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能挣会花学会网络理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 22:56 市场报

  支付是关键,安全是保证

  本报记者 张然 实习生 林燕

  “钱进钱出”:小傅的网上生活

  小傅是北京华夏恒升公司的法律顾问,春节前夕,在与他接触的半天里,记者目睹了通过网络实现了多桩“买卖”。

  第一桩,小傅用招行证券网上操作系统购买了两支股票。在买入股票前,他已先将招行一卡通的钱转入证券账户。“现在有第三方托管,资金总体上是安全的。”他介绍道,“你卖出股票,也一样要通过第三方托管,将钱转到自己卡上。”

  第二桩,申请积分兑现。作为中国移动全球通的金卡用户,小傅此前收到了一则短讯,提示“2005年积分即将于2008年2月20日到期清零,请客户合理安排时间,参与积分兑换活动。”于是他查询了他的积分,数量为 27259 分。于是他花了23000分,申请兑换了一个爱国者80G的移动硬盘。

  第三桩,他用自己的会员资格帮客户在北京订了个4星级酒店;第四桩是订机票回福建老家。上面这两桩交易,他是通过金色世纪商旅网完成的。“订酒店这事,钱是别人的,积分是我的,还有分红,也是我的;买机票的钱是和在别的公司订的一样多,票也可以送来,也可以直接到机场取票登机,但多了积分和分红。”按照他的介绍,通常住酒店,消费1元积1分,每间房一天有18至30元不等的分红;订机票是消费5元积1分。他说,“现在,许多网络服务机构,你到商场消费也能拿积分和奖励。许多机构对旅行者还送保值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保险。”他示意记者看了他手机上写着保单号的短讯。

  说话中,他还让人通过网络付还给他一笔3000元的账。这算是第五桩。

  网络让你会花又能挣

  “俗话说,能挣不如会花。”小傅很有体会地告诉记者:“许多机构提供的资源整合,整合之后的效益给参与者共享。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机会:网络理财我们只要甄选有方,可以省力又省钱,常常还能赚到钱。”

  像小傅如此精于网络“买卖”的大有人在。曾是记者同事的张文利,现在是一家财经刊物的记者,他的全套摄影行当,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弄”来的。有时候,他通过网络,与摄影发烧友接上了头,加入到“炒卖” 哈苏、莱卡等品牌配件的行列。现在,他在淘宝网以每张只收取10至50元为“店家”拍照,“营业额”每月都在增长。

  让你花钱也教你赚钱,眼下,网络提供的理财渠道无以计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人均年度互联网消费2191.2 元人民币,预计2008 年这一数据将达2383.2 元人民币。预计2008年C2C电子商务网站交易规模更将达到678亿元人民币。据该机构此前另一份报告,2007年上半年中,我国有25.5%的网民使用网络购物, 3.9%的人进行网上旅行预订,1/5的网民开始使用网上银行和网上炒股,网上炒股的比例已与互联网普及率高的美国相当。

  互联网的崛起无疑给个人理财带来了更多新鲜内容。而网络理财日趋繁荣的背后,“支付”是个关键环节。

  支付:建立信用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网上支付的参与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和第三方专业机构。仅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模式共有6种:支付网关、移动支付、系统集成的公司改做支付运营商、PayPal、地方政策性模式(如上海一卡通)和第三方担保模式如支付宝等。而YeePay号称自创了第七种模式,搭建支付平台,针对特殊群体推出特殊服务。目前已集成了多种支付服务,如银行卡支付、短信支付、手机全业务预付费服务、电话支付等。

  “你敢于在网络上钱进钱出,那是支付体系支撑起来了。”本身也是律师的小傅感慨地对记者说,“几年前电子商务大家还不敢轻易涉足,害得许多网站成了先锋,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支付体系还没有形成。支付体系不完善,信用体系就难以维持,谁敢白白扔钱?现在,通过第三方,和整个金融体系连成一体,支付体系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其中不乏大胆的创新。”

  艾瑞咨询机构提供的连续性监测数据表明,中国网上支付市场增长迅速,交易额不断扩大。2007Q3交易额环比增长21.4%,同比增长200%,达255亿元。而据赛迪顾问预测,2008年中国电子支付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电子支付发展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2010年移动支付和电话支付的份额会进一步扩大。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