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灵活应对掌握外汇理财技巧(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 08:5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炒汇 近期考虑短线操作

  汇率波动既提供了操作机会,同时又让不少踩错点的投资者亏损,近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中信泰富炒汇损失186亿港元,连大公司都亏得这么惨,炒汇风险确实不小。

  品种:银行实盘

  不过我们普通老百姓目前通过正规渠道能参与的炒汇方式少,只有银行推出的外汇实盘交易,由于不存在杠杆交易,其风险要小得多,风险较大的外汇保证金已被银监会全面叫停。投资者在一家可以交易外汇的银行开户,开通网上银行、外汇交易账户便可参与实盘操作。

  实盘交易入门很简单,当投资者预期某种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对于现在所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外汇的汇率会升高时,便可将自己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兑换成预期将升值的可自由兑换的外汇,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汇率差额的利润。

  目前,中行、交行等银行可供外汇实盘交易的币种,基本上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港元等。在进行外汇实盘交易时,如果兑换的是美元与另外一种可自由兑换的外汇,这种交易习惯上被称为“直盘交易”;如果兑换的是除美元外的两种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则被称为“叉盘交易”。

  建议:短线操作

  面对目前汇率的大幅波动,外汇分析师多建议投资者做短线交易。因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前景还不明朗,汇市波动也非常剧烈,是一个做短线的黄金时期,不建议一般个人交易者做长线。“现在都是短线或者超短线操作,经常当天进出,有时甚至一个小时以内就完成了。”

  对一些主要币种的短线走势,兴业投资认为欧元兑美元本周横盘缓涨,横向走势近期可能涨至更高。 只有当市场以高于回调高价收盘,才能确定一个短期低潮已经结束。美元兑日元方面,美元兑日元周三高收,随机指数和相对强弱指数看涨。如果后期市场难改跌势,下个下跌目标每周支持价位。

  另外,理财师建议市民最好不要参与地下炒汇交易,在银监会叫停银行保证金业务后,目前从银行渠道可以进行的外汇交易投资仅有“实盘”这个方式。于是,就有大批投资者转战同样能提供保证金交易 的地下炒汇市场。据了解,代理炒汇的公司杠杆倍数比之前叫停的银行杠杆比例更高,通常有10倍以上 ,甚至有高达100倍以上的杠杆倍数,目前代理炒汇的公司有80%以上的涉嫌对赌,剩下的60%以上资金进出涉嫌地下钱庄操作模式。风险极高,同时一旦亏损这种违法活动参与双方不受法律保护。

  出境购汇 购买外汇择机而动

  要出境,无论是旅游还是留学肯定要换购外汇。目前汇率波动较大,如果稍微留心,有不少省钱的技巧。

  提早留意

  要出境特别是留学的,需考虑提前进行存款等手续的安排,以便满足在获取录取通知后办理签证时使领馆的要求,因为不少国家和地区接受留学生入境时均有一定的保证金门槛。工行的理财师提醒市民,在目前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选择换汇时点很重要。银行挂出的外汇牌价因汇率的波动而不同,紧盯市场择机兑换很重要,出国前最好留一两个月时间留意所需购买币种的牌价。

  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在经历了12月初的急跌后,不少人认为人民币将持续贬值。不过近期人民币开始连续多日升值,但涨幅很小,中间价多日企稳在6.85元附近,缓解了市场的贬值预期。对于后期人民币是否会贬值,市场观点分歧非常大,渣打中国区研究主管王志浩认为后期人民币还将贬值,明年二季度末降至7.10元,这之后,随着美元大范围疲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趋于稳定。如果担心人民币贬值风险,需要兑换美元的市民可以出手了。

  目前,各家银行可供购买的外汇币种不尽相同,就工商银行来说,目前就有美元、欧元、 英镑、日元、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等多种币种选择。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也较为丰富,可提供美元、欧元等14种货币的兑换。

  精打细算

  理财师提醒,不同银行会有一定的汇率差别,在不同的银行换取相等的外汇,价格有差异,大额购汇差异更明显。建议购汇时在不同银行作比较,选择最省钱的汇率。对于不熟悉外汇市场的市民,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的网站,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大部分银行网站都有及时更新的外汇牌价,工行、中行等网站上还可以查询外汇历史牌价,可以查看某币种的走势。中行网站首页还有外汇计算器,只要输入本币金额,本币币种,兑换币种,就可以算出兑换后的金额。

  另外,除了提现,市民还可以将所购外汇直接汇出境外,也可将汇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携带出境, 当然还可以存入本人外汇账户。一般来讲,出国留学携带汇票比较方便,而且成本低廉;如果金额较大或急于用款时,采取电汇方式不仅速度快而且安全;如果是去海外旅游、商务活动,那么携带旅行支票 、信用卡都不错。喜欢直接带现金的话,需要注意的是携带外币现钞出境超过5000美元(或等值外币)需凭外币携带证通关。

  本报记者 刘泰山 李龙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