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雷曼迷债遭调查的警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09:3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周义兴

  日前,香港金管局新闻组经理对传媒表示,金管局已经收到13981例针对雷曼兄弟相关产品的投诉,并对其中的433例投诉正式立案调查,72例投诉已转交香港证监会。转移给证监会的投诉个案,主要是针对银行在销售价格过程中,存在失当销售价格行为的投诉。而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也在积极行动,并正在准备寻找雷曼迷债“苦主”个案向银行提出起诉。

  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在金融危机中宣布破产之后的连锁反应,在香港引起对雷曼迷你债券大规模投诉,不但对内地相关金融机构及其理财产品,并且对投资者都含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香港雷曼迷你债券是在经香港相关金融机构拆细之后,再由银行向市民销售的理财产品。其之所以会在香港引起众多投资者的不满与投诉,原因就如香港金管局上述所说,是由于有关银行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失当行为。而这种失当,既可能是产品设计有缺陷,也可能是销售过程中有隐瞒或误导行为所致。当然在香港,如果此类行为被投诉并为执法机构调查证实,行为人就得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然而,同样也应当引起内地注意的是,近几年来不但市场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在销售过程中,有关金融机构存在只报最高收益,不谈最低收益及风险等误导投资者的行为,且在与香港比或许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及时地在内地建立相应市场监管机制,并对存在明显缺陷的相关理财产品展开调查,也许不但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并且也应该是市场本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以说,这是香港雷曼迷债遭调查的警示之一。

  其实香港存在的销售失当行为与内地的理财产品销售误导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都或许是一种随制度缺陷伴生的副产品,即相关金融机构过度贪婪,只要此类市场缺陷存在,那如此的风险也就随时可能产生,结果也会对市场公正形成危害。因此对监管而言,如何在事前的制度设计与事中事后的市场监管方面,建立有效的识别和反应机制,并对制度缺陷与市场不轨行为予以弥补与制裁,使违规行为产生得不偿失的后果。或许应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类似违规行为的发生。而这,也许就是雷曼迷债在香港遭到调查的又一点警示。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