十人,投入的资产更达数十亿。可惜随着“港股直通车”的暂停,由其引发的港股数月飙涨之势如强弩坠地。而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性股灾开始蔓延,各地股市均进入漫漫熊途,该投资项目也引发巨亏,到合同一年期满时,不少富翁已变成了“负翁”。

  事情却远没有就此完结,由于这项产品的“杠杆”性质,不少富翁已因借贷而欠下银行巨款,银行与富翁之间的诉讼也随之而起。目前,首例境外银行因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起诉内地个人投资者的案例已经出现。双方就适用法律问题各执一词,最终结果如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