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施浩理财专栏:也谈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 19:32  《理财师》

  为什么各种创新奖满天飞,但客户的满意度反而下降?导致金融创新更像一个口号、一场运动的主因,是市场化指标这个创新原动力的缺失

  前一段时间,朋友邀我讲一讲国际一流银行的产品创新,希望借助我从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从国内银行到国外银行,从商业银行到投资银行的经历,对金融业的创新做一个比较分析。坦率地说,这是个大题目,深入分析下去,起码可以做篇硕士博士论文。但今天只想利用这个专栏做个引子,启发大家的思考。

  “金融创新”,“争做世界一流银行”,这样的口号大家都已经听了很多年了,但实际的距离还有多远,理财师们应该都有切身感受。如果我们想要思考解决这一问题,下面几个问题则无法回避。

  创新为何?

  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想透。常见的答案是:为提高银行的竞争力。那么竞争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些方面又有怎样的量化指标呢?对此不妨拿国外银行的考量标准作为参考。

  以零售银行为例,国外有一个简单易行的竞争力衡量标准:1)银行所占有的客户金融总资产的比例;2)本行客户向自己的社会关系群体推介本行的产品及服务的比例。

  要做到上述二点,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量化的产品服务评估体系。而目前国内银行的创新活动则更像一场运动,是领导意志的体现,而不是由市场力量的量化指标所推动。这就造成了国内市场上产品同质现象严重,一窝蜂现象泛滥。各种创新奖满天飞,但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反而有下降趋势。所以,要真正使创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定要把可衡量的市场化指标作为创新的原动力。

  何为创新?

  这又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按照国内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只有市场上第一次出现的产品才能被看作是创新。这当然是创新的一种,但对银行而言,只应占很小的比例。因为银行作为整个金融产业链的一环,应该是相对保守而且非常稳重的形象。全新的东西不断出现,并不符合人们对银行的价值认同。

  国外的商业银行大都花了很大精力在改善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流程上,比如,让客户在不同渠道上(支行、网银、ATM)获得无差异体验。这些非革命性的创新,如:客户可以24小时购买理财产品、通过电话实现支票支付等,大大提高了客户对银行的认同度。以此为鉴,创新的定义应该是:任何显著改善银行市场化经营指标的活动都是创新。所谓“显著改善”是说指标的变化大大超过季节性的正常波动。因此,我们不能把“金九银十”的促销活动等同于创新。

  如何创新?

  相信这也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在这里只能贡献些个人观点。

  单纯从产品类别来看,国内外银行的差距并不是那么显著。最大的差别在于“整合”,或者说“流程化”。自刘明康主席在两年前倡导“流程银行”以来,这四个字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口中的“常用词汇”。“流程”实际上是二个字:“流”和“程”,流是流动,程是程序制度。在国内银行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新部门、制度和程序以“流程银行”的名义建立起来,但是业务却“流动”不起来,不少情况下,实际业务的效率反而比以前慢了。同样,为一项业务要多次排队;电话预约产品号,再到支行排队填表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增加客户麻烦的程序简化或整合,这将是对国内银行业最有意义的创新。

  简而言之,对商业银行来说,创新不应是形象工程,政治运动,而应该是一项提高自身市场价值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每个理财师都是其中的核心力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