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类基金理财谨慎选择 别再被预期收益忽悠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3:29 新闻晨报

  日前,笔者的一位朋友购买了某银行推出的一款“类基金理财产品”,他还向笔者极力推荐,说银行预计这个产品最低也能达到10%的年收益率,高的年收益率能超过50%,甚至上不封顶。笔者将信将疑,以当前的市场情况,哪有这么好的理财产品?细看之后才发现,这一预期收益率是一种“噱头”。

  事实上,类基金理财产品的特点与股票型基金相差不大。从投资范围来看,这类产品和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范围差不多,甚至更激进;在名称上也与基金越来越接近,有叫“行业精选”的、有叫“蓝筹计划”的,甚至每份产品净值和收费都与基金类似。

  但基金是不允许在销售时给出“预期收益”的呀!笔者发现,近来,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类基金理财产品时候往往给出“预期收益”区间,个人以为,这一宣传促销方式“隐患重重”。

  首先,类基金产品不同于打新股产品,打新产品由于有新股发行数、中签率、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等的依据,还能对“预期收益”作大概的匡算,而类基金产品又凭什么来预测其收益率呢?市场的波动往往不是人们所能预料的,你见过哪只新基金在发行时给出预期收益?特别是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区间”,更容易造成人们的误解,以为其下限是能够保证的。笔者的朋友就是这么“上当”的。

  其次,类基金产品的最终收益除了管理费外,还要扣除“投资顾问费”,而“投资顾问费”的提取一般是“分成制”,根据业绩提取报酬,高的可达50%,普遍要达到20%左右。所以投资者买银行产品要获得与基金同样的收益,还是比较困难的。

  这里,最关键的是,基金的运作受到《基金法》等一系列法规的约束,但是银行的类基金理财产品由于横跨了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投资几个行业,在相当程度上绕过了“分业经营”的模式,可以说没有直接监管的机构,所以造成销售时的夸大和误导,对此,我们投资人可得保持清醒,千万别被“忽悠”了。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