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理财追捧打新股专家提醒选择需细思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13:36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上周,善于理财的刘女士做出了一个理财新决定,将自己基金账户上的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中信银行,购买中信银行新发行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原因是她看到有同事购买打新股理财产品,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的总体收益还要稍高于她炒基金的总体收益。刘女士告诉记者,购买银行的打新股理财产品,收益不错,也不用天天为基金净值上上下下而烦恼,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自交行、招行、中信等商业银行了解到,进入2008年,岛城市民购买打新股理财产品的热情仍旧高涨,打新股理财产品的销售依旧火爆。上周三,记者在中山路的一家银行网点采访时发现,短短半个小时之内,就有七、八位市民前来办理购买打新股的手续,其中还有几位是同事结伴而来,每位投资者的金额至少在5万元以上。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士一下子投资了10万元。大堂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市民对打新股的热情仍是一浪高过一浪,因为这一阵股市宽幅震荡,股票、基金确实让投资者领教了风险,反而觉得银行的打新股理财产品收益高于储蓄,风险相对还小。

  “银行打新股不会再像2007年那样有极高的收益,市民应对打新股有理智的判断。”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理财师马晓昕提醒说,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在2007年可谓“风光无限”,较早发行的该类产品都获得了20%以上的年收益率。但随着一级市场资金的大量涌入,银行打新股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一项统计显示,去年12月,商业银行共发行了237款理财产品,其中绝大多数为新股申购类,收益率已较11月有所下降。去年10月,某银行发行的一款针对中石油专项申购计划,获得了63.8%的年收益率。而12月该银行推出的分别针对中国中铁中海集运中国太保的专项申购产品到期年收益率,分别只有7.3%、10.5%、13.7%,加上投资期限只有十几天,投资者实际收益约为投资本金的万分之几。

  马晓昕分析说,2008年打新股理财产品收益下降,一方面是自去年10月中旬起,A股市场持续宽幅震荡,使投资者加大了参与新股申购的热情,参与新股申购的资金量不断创出新高是导致中签率走低的主要原因,自然影响到了此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期二级市场行情震荡走弱,使得新股的上市首日定价不高,首日收益率下降。

  面对众多的打新股产品,投资者应如何选择?马晓昕认为,打新股理财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选择此类产品不能只看预期收益,首先要看其流动性。一般来说,有封闭期、募集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集中用于新股申购的打新股产品,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中签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收益风险;而可以随时终止,有新股就申购、没新股资金就返还到投资者账户中的打新股产品,具有灵活、流动性好的优点,可自动参与每期的新股申购计划,但收益要低些。对此,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购。另一方面,目前打新股理财产品的费率通常包括销售费、管理费、托管费以及业绩报酬提取费率等,各种固定费用约占投资金额的2%。投资者要注意银行是在销售时收取手续费,还是在投资完成后的收益之中提成。因为两种收费方式导致的手续费将会有所不同。此外,还要看银行的打新方式,如能同时网上网下打新股,收益将较为可观。

  (本报记者 傅军)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