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8家中外资银行向保守理财产品看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5:19 理财周报

  银监会急召商业银行商讨对策

  理财周报记者 秦丽萍/文

  3月11日下午,北京。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部高层齐聚一堂,避开媒体,一场静悄悄的会议在银监会举行。

  会议主题直奔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透明度、设计能力等问题。会议的起由就是社科院的一份“商业银行信息不透明报告”,以及媒体掀起的一场对“零收益”的讨伐战。

  3月6日,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在理财周报上首次回应“零收益”问题后,银监会立即召集商业银行紧急开会商讨对策。

  “银监会要分析理财产品收益情况”

  3月12日,刚刚开完会的某商业银行零售部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包括北京银行在内的各地大小商业银行都参加了会议。“银监会主要是表态支持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理财业务,对最近大量媒体对零收益的不客观报道,银监会让我们不要受媒体的冲击,做好自己的业务工作。银监会和商业银行都认为理财是必不可挡的趋势,是银行向综合性经营以及零售银行转型的起点。”

  “银监会除了给商业银行打气,也重申了商业银行要提升理财产品设计、管理能力,增强理财产品透明度,提高银行风险管控能力,减少不当销售等问题。银监会很快就会出台一些文件。”上述银行高层透露。至于文件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华夏银行零售部某高层也透露,银监会已经要求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做总结、梳理、统计工作,“银监会要分析理财产品收益情况,掌握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表现。”

  一种紧张的气氛在商业银行中间蔓延。理财周报记者从北京、上海采访传回来的消息,包括某些国有大银行在内,商业银行零售部近期的会议特别多,“一部分银行压力挺大的,怕出现零收益、负收益。”

  “事情闹得挺大的,两会期间出这样的事……一些银行很尴尬,还有一些结构性产品没有到期的银行感觉挺冤枉。”

  “研发人员压力非常大,似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谁也不能保证一个产品就100%能赚钱啊。”华夏银行总行资金营运部副经理刘明巍对记者透露。

  对于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剑峰的任何言论,部分银行非常在意。13日,有银行向记者咨询殷剑峰在某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

  商业银行不满“不客观报道”

  让商业银行感觉压力大的还有媒体报道。“不利评论太多了,特别是网站论坛,老是发布一些很不客观的言论。为什么股票亏钱了不找证券公司赔?基金亏钱了不找基金公司赔?这只能说明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缺乏,不理性,不能接受零收益状况。”刘明巍表示。

  与她一样提到某些网站内容和媒体报道的还有深圳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

  “投资总是有风险的,单纯投资股票、基金和权证,不要说零收益,血本无归的情况都很普遍。应该说,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是关键。”招商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刘建军说。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